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之所至,圣之所至(上)

青春羽联
创建于2021-10-28
阅读 20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目录

一、心志修炼
二、有多少人败给了“荷花定律”
三、毅之所至,圣之所至
四、为强志工程大力投资

一、心志修炼


这世界除了心理上的失败,实际上并不存在什么失败。——奥斯丁


    心志修炼,就是开发心理能量、提高心理素质的全面训练。其中以意志修炼为核心。无论哪个领域的成功者,他们的共同特质就是在心志上超人一等:他们志向宏大,永不满足,他们意志坚韧,百折不挠,他们执著追求、不懈奋斗,他们勇于拼搏,不断进取……古语云:“先有非常之人,才有非常之事。”这话应该再补充一句:先有非常之心,才有非常之人。有什么样的心,决定了有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决定了做什么样的事;什么样的事,决定了取得什么样的结果。归根到底,在于有什么样的心。


    有时,一个念头就可以决定你的一切。谁都会有这样的经验:做一件事,如果你抱定非做成不可的决心,在做的过程中就会竭尽全力、动用你的一切力量,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结果多半都会成功;如果一开始心里就是动摇的,可做可不做,或者认定做不成,做的过程中就会缺乏劲头,并容易泄气,容易半途而废,多半事情就做不成。所以托尔斯泰才会说:“决心即力量,信心即成功。”所以奥斯丁才会说:“这世界除了心理上的失败,实际上并不存在什么失败。”在做一件事上如此,整个人生也是如此。只有认为自己行的人才能赢,只有认为自己能够成为伟人的人才能如愿以偿。

心志能量,决定着一切方面。例如,心志决定着学业上的成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只要解决好心的问题——有了对学习的积极性,有了学习的兴趣、意志,从“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就能够自觉、主动地学习,在学习上就会特别出色。大凡成功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自我教育,都是在开发心志能量上做得特别出色的。


那些了不起的伟人巨匠,他们的父母文化并不高,在家教上花费的精力也并不大,没有什么“陪读”,也没有请家教,为什么能够十分成功呢?原因就是他们有意无意地很好地开发了孩子的心志能量,培养了孩子的志气、兴趣、自信、意志。

终身学习的最大障碍是什么?就是成年人的心。学习的热忱、向上的精神,是学习最重要的原动力。没有这种热忱和锐气,丧失了求学之心,就不可能继续学习、终身学习。

青年人之所以被看做是最有活力的人,是整个社会的希望,就在于他们的心灵和精神。很多人年轻的时候,满怀憧憬、满怀希望,很有向上的积极性。可是等到他们经历了一些挫折之后,希望没了、憧憬没了,学习的劲头儿也就没了。尤其是成家之后,对自己失去了希望,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这也正是为什么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投资特别舍得,却不舍得在自己身上进行投资。这完全是因为自身心志丧失的缘故。

俗话说:“哀莫大于心死,人死则次之。”心死了,人就完了。许许多多的成年人,都是对自己心死了的人。难怪钱玄同激愤地说:该把40岁以上的人全部枪毙。话虽然说得偏激,但却颇有道理。心都死了的成年人,怎么可能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呢? 

心志是人之灵魂,是成长之根本,成功之根本。最糟的是志残,最怕的是心死。

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节目曾报道过这样一个事件:一位残疾人从死亡边缘拯救回来,全身瘫痪,手脚都不能动。同一人,当他对自己心灰意冷、陷入绝望之际,拒绝一切治疗,想到的是自杀。后来,通过心理治疗,唤起了心中的希望,找回了心理力量,克服了一切困难,翻译了一本又一本的书,还学会了用嘴作画,做到了以前作为健全人都做不到的事!

