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57
目录
一、唯有创新高
二、创新有时很简单
三、创造性学习
四、独智•独行•独创
五、拿来与创新
一、唯有创新高
创新,即创造新成果的本领。新成果,不仅包括新技术、新产品,还包括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新方案、新点子等等。
古人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今天,应该说:“万般皆下品,唯有创新高。”读书是为了创新,研究也是为了创新,创新是最高的价值取向。
自古以来,创新都是社会发展最强大的推动力。正是由于人类在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不断创新,人类才得以从原始蒙昧状态进入今天高度文明的社会。当初,人类的生存条件比起很多动物来要恶劣得多,随时都有被野兽吞噬的危险。当所有的人遇到野兽选择的都是逃跑时,有人第一个捡起身边的石块掷向野兽,这个举动就是创新。后来,又有人第一个把石块打磨得非常锋利,这样更能致野兽于死地,这就是开始制造工具,更是创新了。人类就是靠一代又一代的层出不穷的创新,才得以生存、发展,从而成为万物之灵,成为地球的主人。特别是到了近现代,科学技术上的创新使人类圆了一个个美梦,实现了一幕幕神话。顺风耳、千里眼,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人类甚至可以像上帝、像女娲那样复制、制造人类自身……这些创新,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向五彩缤纷、神奇莫测的美妙未来的大门。纵观整个人类史,就是一部宏伟的创新史。
动物依靠本能活动,永远无法改变自身的命运;而人类依靠创新活动,能够不断发展、不断进步。创新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所在。
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今天;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未来。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更为可贵,创新的重要性远远胜过原料、厂房、资本。许多专家、学者都尖锐地指出:在激烈竞争的今天,不创新,就死亡。江泽民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假若这个灵魂没有了,这个动力失去了,任何一个民族、国家就只能亦步亦趋地跟在别人的后面。如今,国家有了“头脑国家”与“躯干国家”的划分。“躯干国家”只能沦为“头脑国家”的附庸,而“头脑国家”所倚仗的正是一套运作良好的国家创新系统,所凭借的正是极其强大的国家创新能力。2006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发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的号召。我们已经进入到了全民创新的时代。民族命运、国家前途,全系于创新。
创新是新的经济增长和价值倍增的关键所在,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比尔•盖茨视企业技术创新为命脉,每年均拿出销售额20%的经费投入科研,因为他深知科技创新是企业长盛不衰的源泉。如果不进行创新,你的产品没有独创性,没有自己的特色,就很难在市场上立足。为什么别人要买你的东西呢?只有提供独一无二的,独特的东西,才能够占有市场。光有产品创新还不够,还要有出色的广告。在今天,好酒也怕巷子深。广告需要创意,创意即是创新。企业的种种竞争,归根到底在于创新的竞争。
创新不仅是决定国家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的根本关键,也是决定个人竞争力的根本关键。
人才胜于庸才,天才胜于人才。天才最有竞争力。衡量天才的标准不是其他任何东西,而是创新。康德说:“独创性必然是天才的基本特征。”别林斯基认为:“天才永远以其创造开拓新的、前所未有或无人意料到的现实世界。”舒曼把人才与天才作了明确的区分:“人才进行工作,而天才进行创造。”为什么施以“超常教育”、“资优教育”的神童们,长大后却泯然如众,没有像人们所期待的那样放射出璀璨的光芒?就在于他们缺乏创造性,失去了天才最大的资本。爱因斯坦、爱迪生,连普通学校都不欢迎,甚至被贴上“弱智”、“傻瓜”的标签,但他们超人一等的创新能力却造就了他们的无比伟大、无比辉煌。创新能力是天才的最大资本,是个人竞争力的最大源泉。
