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诵读经典目的是用经典的智慧浸润心灵,修定开慧,福慧双增,相互鼓励,相互提携。阅读《论语》,是思想的启悟,但也会获得文学的享受;阅读《论语》需要思索,但也会受到情志的感动和激励。总之,与经典为友,与圣贤为伴,与时代同行,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感谢缘分,感恩遇见,秉着对中华经典的热爱之情,我们教师亲近孔子,诵读《论语》,成长自己,润泽生命。我今天分享的主题是《我也读〈论语〉》。
讲堂开启:赵永赶
我也读论语
想与大家交流几个问题:“你现在快乐吗?为何会感到不快乐?是否觉得干什么没兴趣,没激情?比之前比,感觉干的多,干着累?所做之事并非自己热爱的吗?与预期不一样?……”对于这些问题,你有何感想?自己的看法对我们的身心究竟有无益处?再者,当我们面对财富的诱惑、老人的赡养、自身的身体健康、孩子的教育等诸多问题而感到迷茫时,究竟谁能为我们答疑解惑?“半部《论语》可治天下,一句《论语》能治家”,上学期,学校专门为学生开设了国学社团课,由知名专家徐家俊老师亲自讲授《论语》。那时,我有幸聆听了几节课,而后又反复诵读这部经典之作,阅览了几位大家对《论语》的阐释,如朱熹、钱穆、南怀瑾等。每读一遍,在做人做事方面皆会有全新的感悟。我理解上面的诸多问题,实际就是“关系”问题: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己的关系,《论语》所倡导的儒家入世理念,正是这种直面人生的智慧。为此,我想与大家一起学习《论语》中经典的智慧,从“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中理解人生的真谛,从“学习”“立”“不惑”“天命”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学而实习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此三句乃《论语·学而篇第一》之开篇语。孔子于此向我们揭示了“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这三重快乐的境界。
首先,学习是快乐的吗?在现实生活里,学习往往被视作一件苦差事。那为什么又说学习是快乐的呢?我理解学习恰似登山,登山的过程是艰辛劳累,那登山的快乐究竟何在呢?快乐其实蕴含于爬山的整个过程之中:快乐在于起感那一刻,对美好旅程的向往,在于欣赏沿途风景,一边欣赏着美妙景致,一边体悟着累并快乐着的独特感受;快乐在于登山过程中同伴的相互激励,从而战胜困难的合作协同,也就是相互成就与尊重;是抵达山顶后的一览众山小,是战胜自我的成就感。不经历风雨,是不可能体会这种快乐的,只能是道听途说,看他人的照片。学习也是如此,让我们从动心起念开始,从学习《论语》开始。许多老师时常抱怨学生不爱学习,甚至自己的孩子也不例外。然而试想,倘若老师自身都不学习,那么学生以及自己的孩子又怎能学好呢?何尝我不也是一校的班主任吗?那么我有责任、有义务引领大家一同学习。
其次,学什么?“四教”:文、行、忠、信;“五常”:仁、义、礼、智、信;“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唯有凭借高超的学习力,方能习得渊博知识。通过学习《论语》,我们能够洞察事情本质,通晓人情世故,想清楚问题、弄明白道理,从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难题与困境,在成就自我的同时帮助他人。我们不应盲目地躺平或内卷,“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而学文。”
再者,怎么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此句出自《论语·子张》,做到博学、笃志、切问、近思,便可得仁。这既是对学习方法的深刻思考与总结,亦揭示了成就仁者的路径。正如电视剧《凡人歌》给予我们的启示,只有具备一技之长,方具核心竞争力。人生应以知、仁、勇三达德不断进行自我修养,如此,在生活和工作中自然不会困惑、忧虑、畏惧,也不会自我内耗。人生需有正确方向,才不会盲目乱冲。正所谓:“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做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人往往有渴望得到他人认可的自我需求,而孔子却指出,不必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只需担忧自己不了解别人。这种人生态度并非消极避世,而是一种积极的人生观,是反求诸己、推己及人精神的典型体现。例如建立信任,若双方皆期望对方“迈出第一步”,结果必然陷入犹豫观望的僵局。从自身开始,率先付出真诚、传递信任,信任的结果便不难实现。又如反思问题,若只是一味苛求他人,难免有推卸责任之嫌,若是主动检讨自身、体谅他人,反而更有利于化解冲突、破解难题。孔子倡导“君子求诸己”,旨在通过自我觉悟与主观努力,以实现内在修为的圆满,进而达成外在世界的和谐。
最后,学与习究竟是先后关系还是同时进行呢?
