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法则的奥秘(中)

青春羽联
创建于2021-10-25
阅读 19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目录

一、因志•因材
二、通才•专才
三、有为•无为

一、因志•因材

“因材施教”是孔子教育智慧的精髓,原国家教委主任柳斌把它作为“素质教育的总法则”。对教育来说,要因材施教;对学习来说,则要因材为学。

    十个手指都不一般长,每一个人的才具、禀赋是大不一样的,我们要正视人与人的差异。如果根据自身固有的条件来进行学习,则能顺势成才、事半功倍。古语讲:“强自取柱,柔自取束。”如果违背先天条件,强者作束,柔者作柱,那只能都落个悲惨的结局。

今天,科学研究也证实了人的智能是多种多样的,有七类二十多种。每一个人,都有自身的优势智能、劣势智能,既有优势区,又有弱势区。如果不管优势智能、劣势智能之分,学习上就会走很多弯路。相反,因材为学,根据自己的优势智能、优势区域等客观情况选择学习的方向、内容,制定学习的规划、方案,情形就会理想得多。

很多中国教师到美国采访时,发现美国的中小学没有固定的班级概念,其教学既无统一的教材,也不硬性规定一个学生必须按部就班地一级一级向上升。而且,每门科目都根据所授内容的难易程度分为不同等级,学生可依据个人志趣选取不同班级。因此每个人都有与别人不同的课程表。


美国人承认每个人都不一样,有的人语言能力发展早,而有的人则可能抽象思维进步快,没理由固定在一个班级里。所以在美国一个学生同时听几个年级课程的现象非常多,他可能在上六年级数学的同时还在听八年级的物理和十年级的化学。根据自身之材来选择学习内容、学习进度,使所学的都是最适合自己的,自己最喜欢的,这样可以学得津津有味,效率很高。

因材为学,“材”不仅指先天的材料,而且是指后天、先天共同作用在现在表现出来的材料与潜质上。根据现在自身已经具有的实际条件来设计学习,这是成才的大方略。


    既要因材为学,又要因志为学。因材,是自身的客观系统;因志,则是自身的主观系统。主客观系统要和合。我们不是为学习而学习,学习要对准自己的志向和目标。不能实现志向的学习,没有什么价值。志向挂帅,才能确定好学什么,何时学,学到何种程度。中国古代的学习思想特别强调立志,朱熹说:“学者大要当先立志。”王阳明说:“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没有志向,学习就没有方向,学习就会陷入盲目。


    因志为学,“志”既指志向,又指志趣。在志向、志趣的引领下,学习就会变成自己的事,就会有内在的强大的推动力,就会轻而易举地做到勤学、乐学。

因志与因材和合,就是既要因材——根据自身资质而学;又要因志——根据自身志向而学。每一个人的资质不同,志向不同,需要就相应不同,所学内容理应不同。然而,学校丝毫不理会这些,任何人都必须学统一的学习内容,哪怕其中不少学习内容终身都难以用上。


毛泽东曾这样痛心地批评学校:“用一种划一的机械的教授法和管理法去戕贼人性,哪怕资性各不相同,高才低能,悟解回别,学校则全不管究这些,只晓得用同一样东西去灌给你吃。”这显然与因材施教背道而驰,与因志为学、因材为学背道而驰。

自身的本领修炼,就一定要考虑自身的“志”与“材”,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习的个性化,各取所需,各尽所能,各成大器,走好自己的路。

让每一个人都根据自身的“志”与“材”来开辟出一片自由驰骋的最易获得成就的学习天地吧! 

10:00

二、通才•专才

从古至今,博与专,通才与专才,都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究竟应当怎样处理通才与专才的关系呢?
    专才,有专才的优势。任何一个人,贡献给社会的都是他的专长、特长方面。往往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建筑在最特长的一点上。人的时间、精力非常有限,样样都想拿冠军,还不如把精力集中在一点,夺得“单项第一”。这样往往更为有利,更为可靠,更能给每个人成功提供可能性。“与其花许多时间和精力去掘许多口浅井,还不如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去掘一口深井。”

发展专长,就是给自己掘一口深井,它能咕咕咚咚冒出甘泉,总比许多半天不见水的浅井有价值。中国谚语说:“千招会不如一招绝。”外国谚语则说:“盲人的国度,独眼者称王。”本领有很多种,只要你在某一种上胜过所有的人,你就了不起,你就可以在这方面称王称霸。认识到发展专长有这么多的好处,也许你就说:那就做专才吧,何必做通才呢?