创新,出没于世间任何一个领域。任何一项伟大的成功,都少不了它的参与。不管你想在哪一个领域发展,都需要创新。
你若是想在科学领域发展,必须创新。放眼历史,从牛顿到爱因斯坦,从哥白尼到达尔文……哪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不是靠创新而获得大成的?所有诺贝尔奖获得者,无一不是了不起的创新大师。
人才胜于庸才,天才胜于人才。天才最有竞争力。衡量天才的标准不是其他任何东西,而是创新。康德说:“独创性必然是天才的基本特征。”别林斯基认为:“天才永远以其创造开拓新的、前所未有或无人意料到的现实世界。”舒曼把人才与天才作了明确的区分:“人才进行工作,而天才进行创造。”为什么施以“超常教育”、“资优教育”的神童们,长大后却泯然如众,没有像人们所期待的那样放射出璀璨的光芒?就在于他们缺乏创造性,失去了天才最大的资本。爱因斯坦、爱迪生,连普通学校都不欢迎,甚至被贴上“弱智”、“傻瓜”的标签,但他们超人一等的创新能力却造就了他们的无比伟大、无比辉煌。创新能力是天才的最大资本,是个人竞争力的最大源泉。
创新,出没于世间任何一个领域。任何一项伟大的成功,都少不了它的参与。不管你想在哪一个领域发展,都需要创新。
你若是想在科学领域发展,必须创新。放眼历史,从牛顿到爱因斯坦,从哥白尼到达尔文……哪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不是靠创新而获得大成的?所有诺贝尔奖获得者,无一不是了不起的创新大师。
不要以为只有科学领域才需要创新,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
在政治领域获得成功,同样靠创新。毛泽东能够成为伟大领袖,不是靠资历,不是靠学识,不是靠声望(他搞“山沟里的马列主义”,其影响当然不如在大城市领导工人和学生运动的领袖),而是靠他非凡的创新能力。那些比他资历深、学识高、声望大的人,却缺乏创造性,一味死读书、读死书,一味克隆、照搬苏联模式,把中国革命拖向深渊。
毛泽东的伟大正是在于他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大创意。如果没有这种创新,就不可能有中国革命的胜利。
作为总设计师的邓小平,使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惊人成就,同样靠的是创新。他所举起的“改革”大旗,不正是推崇创新的旗帜吗?改革就是革旧立新,改变旧有的过时的一切,走新的路子。这条创新之路,从打破最扼杀人的创新精神的“两个凡是”时就开始了。
邓小平的许多创新都意义巨大。比如“一国两制”的伟大创新,解决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难题,也为世界和平做出了大贡献……可见,在政治领域,要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也极其需要创新。
在学术上,同样要靠创新,才能坐学术泰斗之宝座。胡适在当时,其学术功底比起同道并非最高深,甚至在很多方面表现得都比较平庸。他的诗才不行,也写不出什么像鲁迅《狂人日记》那样的小说;学着考证印度古史诗,一旦有高人介入,只得灰溜溜退出。但是他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他对中国文学史、哲学史的了解肯定比不了同时代的专家,但唯有他首先写出了《白话文学史》和《中国哲学史大纲》;他没多少文学天赋,却第一个提出用白话代替文言的必然性,由此成为“文学革命”的主将;他从杜威那儿学到的哲学非常浅薄,但他却能够估计到这些思想对中国当时精神世界的巨大冲击力,从而使他成为“五四”新思潮的倡导者,享受当时国人导师的尊荣。
胡适最大本领就在于创新,就在于能开“风气之先”,敢于“第一个吃螃蟹”。凭此,其大师地位固矣。梁启超先生十分推崇的治学之道就是:“研精学问,标新领异,以自取重。”标新领异,引领时代新潮流,自然而然就能获得巨大的成就,获得世人的重视。
要在文学艺术殿堂上大有作为,也必须凭借创新。文学要讲创新。巴尔扎克的一句名言早已广为传诵:“第一个形容女人像花的人是聪明人,第二个再这样形容的是傻子。”现在的文学作品都纷纷打出旗帜,标榜自己的“原创性”。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力。艺术上,也是以创新为灵魂。齐白石大师称:“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侯宝林创造性地把戏曲艺术引入相声,成为一代相声大师;蔡志忠利用创新的组合法,把中国古典文化与漫画相加,加出了亚洲最杰出的漫画家之桂冠;陈鲁豫一改播音的平平板板的形式,创造性地“说”新闻,声名鹊起。
