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的决策,其核心内容就是要推动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任务。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变的是目标阶段和任务重点,不变的是责任和使命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产业是乡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所在,农村要强、农民要富,离不开优质乡村产业的支撑。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各地在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乡村存在“慢而缓”的特点,缺乏一定的主动性。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应勇于做“先行者”,敢于打破“桎梏”,摆脱传统的工作惯性和路径依赖,探索乡村产业发展的新点子、新路子,发挥自身优势,立足本地实际,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打通群众“最后一公里”,通过和群众的紧密联系,充分挖掘乡村特色资源,并利用现有资源,引导和支持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让沉睡的资源“生金”,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动力。
乡村要振兴,人才不可少。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在乡村振兴发展中,要善于把握农业农村的特殊性,引导广大党员干部、高校毕业生、创业能人返乡工作和创业,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乡土人才出生于农村、成长于乡土,对乡村振兴的愿望更强烈、对脚下的土地更熟悉、对群众的感情更浓厚。乡村工作环境较为辛苦,各项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要做好保障,将人才引进来、留下来、育出来,从岗位晋升、工资福利等激励保障措施着手,为人才扎根基层解决“后顾之忧”,确保其事业上有干头、干事上有劲头、干成事有盼头,激发乡村建设的“活性因子”。
乡村要振兴,环境是基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扎实推进乡村建设,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抓手,逐步使农村具备基本现代生活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能够为乡村产业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优质的资源支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提升农民群众宜居程度的基础,是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幸福感”,但当前农村人居环境仍是乡村建设中的一块短板,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广大基层党员和群众团结起来,积极主动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美化乡村村容村貌,充分利用村民房前屋后的闲置土地打造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四小园”等微景观,提高群众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必须要振兴乡村,使农业强大、农村美丽、农民富裕,这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客观要求,也是新时代下回应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