在生活中,往往会看到很多条件比正常人差得多的残疾人反而比我们更成功,这实在令人汗颜。为什么?原因只有一个:他们身残志不残。而那些有手有脚的正常人,许多却心灵有残疾、志气有残疾。这种人,往往比身残志不残的残疾人更可悲,这样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残疾人”。

现在,有“洗脑”、“换脑”之说。心比脑对人的支配力、影响力更大。与“洗脑”、“换脑”相应,应有“洗心”、“换心”。每天早晚,我们都要洗脸洗脚,还要定期洗澡,有谁给自己定期“洗心”——把心灵上的阴暗、悲观、消极的脏东西洗掉呢?对自身的彻底大清洗,不仅应当是身体的大清洗,还应当是心灵的大清洗。


    仅仅洗心不解决问题的话,那就得换心。当你把消极、知足之心换下来,扔到垃圾桶去,换上一颗积极的、不知足的、不断向前、不断奔腾的心。这就是成功者的心。换了这样一颗心,你就一定能够成为成功者。现在有移植记忆、移植大脑之说,如果科学发达到能够移植人的心灵,把那些成功者、大成者的心灵多复制一些,给那些平庸者安上,准保能使许许多多的人成功、大成!当然,换心在目前是不可能的,我们能够把握的就是日常炼心,进行艰苦的心志修炼,把自己的心志修炼成为大成者的心志。

心志修炼的核心是“志”——志气、意志,它在整个心理能量中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把握了志气、雄心、气概、意志,就能把握心灵的大半。


    孔子特别重视志,他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曾国藩也特别强调志的巨大作用,他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唯读书可以变化气质,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欲求变化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古称金丹换骨,余谓立志即丹也。”他把立志作为换骨的金丹!平时,曾国藩教别人、教家人,都最为强调“立志有恒”四个字,因为他自身就最得益于此。

郭沫若在半个多世纪前,就曾经说:要允许青年成长中的“狂狷”,甚至应欣赏这种“狂”。这种狂,就是有大志、有雄心的一种表现。孔子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孔子如此欣赏“狂狷”,因为这与“进取”、“上进”相连。人最可贵的就是进取心、上进心。没有了这种心,人就不可能进步,不可能很好地成长、成功。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也说:“自古以来许多伟大的军事家,几乎没有几个人不是自我中心,自以为是的人物……一个政治家如果不是浑身上下每一个毛孔都想当总统或首相,那他就很难成为一位伟大的政治家。”罗素指出:“青年的性质就骄傲一点也无妨事,青年的性质偏于进取,在老成者视之,自不免近于狂。”青年应当狂,青年的狂,连那保守的孔老夫子都有些欣赏。


可是,我们的教育却容不下这种狂,喜欢的是“5分加绵羊”。“绵羊”自然是听话的、温顺的,“绵羊”怎么能狂呢?过分温顺、驯服的小绵羊没有了狂狷之气,就会丧失进取精神,丧失主体性人格。我们的心志修炼,就是要减少些“绵羊”气,多一点“狂狷”气。如果能够这样,那么精神发育、心灵发育就比较完美了。

精神、心灵的发育、成长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人们看到的常常只是肉体的发育、成长。肉体成长不能一蹴而就,一个几岁小孩不可能在眨眼之间变成了一个壮小伙,精神成长也不可能在眨眼之间就变得自信自强、意志坚毅。要具有大成者的心志,具有大成者的心灵和精神,必须经过不懈的修炼才能够达到。

二、有多少人败给了“荷花定律”

It is impossible for a person without great will to become brave and capable.没有伟大的意志力,就不可能有雄才大略。

简单不等于容易,不知道谁真的坚持到最后,一般人不成功是因为坚持不下来。一个人的成功不要建立在别人的两片嘴唇之上,不是他们说不成功就不成功的,而是我们认为能不能成功。

没有难做的生意,只有生锈的观念。
不是生意越来越难做,而是做生意的逻辑彻底变了。
草根出身难获成功,大部分普通人都注定没什么成就,
但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任何事情都是有一线生机的。
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
但我们依然相信,
只要选对了方向,
只要站在时代风浪口,跟着趋势走。
只要努力坚持,熬住不出局,
成功只是需要机缘资源而已,
成功就一定是那看似偶然,
实则必然的“荷花定律”。

什么是“荷花定律”?