要在文学艺术殿堂上大有作为,也必须凭借创新。文学要讲创新。巴尔扎克的一句名言早已广为传诵:“第一个形容女人像花的人是聪明人,第二个再这样形容的是傻子。”现在的文学作品都纷纷打出旗帜,标榜自己的“原创性”。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力。艺术上,也是以创新为灵魂。齐白石大师称:“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侯宝林创造性地把戏曲艺术引入相声,成为一代相声大师;蔡志忠利用创新的组合法,把中国古典文化与漫画相加,加出了亚洲最杰出的漫画家之桂冠;陈鲁豫一改播音的平平板板的形式,创造性地“说”新闻,声名鹊起。
创新,还可以超越领域的局限,把一个领域的成果放置另一领域。这种“放置”,就是在用途上的创新。可口可乐,原本只是一种用于镇静治头疼的苏打药水,有人创造性地将之作为一种饮料来卖,这就是今天征服世界、席卷全球的棕褐色饮料,铸造了每年创造几百亿美元财富的帝国。尼采的超人学说,战争贩子希特勒把它作为杀戮的理论工具,而到了鲁迅先生手中则成为唤醒民智的利器。伟哥最初是用来治疗咽炎的药物,后来却因为它的副作用可以治疗阳痿,而风靡全球,获得暴利……
总而言之,不管是谁,不管在什么领域,要获得大的成功,关键都在于创新。创新能力是未来成功者的核心能力。
二、创新有时很简单
创新的神奇能量令人叹为观止,而它并非像人们想象中那么高深莫测。
历史上的苏秦,他的创意是“合纵抗秦”,不就是让六个国家联合起来对付一个秦国吗?这是何等简单,只不过人们没认识到,或者认识到了不去实践罢了。但就是这个大创意,使苏秦一下子就“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身佩六国相印,权倾天下。
欧洲一体化的创新,听来高深、玄妙,其实不过是欧洲各国取消关卡,畅行无阻,币制统一之类吗,都是些一听就能懂的东西。然而别人没认识到它的意义,只有莫尔一个人认识到了,并下决心去实践它。莫尔的这个大创意,可以最好地保障欧洲和平,促进欧洲的发展,莫尔因此被尊为“欧洲之父”。
诸葛亮的“隆中对”,评价何等之高!说来也简单,不就是跟吴国联合起来一块打曹操,实现三足鼎立,三分天下。但就是这个简单的创意,使得刘备登上了帝王宝座。
解决中国农业难题,一下子地里多长出许多粮食的创意——“包产到户”,竟然是几个农民想出来的。现在听来不是也十分简单吗?
在阿拉伯国家,穆斯林教徒无论居家或外出,每天祈祷从不间断。祈祷时一定要面朝圣城麦加,旅行在外,一般都要随带一块小地毯以便祈祷时用,同时还要费神辨别方向。精明的范德维格便将指南针巧妙地嵌入地毯,并把指南针稍加改动,不是指向正南正北,而是指向圣城麦加方向。这样一来,教徒不管走到哪里,只要把地毯一铺,就可找到圣城的方位,方便祈祷。“指南地毯”投放市场后,立即被教徒们所接受,成为阿拉伯国家和地区的抢手货。把地毯和指南针两样东西组合起来就是一个“指南地毯”的创新了,你说简不简单呢?
司马光儿时救伙伴的故事,妇孺皆知。小伙伴掉到水缸里,眼看就要淹死了,别的伙伴呼叫大人来救,而司马光拿起石头把水缸砸烂,小伙伴马上就得救了。好的创意说出来很简单,很好理解。司马光不过就是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别人想的都是如何使人脱离水;而司马光反方向去想,想的是如何使水脱离人,创意不就出来了吗?……
不管是治国兴邦的大创造,还是解决生活难题的小创意,许多都不复杂,都不深奥。
创新,往往是简单的深刻。常人所囿往往是复杂的肤浅,许许多多在本专业内研究几十年的专家穷其心血而无大的建树,也多半是因为复杂的肤浅绊住了脚,捆住了手。
创新不复杂,创造很简单。那为什么大多数人想不出、想不到这些创意呢?几乎所有时代的心理学家们都发现成人欠缺创造性。他们针对45岁的年龄层进行创造性测验,结果只有5%的人被认定有创造性。接着又在20—45岁之间的成人进行创造性测验,结果竟然也只有5%的人合格。这个结果令心理学家们万分沮丧,几乎就要判定创造性是特殊人物才具有的。但是,接下来的测验却令人鼓舞。因为在17岁年龄段的结果达到了10%以上,更惊讶的结果是,5岁的儿童中,具有创造性的人竟然高达90%。它表明,人们的创造性是生来就有的。只是随着年岁的增长遭到了教育、文化、社会环境等等的抑制而已。有理由认为,就是在抑制状态下,人的创造性并没有彻底丧失,而是处于潜在状态,未曾发挥而已。