“夫学、问、思、辨,皆所以为学,未有学而不行者也”无论是学习、询问、思考还是分辨,目的都是为了学会并掌握知识,只学习而不实践是不可行的。朱熹曾言:“学,效也,觉也。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乃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也。”“学”即指学习知识,诸如课本上的公式、古诗、英语单词等等。我们自小就听闻“学海无涯苦作舟”,不付出汗水,又怎能收获成果呢?然而,学习并非枯燥无味之事。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设定学习计划,取得良好学习成果,会让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有趣。
接下来谈谈“习”。这个字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刻内涵,朱熹解释为“鸟数飞也”。“习”不仅指复习已学知识,更意味着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所以,“习”的过程也是成长的历程,能让我们将学到的东西内化为自身能力。那么,如何更好地进行“习”呢?其实很简单,就是多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而且,实践还能帮助我们发现自身不足之处,从而更好地提升自己。
学习具有三个关键特征:学习是一个过程而非结果;学习包含知识、信念、行为或态度的变化;学习并非老师对自己做了什么,而是自己做了什么。我们可以依据这三个关键特征来判断自己是否在学习。我们要进一步做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进行刻意练习,克服遗忘。
总的来说,“学”和“习”是中国人眼中学习的两个重要方面。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掌握知识,提升自我。所以,让我们一同努力学习吧!
作为教师的我们,不但要自我学习,对学生更要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在教导弟子时,要求他们先行反复思考,做为现代的教师的我们更应如此 。唯有经过自身深度思考,产生强烈的通达愿望之后,教与学才会发生,此时,才有可能做到融会贯通。“愤”指的是内心渴望通达却尚未实现的心理状态,“悱”则是口欲言却又难以表达的模样。若未达到这两种状态,即未处于“心求通”之时,就不一、学而实习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此三句乃《论语·学而篇第一》之开篇语。孔子于此向我们揭示了“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这三重快乐的境界。
首先,学习是快乐的吗?在现实生活里,学习往往被视作一件苦差事。那为什么又说学习是快乐的呢?我理解学习恰似登山,登山的过程是艰辛劳累,那登山的快乐究竟何在呢?快乐其实蕴含于爬山的整个过程之中:快乐在于起感那一刻,对美好旅程的向往,在于欣赏沿途风景,一边欣赏着美妙景致,一边体悟着累并快乐着的独特感受;快乐在于登山过程中同伴的相互激励,从而战胜困难的合作协同,也就是相互成就与尊重;是抵达山顶后的一览众山小,是战胜自我的成就感。不经历风雨,是不可能体会这种快乐的,只能是道听途说,看他人的照片。学习也是如此,让我们从动心起念开始,从学习《论语》开始。许多老师时常抱怨学生不爱学习,甚至自己的孩子也不例外。然而试想,倘若老师自身都不学习,那么学生以及自己的孩子又怎能学好呢?何尝我不也是一校的班主任吗?那么我有责任、有义务引领大家一同学习。
其次,学什么?“四教”:文、行、忠、信;“五常”:仁、义、礼、智、信;“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唯有凭借高超的学习力,方能习得渊博知识。通过学习《论语》,我们能够洞察事情本质,通晓人情世故,想清楚问题、弄明白道理,从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难题与困境,在成就自我的同时帮助他人。我们不应盲目地躺平或内卷,“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而学文。”
再者,怎么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此句出自《论语·子张》,做到博学、笃志、切问、近思,便可得仁。这既是对学习方法的深刻思考与总结,亦揭示了成就仁者的路径。正如电视剧《凡人歌》给予我们的启示,只有具备一技之长,方具核心竞争力。人生应以知、仁、勇三达德不断进行自我修养,如此,在生活和工作中自然不会困惑、忧虑、畏惧,也不会自我内耗。人生需有正确方向,才不会盲目乱冲。正所谓:“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做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人往往有渴望得到他人认可的自我需求,而孔子却指出,不必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只需担忧自己不了解别人。这种人生态度并非消极避世,而是一种积极的人生观,是反求诸己、推己及人精神的典型体现。例如建立信任,若双方皆期望对方“迈出第一步”,结果必然陷入犹豫观望的僵局。从自身开始,率先付出真诚、传递信任,信任的结果便不难实现。又如反思问题,若只是一味苛求他人,难免有推卸责任之嫌,若是主动检讨自身、体谅他人,反而更有利于化解冲突、破解难题。孔子倡导“君子求诸己”,旨在通过自我觉悟与主观努力,以实现内在修为的圆满,进而达成外在世界的和谐。
最后,学与习究竟是先后关系还是同时进行呢?