可是,如果只是个专才,便无法在今天的时代很好生存。教育上疾声呼唤通才教育、通识教育。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越来越呈高度综合化的趋势,再加上知识陈旧的加速,只专不博已经行不通了。


原复旦大学校长杨福家在解释复旦大学今后不再细分专业的主要理由时说:“今天,一个工程师知识的半衰期是5年,如果我们将一位大学生培养成专才,那么5年10年后他就将面临被淘汰的境地。”而且,今天的各个行业职业变换异常频繁,每个行业都有它的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一到衰退期,行业内大批人员都面临淘汰的命运。


据统计,美国人以前一生平均得变换2.5个职业,在今天这个日新月异的“十倍速”时代,每个人都不可能“从一而终”,新时代需要有“狡兔三窟”的应变本领。成为通才,就是作“狡兔三窟”的素质准备。通才的综合素质高,能够轻松地通达各个领域,转换领域非常容易,能够很快适应新的行业、新的职务。

科学上的创新,也不是只需要象牙塔尖似的专才,而需要拥有广博学识的通才。控制论创始人维纳认为:“在科学发展上可以得到最大收获的领域,是各种已经建立起来的部门之间的被人忽视的无人区。……到科学地图上的这些空白地区去做适当的查勘工作,只能由这样的一群科学家来担任,他们每人都是自己领域中的专家,但是每人对他的邻近的领域都有十分正确和熟练的知识。”


无人区、空白区,是最容易产生大成果、大创造的地方。要想成为无人区、空白区的征服者,就必须有通才的本领。

02:56

  通才与专才是什么关系呢?胡适有一段精辟的分析:“理想中的学者,既能博大,又能精深。精深的方面,是他的专门学问。博大的方面,是他的旁搜博览。博大要几乎无所不知,精深要几乎唯他独尊,无人所及。他用他的专门学问做中心,次及于直接相关的各种学问,次及于间接相关的各种学问,次及于不很相关的各种学问,次及于毫不相关的各种泛览。


这样的学者也有一比,比埃及的金字三角塔。那金字塔高480英尺,底边各边长760英尺。塔的最高度代表最精深的专门学问,从此点依次递减,代表那旁收博览的各种相关或不相关的学问。”要成大器,就要做“金字塔型结构”的人,做“丁字型结构”的人,博大与精深和合,通才与专才和合。

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对通才的认识。人们所理解的通才,就是维纳、胡适等大学者对通才的认识,仅仅限于在本专业之外多知道一些领域的东西。也就是说,学文的,要适当懂点理;学理的,应适当看点文。其实,这不过是对通才一个层面的认识。更深邃的理解是:通才,不是精通一切、通晓一切,而是要具有通达一切的才能。


换句话说,就是在一切本领、才能中,要特别重视那些能够“一通百通”的本领和才能。哪些是一通百通的本领呢?主要是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无论谁,无论你专攻何种领域,都必须善于学习、善于思维、善于创造。


以前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今应当说,“学好学思创,走遍天下都不怕。”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最为根本,最具通达性。要成为通才,就要特别在学、思、创上苦下功夫。一个学习高手、思维高手、创造高手,必定是一个了不起的通才。


    总之,只专不通不好;只通不专也不利。鲁迅先生有句名言:“博识家的话多浅,专门家的话多悖。”光是通,容易浅薄,不能精深;光是专,容易变得陕隘、局限,甚至发出令人可笑的悖论。因此,应“通”与“专”和合。当围绕专来下通的功夫,便能大大利于专;而与通合一的专,又会大大利于通。
    既是专才,又是通才,方能成为大才。

02:30

三、有为•无为


成功离不开有为,学习离不开有为。成为专才,要有为;成为通才,也要有为;专才与通才和合,更需要有为。然而,有为必须与无为和合。任何情况下,都应有所为,有所不为。

    汉代大儒董仲舒为了著书立说,“三年不窥园”。他的花园近在咫尺,三年中却没去过一次。他在玩乐上的无为,使他在著书立说上全力以赴、全心以赴地有为,终成一代鸿儒。

陈景润穿的袜子,常常颜色不同。人家问他为什么,他回答道:“那只袜子破了,我就换上这只。”他根本不在这类琐碎小事上花时间,而一般人则不然,把大量时间和精力花在“今天穿什么好呢”?这类琐事上。

爱因斯坦一件皮上衣穿了好多年,他有时不穿袜子,不结领带,他穿裤子有时既不绑皮带也不用吊带。一般人每天被许许多多微不足道的生活小事所奴役,在吃啊穿啊玩啊上“有为”得太多,防碍了我们该大大有为的方面。该无为的事,我们却太多地有为,侵占了最应有为的时间和精力,这就是普通人与成功者的重大差异。

人们常常津津乐道于许多伟人、巨人们的轶闻趣事。牛顿工作时把表当鸡蛋煮,安培上街时把马车当演算板,李四光把前来找她吃饭的女儿当成别人家的小孩儿……在某个时候的“傻”成了成功者的共同标志。他们在某个时候,自身的许多器官都完完全全丧失了功能,对外界的东西,看不到,听不到,感觉不到,对其他不相干的事物的判断力也全部消失。


就像同创集团总裁王荣之所说的那样——“任何人说话,即使打雷你都听不见,吃饭没吃饭,你不会有感觉。”一切功能全部歇工“无为”了,而一切的一切全都聚焦在他们当时“有为”的事上。