5岁孩子具有创造性的占90%,45岁成人有创造性的才5%,这不仅说明创造性本来人人都有,同时也说明现行教育不仅不能培养创造性,反而会严重地扼杀创造性。为什么儿童有创造性呢?儿童对周围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敢想敢说,什么都想尝试。成人丧失了好奇心,不敢想不敢说不敢试。没有了创新精神,创新就由简单变得困难了。
创新首先取决于创新精神,此外还取决于思维方式。具有了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创新就变得异常简单。司马光砸缸不过是运用逆向思维的结果而已。创新性思维方式对创新力的巨大作用,使创新力成为可以培养的能力。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早在1948年就开设了“创新力开发”课程。日本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各县都创办了“星期天发明学校”,1974年又创办了“少男少女发明俱乐部”,开展创新思维的训练。学生经过学习培训以后,发明创新的效率提高了10倍!只要多多学习创新型的思维方式,谁都能成为一个富有创新的人。
创新还需要对生活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鲁班上山抓野草,将手划破了。他细心观察,发现叶子两边长着许多小细齿。这件事引发了鲁班的思考,锯子就这样发明了。在鲁班之前,肯定会有不少人碰到手被野草划破的类似情况,为什么单单只有鲁班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锯?大多数人只认为这是一件小事,不值得大惊小怪。同样坐在苹果树下,牛顿可以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而其他人则碌碌无为地等着吃苹果。个中差异就在于是否有敏锐的思考力。创新最需要的是强烈的好奇心所推动的认真观察、思考和钻研。
创新完全可以融入我们的生活。只要不满足于“驴推磨”式地打发日子,保持着儿童的好奇心、发现欲,就连做家务劳动都可以有“发明”有“创新”。例如,可以想出各种菜肴的新做法,某种挂窗帘的新方式,拖地板省力的新方法,等等。善于使每天都有一个小发明或小发现的人,既能够给生活不断带来新鲜的感受和创新的愉快,又能逐步获得创新的人格、创新的兴趣、创新的习惯、创新的思维方式,从而增强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创新能力。
创新真的不难。
三、创造性学习
如果教师的聪明才智“深化”到培养每个学生“创造性的能力”上来,如果教师所讲的话善于激励学生投入创造性的能力的竞赛,那么,学校里将不会有一个平庸的学生,理所当然地,生活中也将不会有一个不幸的人。——苏霍姆林斯基
学习的效益大小,决定了一个人的成就大小,而学习方式的优劣,决定学习效益的大小。学习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总的来说,学习方式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继承性学习,另一类是创造性学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所作的报告《学会生存》指出:“教育具有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创造精神这样双重的力量。”如果我们不实施创造性教育,就会窒息人的创造精神。传统教学方式下的学习,属于继承性学习,继承已有的知识、文化。单纯的继承,必然窒息创造精神。创造性学习强调在学习过程中绝不单纯继承已有的知识,而是更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西方学生的创新能力普遍强于中国学生,这多半是由于不同的教育方式、价值取向造成的。我们学校教育看重的是分、分、分,是掌握了多少知识,而西方教育看重的是会不会动脑筋,不论是学生、教师还是研究人员,他们常常赞扬的就是说某人有“IDEA”。一位中国老师曾问一位著名的牛津哲学家:“你认为最好的学生应该是什么样子?”她的回答竟然是:“最好的学生就是能教给我一些东西的学生。”这个回答令中国老师十分惊讶。其实,完全不必惊讶,这不正是老祖宗孔子所特别提倡的“教学相长”吗?孔子对他的首席大弟子颜回不太满意,认为:“回也非助我也,于吾言无所不悦。”颜回是个“凡是派”,凡是孔子说的,他都喜欢。孔子反而很不满足,认为对自己没帮助。怎么才叫有帮助呢?子夏向孔子请教,子夏不是一味接受孔子的回答,而是从孔子的回答中再引发出新的思想。孔子马上大喜过望,赞道:子夏啊!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我可以同你讨论诗了!