在一个荷花池中,第一天开放的荷花只是很少的一部分,第二天开放的数量是第一天的两倍,之后的每一天,荷花都会以前一天两倍的数量开放……

假设到第30天荷花就开满了整个池塘,那么请问:在第几天池塘中的荷花开了一半?

是第15天吗?错!!!

是第29天。

这就是著名的荷花定律,也叫30天定律。

马云曾在一次成功学演讲中提到荷花定律,由此荷花定律受到很多人追捧。为什么马云独爱“荷花定律”?其实马云的经历就是“荷花定律”的经典案例。

阿里巴巴并不是马云做的第1个公司。马云曾经开过外语培训班、成立过海博翻译社、创办过一家互联网商业公司、进过北京外经贸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EDI)发展,不过四次创业发展都以失败告终。

如果是您,连续做4个公司都失败了,是不是会想,我不是干这个的材料,再也不开公司了。

马云没放弃,1997年,他“北漂”创业,又是挫折重重。1999年3月,马云决定继续在互联网领域里深耕,开办了阿里巴巴网站。后来公司走上迅速扩张的道路,成长为如今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帝国。

马云说过: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大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

其实荷花定律就是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越到最后,越关键。拼到最后,拼的不是运气和聪明,而是毅力。

中国有句老话叫“行百里者半九十”,意思是说: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这说的也是荷花定律的同一个道理。

越接近成功,越困难,越需要坚持。量的累积,一定能实现质的飞跃。所谓坚持,就是为了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个过程被称为临界突破,质变的那一刻就是:临界点。  

那么临界点在哪里?

比如一场长跑,当跑到一定距离时,就会出现胸部发闷、呼吸困难、四肢无力的感受,感觉难以再跑下去,这就说明临界点即将到来。

这时您如果依靠意志和毅力能够坚持下去,突破临界点之后,氧供应就会增加,乳酸清除加快,身体就会迅速切换到一种新的生理平衡。呼吸变得均匀而加深,动作感到轻快,这也被称为“第二次呼吸”。

然而世间的绝大部分人,都是临界点到来之前就放弃了。唯有那极少数的耐得住煎熬的人,才最终拥有了不凡的事业。

唯有从现在开始改变,从现在开始坚持。

“改变”并不复杂。如果您想养成早起的习惯 ,您只需要在前一天早睡,早睡的前提无非是少看一集肥皂剧或者少玩一个小时的手机,仅此而已。

要记住,所谓改变,并不是“脱胎换骨”,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不必急功近利、不必追求立竿见影,只要每天能比前一天有一点突破、一点改善,而且朝着正确的目标持续地做下去,就一定能成功。

三、毅之所至,圣之所至

意志过程包括三大要素决心、信心、恒心。其中恒心对成功的意义最为重大。恒心是决心的体现,是信心的深化。恒心大,表明决心也大,信心也大。一个人,是否有坚强的意志决定着他是否是英雄,是否有恒心表明他是否真正有坚强意志。

恒心,就是指毅力、坚持精神。恒心毅力有着强大的能量。从“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积水成渊“水滴石穿”等自然现象中就能展现这种巨大能量。任何一个在事业上取得巨大成功的人都离不开毅力,它造就了一切天才的辉煌成就。

王羲之几十年如日刻苦练笔才练出“入木三分”的笔力;李时珍为写《本草纲目》用了27年;司马迁为了写《史记》,忍羞含辱整整18年;曹雪芹为写《红楼梦》,含辛茹苦15年;马克思写《资本论》花了40年;黑格尔写《逻辑学》用了12年;达尔文写《物种起源》用了20年;歌德写《浮士德》用了60年……如果没有顽强的毅力,怎么会有他们的伟大成就呢?毅力,是每个人最大的潜能,也是每个人尚未开发并最易于开发的最大潜能。如果人人都有这些大成者的毅力,那么人人都可以干大事、获大成。