意大利著名音乐指挥家阿尔图罗•托斯卡尼尼80岁生日时,他儿子问:“爸爸,你认为你一生最重要的是什么?”托斯卡尼尼回答:“专心致志,全神贯注。在特定的时刻,不论他正在干什么事,不论是指挥一个乐队,还是剥一个橘子,正在做的这件事就是他的头等大事。”“正在做的这件事就是头等大事”,能使我们在做各种具体的事情上,高度有为与高度无为和合。

分析毛泽东青年时的成长历程,也能看出他在处理“有为”与“无为”的关系上十分高明。他在校时不修边幅,穿着破烂,常招人嘲笑。是他不重视自己的形象吗?不。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这方面花得多一些,那方面必然就少一些。因此,他为了确保在学习上高度有为,连朋友谈一点琐事都立刻与之断交。


在学习的内容上,也是如此。对于学校开设的各门课程,他敢于放弃那些他认为不需要的,并且是义无反顾地放弃。这种放弃不是为了玩乐,而是为了确保在他最需要学习的方面更好地有为。

06:50

抗战时期由北大、清华、南开组成的西南联大,创造了一个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奇迹。联大在极为困难的环境下,8年培养出的大批杰出人物,竟然比三校前10年、20年的总和还要多。奇迹的奥秘,不难找到。当时的师生,把教、学作为第一要务,全身心在教、学上有为,而其他方面就十二分的无为——既没有条件也没有闲工夫追求舒适的生活。


吴大猷回忆说:“那时,我有一条黄卡叽布裤子,膝盖上都补了像大膏药一样的补丁。虽然学校里有人穿得好一点,但无论谁穿什么,倒也没有人感到稀奇。”一切精力用于教、学,在教、学上高度有为,恐怕就是联大奇迹的奥秘。 

毛泽东在军事上取胜的大奥妙是:“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即集中六倍、五倍、四倍于敌,至少也是三倍于敌的兵力,选择较易的一点(不是两点),猛烈地攻击之,务期必克。得手后,迅速扩大战果……”他认为“这是战胜蒋介石进攻的主要方法。实行这种方法,就会胜利,违背这种方法,就会失败。”选较易的“一点”,不是两点,就是在一点上高度有为。


梁启超在读书方法上也如此,他说:“读一书,专取一个注意点;读第二遍,另换一个注意点。这是最粗的方法,其实亦是最好的方法。”某一遍只在某一点上高度有为,其他点完全无为,乃最好最高效的学习方法。

佛学浩繁,其精髓在于“得舍”二字,特别是“舍”一字。佛祖释迦牟尼就是“舍”的光辉榜样,他舍江山权势,舍娇妻爱子,舍锦衣玉食,舍别人唯恐得不到的东西,又深恐别人妨碍他舍弃,而悄悄离家出走,最后悟大道,成大才。佛法讲“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是很有道理的。


    舍弃=无为;大舍弃=大无为。中国古人称:“人不有所舍也,必无所成。”如果不舍弃某些东西,那么任何事情都无法成功。舍与得的关系就是“有为”与“无为”的关系。人既应有为,又要无为;既应善于进取,又要学会放弃。

“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放得下,才能拿得起。对次要的东西舍不得,丢不掉,放不开,在主要方面就难有收获。尼采说:“我对有的知识永远不想知道——智慧给认识也划清了界限。”有所不知,才能有所知;有所不学,才能有所学。不仅要有所学、有所不学,还要有所深学、有所浅学。而知与不知、学与不学、深学与浅学的标准,则应当根据自身的学习目的,根据你的志向来确定。一旦根据目的确定了该学什么和不该学什么,对于不该学的则应坚决抛开不管。

有为与无为是分层次的:某个时刻的“有为与无为和合”,就是指高度集中注意力,当时高度专心致志;某个阶段的“有为无为和合”,就是像董仲舒那样三年集中全力于一件大事上;整个人生的“有为无为和合”,则是像马克思那样。马克思的座右铭是“目标始终如一”,他终身为着一个大目标而奋斗,其他一切都不管不问,最终获得无比伟大的成就,这就是有为无为和合在整个人生的光辉体现。

为何有为与无为必须和合呢?根本原因在于人的时间与精力是一个常数,并且是一个很小的常数,它是极端有限的。一个人一生几十年,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睡眠,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吃饭、健身、玩乐、享受人生,还要劳动、工作、服务社会,实际可用于学习、锻造自己的时间太少太少。而学海无涯,学无止境。要以极为有限的时间应对无涯的学海的根本方略,就是有为与无为和合,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学有所不学。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啊!”不仅要成才、出名,而且要早成才、早出名。要早成才,那更要有所选择,有所放弃,更要掌握有为无为和合的奥秘,严格因志、因材地确定哪些该有为,哪些该无为,并且任何时候都能够集中精力、以十取一、目标始终如一。这不仅是早成才、早成大才的最明智的做法,而且是所有成才、成大才最明智的做法。

阅读 19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