我们虽然经常讲“教学相长”,但都是传统的理解。在今天,要认识到“教学相长”的模式实际上是创新教育、创新学习的新模式。要“相长”、要追求学生有助于老师,就要鼓励师生间的平等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对学生所说的老师没说到的观点大加称赞……孔子对学生的提问、发言持鼓励态度,还准许自由联想,从一个问题跳到另外一个问题。相互讨论,相互启发,相互激励,这最能培养人的创新兴趣、创新热情、创新精神。
只要改变了旧有的教学模式,就能够培养创造性。同样,如果我们改变了旧有的学习模式,就会在创造性的培养上大见功效。怎样变传统的继承性学习为创造性学习呢?创造性学习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问题学习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以前,我对爱因斯坦这种说法有些怀疑: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有些夸张了吧。但如今方认识到爱因斯坦的这一说法真是大智大慧之言!提出问题,预示着新的发现、新的突破。没有问题的提出,就永远不可能解决问题。所以,海森堡也说:“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问题的大半。”巴尔扎克更说:“打开一切学科的钥匙都毫无疑义地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归功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问个为什么?”
我国的传统教育恰恰相反,根本不重视“提出问题”的教育。从小到大,学生只有死记硬背老师所说的东西的份儿,从没有鼓励养成好问的习惯,培养提问的能力。爱提问的学生反而遭到老师的反感和讨厌。
原复旦大学校长杨福家说:最伤脑筋的是国外学者来访作报告交流时,下面的听众往往没有人提问,鸦雀无声。而国外,学生提问却极其踊跃,场面热烈。我们的学校都是一个模式: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乖乖地听、记。这与创造性学习是格格不入的。
为什么心理学家测试人的创造性时发现90%的5岁孩子都有创造性,而到了20岁以上只有5%有创造性呢?为什么会出现受教育越多创造性越差呢?只要看5岁的孩子与20岁的成人有什么区别,你就可以毫不费力的找到答案。一个5岁的孩子,见到什么都爱发问:“爸爸,这是为什么?”“妈妈,那是为什么?”小孩喜爱提问、对周边一切都充满了永不衰竭的好奇心,成年人则不能如此,所以小孩子比成人更具有创造性。现有的学校教育用“标准答案”束缚人,使学生“走进学校是个问号,走出学校是个句号”,变得不敢提问题、不愿提问题、不会提问题,所以才会受教育越多创造性越差。
问题学习,不仅指提出问题,还包括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能够最好地锻炼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同时解决问题的学习,还最能激发人思维、创新的积极性。杜威说:“如果给学生一种问题,这种问题的解决使他立刻得到一种成功的意思,和好奇心的满足,他就要把所有的能力都倾注到工作上去;目的自身就能供给一种必要的刺激,使他自愿坚劳耐苦。”如此一来,学生就会主动地勤动脑、爱动脑。而传统教育只让人死背一箩筐的知识,只能按照规定的答案答题,被唯一的答案紧紧地束缚了头脑,不仅不能锻炼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久而久之,创新的活力、创新的热情、创新的积极性统统烟消云散,往往还不如当初没有进校门之前。所以学校才会造就出只知道照搬标准答案,遇到实际问题束手无策,即“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的书呆子,才会有“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说法。
问题学习的考评方法与传统考试大不一样,传统考试的答案是唯一的,而问题学习鼓励学生想出许许多多的答案,特别是鼓励学生想出老师没有想到、书上没有说到的第二、第三、第四甚至更多的新答案。这样的学习,才能够培养出胸有实能、腹有良策的创造型人才。
问题学习的考评方法与传统考试大不一样,传统考试的答案是唯一的,而问题学习鼓励学生想出许许多多的答案,特别是鼓励学生想出老师没有想到、书上没有说到的第二、第三、第四甚至更多的新答案。这样的学习,才能够培养出胸有实能、腹有良策的创造型人才。
2、批判学习
批判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批判学习,能够最好地发展批判思维,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现在的学习方式,光是死记硬背,“读死书、读书死、死读书”,只能把人的脑子管死、变死。批判学习,不是把东西填充在你的脑袋里,而是让你的脑袋长在自己的肩膀上,自有主张、自有头脑。
读书时,既要吸收,又要批判,绝不生吞活剥,死记硬背。“尽信书,不如无书”。提出“厚黑学”的鬼才李宗吾先生就是个很会批判学习的人,他提出了读书三步骤——“以古为敌”、“以古为友”、“以古为徒”。这种方法,实际上就是“以书为敌”、“以书为友”、“以书为徒”,特别强调要批判性地读书。
“以书为敌”,即把书当做劲敌,寻书中的疏漏,加以批驳。“以书为友”,即把书当做是朋友,相互切磋。如果自己的主张错了,就按照书里的做;如果书上错了,则依旧按自己的主张。“以书为徒”,即自信自己的水平比书还高,把批阅书当做是批阅学生的文章一样。说得对,就加上几个密圈,说得不对,画几根叉子!毛泽东读书时,就是采用这种方法来阅读的。这种阅读比一般的“死读书、读死书”的阅读方式,不是要高明得多吗?