“夫学、问、思、辨,皆所以为学,未有学而不行者也”无论是学习、询问、思考还是分辨,目的都是为了学会并掌握知识,只学习而不实践是不可行的。朱熹曾言:“学,效也,觉也。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乃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也。”“学”即指学习知识,诸如课本上的公式、古诗、英语单词等等。我们自小就听闻“学海无涯苦作舟”,不付出汗水,又怎能收获成果呢?然而,学习并非枯燥无味之事。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设定学习计划,取得良好学习成果,会让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有趣。
接下来谈谈“习”。这个字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刻内涵,朱熹解释为“鸟数飞也”。“习”不仅指复习已学知识,更意味着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所以,“习”的过程也是成长的历程,能让我们将学到的东西内化为自身能力。那么,如何更好地进行“习”呢?其实很简单,就是多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而且,实践还能帮助我们发现自身不足之处,从而更好地提升自己。
学习具有三个关键特征:学习是一个过程而非结果;学习包含知识、信念、行为或态度的变化;学习并非老师对自己做了什么,而是自己做了什么。我们可以依据这三个关键特征来判断自己是否在学习。我们要进一步做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进行刻意练习,克服遗忘。
总的来说,“学”和“习”是中国人眼中学习的两个重要方面。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掌握知识,提升自我。所以,让我们一同努力学习吧!
作为教师的我们,不但要自我学习,对学生更要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在教导弟子时,要求他们先行反复思考,做为现代的教师的我们更应如此 。唯有经过自身深度思考,产生强烈的通达愿望之后,教与学才会发生,此时,才有可能做到融会贯通。“愤”指的是内心渴望通达却尚未实现的心理状态,“悱”则是口欲言却又难以表达的模样。若未达到这两种状态,即未处于“心求通”之时,就不应进行启发、开导、交流与沟通。倘若自己尚未深入思考便去向他人请教,那么对于知识和道理便无法牢固掌握,也就难以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只有当自己真正渴望学习,真正对想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思考,仅差一点便豁然开朗之际,此时老师的点拨才是最佳时机,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与学习相辅相成,二者缺一不可。深度思考,是指从身边的环境以及事态发展中进行抽象或具体的总结,进而形成自己的观点,而这些观点能够在实践中得到检验。深度思考会依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深入事实本身,迅速调整自己的想法,而非固执己见。
为何要用“悦”与“乐”?它们又有何不同?“悦”是内在的感受,“乐”是外在的表现,由内而外,如何真正达到“悦”呢?我首先想到“恬”字,其反义为“恬不知耻”,我想说的“恬”是恬淡虚无,即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二、立:立德、立功、立言。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经典话语出自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家张载的《横渠语录》,冯友兰先生将其称为“横渠四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也曾引用此语,强调“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立时代潮头、通古今变化、发思想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人总归要有一个梦想,要有一个坚实的理由。人生最大的遗憾并非你做不到,而是你不曾为自己渴望的生活去奋力拼搏。历史中有榜样,身边亦有榜样。那么,你想要成为怎样的人?成为怎样的教师呢?