在不少人眼里,推销员最重要的法宝是他那悬河的口才。实则不然。我们从许多推销界的大腕级人物身上发现,他们最大的法宝是毅力。

香港寿险界的精英人物黄经国,本是个胆小、口吃之人,但是他却成为寿险界的“大哥大”。他的推销法宝就是毅力。论口才,很多推销员都比他强,但是他的毅力却是一般推销员所没有的。为了争取到一个客户,他常常跑几十次。一般推销员被拒绝一两次就放弃了,但是黄经国面对一次次的拒绝,甚至是当面羞辱,他都毫不动摇。许许多多客户都是被他的毅力所打动的。

日本推销大师原一平也是凭着这种毅力登上了“推销之神”的宝座。他为了向一个经理推销,竟然在次次被拒绝的情况下坚持拜访了70多次!可见,连向来被认为靠口才、交际能力取胜的推销,其最大的法宝也是毅力。

为什么数力会有如此神奇的能量呢?

首先,任何成功都有一定的过程,尤其是太成,必然要经历一个更为长久复杂艰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必然会遇到困难、障碍、挫折、失败。你对待困难、障碍、挫折、失败的态度,就决定了你的成败。

缺乏毅力的人,往往开始劲实十足,信心百倍,但是一遇到困难、挫折,就缺乏韧性,半途而废,被困难所打倒。相反,有毅力的人,面对困难、挫折甚至失败,依然坚忍不拔,最终战胜困难,战胜失败,他的成功是必然的。

一次,一位记者问爱迪生:“爱迪生先生,你目前的发明已失败了1万次,你对此有何感想?”

爱迪生回答说:“我并没有失败过1万次,只是发现了1万种行不通的方法。”这样看待失败,无论失败多少次,也会坚持进行下去。这就是爱迪生的无比伟大的毅力!

设想一下:当你失败了1万次后还能够依然坚持如初吗?不消说1万次失败,1000次失败、100次失败就可以把许许多多的人打趴下,甚至对于某些人来说1次失败就足以令他一蹶不振!这就是我们与爱迪生的巨大差距,也就是小成者与大成者的最大差距,也正是大成者如此之少的原因所在!如果人人都有爱迪生对待挫折、失败的顽强毅力,那么还有什么事不能成功呢?

雨果说:“对那些有自信心而不介意于暂时成败的人,没有所谓失败!对怀着百折不挠的坚定意志的人,没有所谓失败!对别人放手,而他仍然坚持;别人后退,而他仍然前进的人,没有所谓失败!对每次跌倒,而立刻站立起来;每次坠地,反而会像皮球一样跳得更高的人,没有所谓失败!”

之所以他们“没有所谓失败”,正是因为他们有毅力!这样的人,失败只是短暂的,最终获得成功大成则是必然的!其次,有毅力可以由量变达至质变,使矮人变成巨人、使平化为神奇。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符合“量变一质变”的规律。量变过程十分漫长,又不露痕迹,不能让人得到成功的反馈。

例如烧开水,在最初很长的时间里看不出什么变化,然而经过一个量变过程,就会带来质的飞跃—沸腾了,水开了!一般人缺乏毅力,就不可能度过那漫长的看来没有什么变化的量变期,也就不可能迎来质变的大突破。许多大成者,看起来是一举成功”,实际上他们都是花了十年甚至几十年时间的量变,才获得了举”的质变!

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时,曾撰写一幅对联以自勉:“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睡;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这就是说,要成就事业,必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绝对难成大器。相反,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就不怕不能大成。

鲁迅先生有一段振聋发聩的名言:“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竟技者,和见了这些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作为中国的脊梁,就是具有坚韧毅力的竞技者,与看重这种毅力的看客啊!可见,鲁迅先生把毅力提到了何等高度—只要有毅力的人,就是中国的脊梁。为什么呢?鲁迅先生也做了很好的解释:有毅力,“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令落后,纵令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往的目标。”

因此,美国柯立兹总统认为:“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可以取代毅力,才干也不可以,怀才不遇者比比皆是,一事无成的天才很普遍;教育也不可以,世上充满了学无所用的人。只有毅力和决心无往而不胜。”