批判学习为什么胜过一般学习,主要因为它最能摆脱知识的负作用。知识也有负作用吗?当然有!知识也是一柄双刃剑,它既是财富,又是枷锁。它可以使人眼界开阔,变得博学,可是倘若迷信书本知识,越博学对自己的束缚也就越多,产生的“所知障”就会越多。“所知障”是创造性的死敌!著名数学家戴维•希尔伯特说:“你们是否知道为什么在我们这一代爱因斯坦说出了关于空间和时间最有卓识、最深刻的东西;因为一切有关时间和空间的哲学和数学他都没有学习过。”纵观科学发展史,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外行往往产生大的创造,胜过所有的内行。为什么?就是因为内行的知识越多,越容易被本行知识的条条框框所束缚,而脑子灵的外行则不受束缚,视野开阔,则容易发现问题,产生大创造。
进行批判学习,发展批判思维,就可避免“所知障”,避免现有知识的负作用,在拥有丰富知识的同时能够拥有自由飞翔的头脑。
3、研究学习
诺贝尔奖获得者格拉肖在回答“你认为培养一个杰出的科学人才的关键是什么”这个问题时说:“我认为关键在于让年轻人停止当学生,而是使他们开始成为物理学研究者。是的,每个人都是从学生开始的,你上课,教授告诉你什么,给你题目。可是你知道,他不会给你一个没有答案的题目,而且那些题目都与课本上的内容有联系,而在现实世界,情况却完全不一样。首先,不知道问题在哪里,能否解决也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去解决更不知道。为了帮助学生完成这个转变,在一定阶段要停止上课式的教学,转到不按部就班的学习,还没有教学生A、B、C……就要他们去学Q,到了发现为了学Q,还必须懂得M时,学生就会自己回过头来学习M。”
成为杰出的科学人才的方法,竟然会是这样:停止当学生,直接开始研究。要成为其他领域的杰出人才也是如此,通过研究来学习也是最佳的学习方式。我们不是为学而学,不是永远做一个听课、背书的人,学习是为了去工作、去研究、去创造。可是,在教育上我们往往不知不觉地游离这个根本目标。学生十多年只能扮演学习者的角色,以至于学到最后只学到了听课和背书,却没有学会研究,学会创造。很多大学生甚至是硕士生还缺乏研究能力,这实在值得好好反思。
停止当学生,马上开始研究,这能行吗?人们认为研究必须要经过十几年漫长的学习才能做到,甚至认为要经验丰富的两鬓斑白的人才能干好。可是,事实充分证明,连几岁的孩子也有研究能力。美国的孩子,从上小学低年级开始就搞起了“研究”,进行研究式学习。小学二年级的小孩子竟然敢研究《中国的昨天和今天》、《我怎么看人类文化》之类的大课题,每个课题都能用微机写出几十页的小册子,能够熟练地在图书馆利用计算机和微胶片系统查找他所需要的各种文字和图像资料……从决定题目,到搜集资料,到研究写作,从始至终都处于独立研究状态。在这种独立研究过程中,可以最好地培养创造精神、创造能力。大量事实都表明,美国人从小就教孩子做“研究”,这不仅是完全可行的,而且正是美国人的创造性、创造力胜于我们的重要原因。
从战争中学会战争,从研究中学会研究,从创造中学会创造。诺贝尔奖获得者所说的“停止当学生,直接开始研究”,一步到位进入研究、创造,这是迅速培养创造性、创造力的最好办法。
4、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即自学,这是创造性学习的重要形式。著名心理学家王极盛对五类科技人员进行了创造心理因素在科技创造中作用大小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考查的因素分4类25项。在影响创造力的25项因素中,不管是对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还是社会科学研究、科技管理研究,占第一位的都是自学能力。足见自学能力与人的创造力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为什么呢?这多半是因为有了自学能力,就可以自主、独立地掌握创造所需的任何新东西、新本领。并且,自学能力是一种综合性极强的能力,它包括独立阅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自我组织能力、自我监督能力,包括高度的主体精神、自主精神、自强精神。而这些都是创新所需要的,与创新有着内在的同一性。
很多富有创新性的杰出人才,并非学校所造就,他们很少获得正规教育的“滋养”,但却通过自主学习而成功。例如被斥为笨蛋而赶出学校的爱迪生,首次报考大学就名落孙山的科学巨人爱因斯坦,两次考不上大学但却以创造“群论”闻名于世的数学家伽罗瓦,还有华罗庚、高尔基等等。