(一)立德。立德做人是立功、立言的前提和基础,明代学者高攀龙曰:“吾立于天地间,只思量做好人,乃第一要义。”人生的一切成功,归根结底都是做人的成功,人生的一切失败归根结底都是做人的失败。人性的美好与道德的规范用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来体现。“人”作为社会中的独立个体,为了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应该拥有的五种最基本的品格和德行。君子不能满足于个人及家庭的幸福,对平民百姓亦负有不可推卸之责任。这种责任,孔子以一个字来表达,就是仁。“仁”:何解?为什么排首位?”为什么一部鲁史取名为《春秋》,也被后人称为仁义史呢?。“仁”:就是爱,慈悲善良,同情他人。五行对应是木,方向是东,四季是春,五脏是肝、胆。所谓“仁”,就是在上位的君子有责任建立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培育敦厚、纯朴的社会风气,使人人安居乐业,和睦幸福。为何“仁者不忧”?仁者爱人。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爱别人的人,别人也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尊敬他。彼此尊敬和爱护,又有何可忧?义:就是道义、义务、义气、忠义、责任。它对应的五行是金,对应的方向是西,对应的四季是秋,对应的五脏是肺。
(二)立功
再说“立功”。现在,这个词会因其平民化而显得生气勃勃。什么是“功”?现在可解释为每个人所从事的事业。企业家办好他的工厂,科学家取得科研的突破,工程师完成了某个项目,农民在自己的田地里获得丰收,学生把成绩搞得呱呱叫……,都和军人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一样,立下了功业。在人们完成自己的事业的过程中,确立了自己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价值,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从而对未来充满信心。“立功”从来就不是只有大人物才能做的事,而是平民百姓对社会的贡献。问题只是在于,做成的每一件事,不仅要利在当代,更要功在千秋,这个“功”方才立得起来。
(三)立言
三立之中,立德有如树干,立功有如花果,立言就如种子。树干粗壮,自然花果繁茂,良种孕育。立言就是文化的创立与传承。有了良好的文化的熏陶,才有温柔敦厚之美,才能培养出一代一代有德有才的人物。我们敬仰古人,不是追求他的名,不是羡慕他的位,而是学习他的为人,他的操守,并以此自励。
随着社会的进步,观念的更新,“立德立功立言”作为现代人为人处世的基本理念时其内涵发生了变化。过去的“立德”主要讲的是私德,个人的修养,现在要讲的首先应是公德。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是平等的,这种秩序和规范需要人们自觉去维护,这甚至包括遵守校规校纪、不随地吐痰、对所交往的人讲诚信、救死扶伤等等。很难想象一个没有社会公德的人会有很好的品行。这时候的立德,是社会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任何人都是不可回避的。真正无穷的力量是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每个人自觉或不自觉的“立德”,就将形成真正文明的社会环境。
三、不惑:
(一)四十不惑:指一个人到了四十岁,经历了许多,已经有自己的判断力了,不被表象所迷惑,能够明白事物的本质与道理,能够了解自己的优点与缺点(主要指价值判断即判断是非、善恶、好坏、美丑等)人到了四十就逐渐成熟,人成熟的四个过程:1、做好自己,也允许别人做自己,要换位思考。2、减少对别人的期待。3、没有痛苦就没有收获。4、减少依赖别人,超越自我。
(二)“惑”与识人。《论语》大量篇幅告诉我们看清君子与小人,最简单的方法“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诸如: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
(三)交友之道:
1、不知礼无以立,不知言无以知人。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基石,不了解礼仪就难以在社会中立足。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呼?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每日自我反省,忠诚待人,信守承诺。
3、慎言慎行。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 亦耻之。选择有益朋友,远离谄媚之友。
4、益损交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 损矣。远离损害友谊之人。
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年四十而见恶焉 ,其终也已。见到贤能之人要思考如何向他看齐,见到不贤之人要自我反省是否有同样问题。
四天命:
《论语》中的天命有两层含义的,第一层就是宿命的限制意义,就是我们说的“规律”,“规则”,自然之法,这是人必须接受和不能逾越的部分,也就是我们说的“红线与底线”,人人都应有自己的边界;第二层意义是道德的积极意义,这是人可以作为且应当积极作为的部分,“我”是一切问题的根源,爱是一切问题的答案。问题本身不是问题,如何应对问题才是问题。孔子教导我们要知天命、畏天命、乐天命。
第一,知天命的本质是自知,就是人不断通过知天命来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和自然、他人、内心的关系,知不可为和可为,知天道和人道。
第二,畏天命的本质是自制,是界限的不断明晰。畏天命来自于知天命,天不可能因为人更加自知而增添知识,人更加明智也不能限定终极的天。换句话说,人虽然能够不断提高认知能力,但人终究不能控制天,学会换位思考,知红线,守自己底线,行事不越别人的边界。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第三,乐天命的本质是自足,是淡然的无忧无惧。孔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黄帝内经》也告诉我们:“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从我们的常识也可知一个好人居床一周,无病也瘫;所以躺平的结果就是真的平躺了。
一个人痛苦的根源就是总想改变环境,却忘了这世上我们唯一改变的只有我们自己。你看到什么就会发生什么,你恐惧什么就会没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