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罗兴根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了一个好文件,《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文件鼓励企业实施弹性上下班、居家办公制度。这算是瞄准了年轻人生育的“痛点”。如果这项政策能落地,还真的可以为想生育的年轻人免除一大后顾之忧。
当然,现在年轻人生育的“前顾之忧”也是痛点,如高价彩礼、高房价、男女对立等等,毕竟只有先结婚才能生育啊!
打住!此话有漏洞,谁说不结婚就不能生育?但是,常态下绝大多数人还是先结婚后生育,如何让年轻人愿意结婚,轻松结婚当然也是一个大大的痛点。
前顾之忧暂且不表,先能解决一下后顾之忧也好啊。
众所周知,现在城市里的交通堵点往往出现在幼儿园和小学门口,甚至是中学门口。为什么会堵的原因也是众所周知的,接送孩子们上学放学呗。
放眼望去,接送孩子的主力军大多是爷爷奶奶,这又是为什么呢?众所周知,爸爸妈妈们忙呗,没有分身之术啊,996啊,哪有时间接送孩子啊。
这不,我家孙子今年上小小班,家里分配接送任务时,不用使眼色,不用递条子,也不用投票,光荣任务就毫无悬念地落实到了我的头上。
这又是为啥呢?因为孩子的爸爸下班18:18到家,妈妈下班18:08到家,奶奶如果坐单位班车19:08到家(时间当然不是这么精准,只是为了让你读得轻松一点而已,下同)。外公、外婆在外地,各有自己的事业。
爷爷虽然没有退休,但可以居家办公,可以随时保持上岗接送孙子。于是爷爷被列入责无旁贷、义不容辞的人选,接送孙子的人选不是爷爷还能是谁?你说,你说还能是谁?
你不愿说,奶奶可说了。奶奶说感谢高校提前落实了居家办公制度,不然我家谁去接送幼儿园小朋友还真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这就是痛点啊!有多少家庭有这样一位幸运的在高校上班的爷爷啊?
其实,许多单位是具备弹性上下班、居家办公的条件的,人说隔行如隔山,我还是以我最熟悉的教育系统为例来说道说道。
我个人坚定不移地相信如果政策允许,凭咱中国人的智慧,各地城乡中小学校一定能开辟出一条具有当地特色的中小学教师弹性上下班、居家办公的道路来的。
我在读小学时,上学路上能看到老师赤脚在地里锄地,上课铃响之前洗洗脚,穿上鞋走到教室上课,作息时间非常灵活,只要不耽误上课就行。
那个年代就是老师上课迟到了三五分钟,也不是什么大事,更没有教学事故一说。
我读初中时,班主任老师上课时把宝宝带到班上,让前排的女生抱着宝宝听课。班长喊起立,老师说坐下,就开始上课了。
当然,那位女同学享受可以免于起立的高级待遇。下课时,那位女生的光荣任务完成了,老师工作任务完成了,带孩子的任务也完成了,工作、生活两全其美。
现在孩子们卷得很,虽然卖火柴的小女孩找不到了,教室里抱小孩听课的小女孩也找不到了。但是弹性上下班制度想想办法还是可以落实到地的,只要不实行严格的“坐班”制度,办法总是有的。
但如果某个企业事业单位领导崇尚教条主义,实行严格的钉钉打卡制度,弹性上下班、居家办公就只能停留在字面上执行了。
我们小区同楼道里的那位圆圆脸的方奶奶已经退居二线,但他们单位实行严格的钉钉打卡制度,据说必须在单位附近0.618平方千米的黄金距离之内打卡才有效。
于是她不得不在单位等到十七点半以后打卡下班,指望她赶到幼儿园至少得十八点以后,家里人指望她接送孙子的奢望只能泡汤。
还是以教师为例,让教师在家备课、在家里批改作业有什么不可以的,给女教师开出一年产假和育儿假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有人说教师不够怎么办?可以给学校增加教师编制啊!大编、小编、辅编、临编都可以啊!发工资就行。既解决了大学生就业,又促进了社会稳定,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
有人说哪有那么多钱给增加的教师发工资啊?有专家说在我国目前每年57万亿的各项建设投资中,大约有20万亿是无效投资。既然是无效的投资,咱不投还不行吗?
你能想象出哪些人会说“不行”,也许这也是众所周知的吧?既然你知道就不用我说了。有的人的确不关心投资是否有效,只要对自己有好处就行。
把钱用在增加就业这一类对人民有益的事情上,人民肯定会支持啊,老百姓支持的事就是好事、实事啊!(也有例外,比如制定电动自行车国标的专家们似乎就坚决不想听骑车的人民的声音)
不是说好了要给人民做好事、做实事吗?粗算一下,把这笔钱拿出来发工资,可以增加2亿人的就业,并且这些人年薪可以达到十万。这2亿人再把工资用于消费,这消费不就拉动起来了吗?
当然,鼓励年轻人生育除了鼓励单位弹性上下班制度、完善生育休假制度之外,还可以通过建立生育补贴制度、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加大个税抵扣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加大对多子女家庭购房支持力度等等制度来一个组合拳。
此处不再赘述,再另题别论吧,打住,打住。
公元二零二四年十月二十九日于安徽芜湖
作者简介:罗兴根,安徽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