哈佛大学有名的案例教学法被世人所称道,不过人们所注目的只是案例这种形式,没有看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学占了极大的比重。案例教学实质上是案例学习,案例不是由老师来剖析、讲解,而是由学生自己去分析、讨论。这种独立作业、独立思考的自学方式,对哈佛学子的创造力培养有极大的帮助。
可见,自主学习是一种很能锻炼、提高人的创造力的创造性学习。要提高你的创造力,要进行创造性学习,那你就要多多重视自学,学会自学,善于自学。
以上这些学习方式,与传统学校的学习方式截然不同。传统的继承性学习,不能培养我们的创造性、创造力,我们大家都该来一个大变革,从现在开始就进行创造性学习——问题学习、批判学习、研究学习、自主学习。当我们能够创造性地学习时,我们的创新人格、创新能力就会突飞猛进地提高。
四、独智•独行•独创
天才最基本的特征之一是独创性和独立性。——别林斯基
古人扬雄在《法言•修身篇》中曰:“天下有三门:由于情欲,入自禽门。由于礼仪,入自人门。由于独智,入自圣门。”
放任情欲,只能被情欲所控制,与禽兽为伍;讲礼仪,是美德的体现,是善的标识,是人能够控制情欲,克服兽性,得以成人的关键。“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赫尔岑)。但最值得玩味的是第三句,强调有“独智”。有独智,才能入圣,才能成为大智大慧的圣人。
独智,就是脑袋不要长在别人的肩膀上,要有自己的头脑;独行,就是要有“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的风骨。独智加独行,方能产生独创。大凡想步入圣门的人,一定不要忘了提醒自己多修炼一点“独智”,多增加一点“独行”。
毛泽东非常赞同这样的观点:寻常人“有雷同心,无独立心。有独立心,是谓豪杰”,要“群居不倚,独立不惧”。有独立心,就能有独智,能独行。强调独立心,也就是强调独智、独行。
“数字之父”尼葛洛庞帝谈论人才的标准,出人意料,他说:“我认为人才不是那些学多少知识的人,而是那些能承担风险、能不循规蹈矩地做事情的人。”“我在招收人才时,绝不招收那些每门功课都是优等生的人,我认为那样的人往往缺乏创造力。我要招收的是那些既有A成绩也有D成绩的学生,他们无拘无束,但很有创造力。”能承担风险,不循规蹈矩,就是有独立人格。
独立人格正是独创最需要的人格。把创造力归为智力是不正确的,科学研究发现,智力与创造力没有正相关,最富有创造力的人并不是智商最高的人。创造力更多的依靠于非智力因素,也就是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人格。
创新人格的特质为:经验开放;评估内在化,不在意别人评价;积极自我想象,自信、乐观;喜欢挑战性工作;试探极限,勇于面对冲突;富于直觉、顿悟;喜欢独自工作;喜欢尝试困难、复杂的工作;好奇、追求;坚定、不退缩,果断;记忆力佳;乐于假设、猜测;能独立判断;追求高远目标;富于幻想、理想;倾向用审美眼光看事物,好接受新事物;兴趣广泛;能有建设性批评;自主性、自发性;能忍受混乱与不和谐;不抑制自我;常被神秘事物吸引;做事专注。
把这些人格特质,归结起来,就是——有自信自主自为的主体精神,也就是不满足已有的结论,不相信唯一正确的答案,不迷信权威的仲裁,不屈服任何外力而放弃自己的主张,能够不畏人言、特立独行。创新就是做从来没有的事,必然会遭到许多风险,必然要与传统心理、权威定势、从众心理抗衡。只有具有特立独行精神的人,才能够蔑视权威,才能够在众人的非议中崛起。倘若不能独智独行,创新就寸步难行。
常言道,人言可畏,唾沫也能淹死人。可是,有创新精神的人,却能够在唾沫中畅游!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决定开创互联网事业时,请了24个朋友一起商议,结果23个反对,只有1个支持,但他还是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创办了中国黄页。他到处宣传互联网,先是被人认为发疯了,后来又被别人认定是骗子,创业初期异常艰难。但他不与任何人争论,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并独创了B2B的商业模式,把阿里巴巴打造成为全球领先的网上贸易市场。