坚韧的毅力,是一成功人士共同看重并共同具有的重要素质。一般人恰恰相反,不重毅力,缺乏毅力,这是他们最大的悲哀。正像莎士比亚所说:“千万人的失败,都是失败在做事不彻底,往往做到离成功尚差一步就终止不做了。”大成者基本都是普通人,正是毅力使他们超越平凡,变得伟大!梁启超说得好:“毅之所至,圣之所至。”任何人只要有了毅力,就可超越一切凡人,就能成为圣人,就能获得圣人才能获得的伟大成就。

四、为强志工程大力投资


如果产生了对意志培养的强烈情感,意志培养就会十分有效。

人们都认为聪明是决定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因此,人们都非常热衷于开发自己的智力,为了把自己变得聪明一点而大力投入,甚至不惜买来大量补脑增智的营养液、保健液。然而,我们必须转变观念:聪明、智力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意志。

不管是科学家的实证研究,还是大量事实都告诉我们:个人要获得学业成功事业成功、人生成功,最关键的是必须拥有钢铁般的意志要培养钢铁般的意志,关键要不断克服困难,战胜失败。战胜困难、失败都是有很大难度的,都是要花代价的,都必须付出很大的心理支出才能够做到。如果没有为强志工程大力投入的思想准备和精神准备,不愿在不断克服困难的实际过程中长期进行磨练,就不能培养出坚强的意志。因此,我们特别强调:一定要为强志工程大力投入!

陶行知提倡进行“知情意合一”的教育,即整个心灵的教育。对强志工程大力投入,也必须从整个心灵着手,运用全部心灵能量认知、情感、意志三者的能量。即必须是有培养意志的正确认知,激发培养意志的强烈情感,同时引发培养意志的顽强意志甚同推进强志工程。知、情、意三者是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

一方面,认知、情感过程都要受意志的支配调控;另一方面,善于使用认知、情感之力,对激励意志、培养意志会产生很大的推动力。强志工程,必须充分发挥认知、情感、意志的强大效能。

首先,只有深刻地认识到培养意志的必要性、重要性和迫切性,才可能产生锻炼意志的强大决心、信心、恒心,才能够自觉自愿地为培养意志而大力投入。这是大力进行强志工程的关键和前提。

一个人对培养坚强意志的重要性认识越是深刻,情感就越是强烈而稳定,越是能下定决心和充满信心地去付诸行动。革命烈士由于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厚情感,使他们能够忍受敌人的严刑拷打、百般折磨,意志顽强地战斗到底。深沉、强烈的母爱,使母亲能够克服困难、含辛茹苦地照料孩子。如果产生了对意志培养的强烈情感,意志培养就会十分有效。

比如,当你面对重大困难,难以坚持意志行动时,可以动员想象去懂憬完成行动的美好结果,产生相应的情感,会增添你克服障碍、追求诱人前景的勇气。另一方面、深刻地认识租真切地想象不完成行动将招致的灾难性后果,引起相应的情感,也会增强你想方设法战胜困难的力量。意志的能量极其强大,而培养意志也要靠一定的意志。因为培养意志,必须克服困难,经受磨难,没有培养意志的意志,也是不行的。

因此,我们应当在认知、情感、意志三个方面对意志培养大力投入,从而建立对意志培养的强大决心和恒心,随时随地锻炼意志,并热衷于这种锻炼。

不仅个人要对强志工程大力投入,家庭、学校社会都应当为强志工程大力投入。多方面的力量共同来铸造钢铁般的意志,就会取得最理想的效果。家庭教育中父母应当把对孩子的意志培育放在第1位;学校教育也应设置意志课程、磨难课程,进行意志教育、磨难教育,千方百计地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意志;社会也应当大力倡导、支持和实施意志教育。

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我们应当比培养智力更为重视、更为投入地培养意志,应当拿出与培养智力一样的劲头进行意志培养。

阅读 20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