一个人如果总是以周围的舆论为转移,那么他是什么事也做不成的。古往今来任何一项创新,都离不开“不畏天命、不畏圣人、不畏大人言”的勇气和胆量。一般人之所以没有创新,就因为严重地受到“怕”的制约,怕别人的嘲笑,怕权威的评判,怕挫折失败。要做到不畏圣人言,不畏大人言,不畏众人言,就必须有独智,能独行,有主体精神。
中国人最缺的就是主体性,中国人最好奴役,为什么几个拿着枪的日本兵就可以对付一个村子的中国人,为什么一个泱泱大国至今也没有一个得诺贝尔奖的,恐怕原因就在于此。什么“不敢为天下先”、“出头的椽子先烂脖”、“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高于众,众必非之”,都是束缚中国人头脑和手脚的鬼话。就连作为精英的学者们,也只能“我注六经,六经注我”,寻章摘句,一个劲儿往本本上靠,往圣人身上靠,不能有自己的一丁点儿的创新。
硅谷,这个弹丸之地每24小时就有一家公司挂牌成立,每24小时就新增6位百万富翁,每年都新增5万个就业机会……硅谷巨大成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这里有一个容忍异端,容忍离经叛道的环境和氛围。正因为这样,硅谷才成为创业者的天堂、创新者的沃土。不管是哪里的人,一到了硅谷,就能够灵思泉涌,创意迭出。不要以为硅谷人都是外国人,在硅谷的公司中没有哪一家没有华人,没有中国留学生。有人笑称:“若这儿没有华人,硅谷大概就会沉下去了。”可见,我们中国人的创造性并不差!关键是一种环境,一种鼓励创新、鼓励大成的环境。要使创新成为一种时尚、风尚、潮流,鼓励独立思索,宣扬独智独行,推崇以创新为荣,以守旧为耻的观念。全社会大环境有利于每一个人独智独行,那么人们的创新潜能就会得到极大的开发!
爱因斯坦说:“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独立行动,就是独行;独立思考,就是独智。但是,现在的教育方式根本不能达到这个目标,根本不能培养一个人的独智独行,甚至根本不喜欢学生的独智独行。这与培养人的创新能力格格不入,教育已然变成了扼杀“创新”的“杀手”。行统一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答案,不让你去想,只让你记,记老师讲的,记书本上说的。考试这个指挥棒指向的是背标准答案,与“标答”不符,一切免谈。对“应试教育”的批判,过多地放在对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而对扼杀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致命缺陷,远远没有足够的重视,远远没有采取相应的举措。必须彻底变革考试制度,彻底变革评分标准,真正实行毛泽东所主张的主要看创造性的评分标准。只有把指挥棒指向“独智”、“独行”、“独创”,才能实现“学校的目的”,培养出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总之,个人、社会、教育三者都应更多地看重独智、独行,更多地培养独智、独行。只有这样,才能使更多的人拥有独创,步入圣门。
爱因斯坦说:“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独立行动,就是独行;独立思考,就是独智。但是,现在的教育方式根本不能达到这个目标,根本不能培养一个人的独智独行,甚至根本不喜欢学生的独智独行。这与培养人的创新能力格格不入,教育已然变成了扼杀“创新”的“杀手”。行统一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答案,不让你去想,只让你记,记老师讲的,记书本上说的。考试这个指挥棒指向的是背标准答案,与“标答”不符,一切免谈。对“应试教育”的批判,过多地放在对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而对扼杀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致命缺陷,远远没有足够的重视,远远没有采取相应的举措。必须彻底变革考试制度,彻底变革评分标准,真正实行毛泽东所主张的主要看创造性的评分标准。只有把指挥棒指向“独智”、“独行”、“独创”,才能实现“学校的目的”,培养出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总之,个人、社会、教育三者都应更多地看重独智、独行,更多地培养独智、独行。只有这样,才能使更多的人拥有独创,步入圣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