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期中考试后,家长该如何正确引导孩子正视考试失利?

永靖县三峡中学
创建于10-30
阅读 355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生活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挑战,对于孩子们来说,考试成绩往往是最直接的情绪触发点。当孩子因为考试成绩不佳而哭泣、沮丧时,作为家长该如何正确引导他们正视失败,并从中找到成长的力量呢?

期中考试结束了,对孩子咱得“上点心”

       要说,对自己孩子的学习不上心,估计没有家长会承认,这里说的“上心”跟您平时理解的可不太一样,这里的"心”指的是家长要摆正心态,教育孩子拥有平常心、耐心和信心。

“荣辱不惊”的平常心      

‍      每次考完试,不少家长拿着试卷就质问孩子“你看人谁谁回回考第一,回回100分”,类似这种“台词”您肯定不陌生,或许还经常会挂在嘴边,这就是缺乏平常心的一种表现。平常心,就是既积极主动,要尽力而为,又顺其自然,不苛求事事完美。从容,淡定,不为外界所扰所困。既有争当第一名的积极,也有跑在最后一个的“勇敢”,还要有做观众的淡定。

      无需攀比,也无需计较。把成绩高低看淡一些,把对孩子的爱看重一些,眼光长远一些,就是平常心。有了平常心,家长孩子都可以正确面对成绩,云淡风轻。

 “诲人不倦”的耐心

      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成绩很敏感,高一分则喜,低一分则怒,类似“才考了这么点分?你怎么学的?”成为口头禅,每当孩子成绩不理想时就会冒出来,过分关注表面分数的得失,而忽略孩子学习过程的监控,不可取。缺乏长远的目标规划和具体的过程监控,这是有的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面对孩子的学习,家长一定要有耐心。         

       教育的真谛是对人的独特个性的宽容与尊重,所以家长需要学会管理孩子,去理解宽容,并且学会蹲下来,平等地尊重地对待孩子,而不是去管住孩子。家长对孩子的爱一定是耐心忍心和包容心组成的。

胸有成竹”的信心

       在学习过程中,信心支撑学生渡过一道一道难关;同理,信心也支撑家长面对孩子成绩的一道一道难题。心理学家认为,喜悦高兴情绪则是内在信心由不稳定到稳定状态的过渡性表现。所以面对孩子的成绩,家长得做好心理准备,百折不挠!信心,信心,信心,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没有信心,何谈成绩!      

‍       任何一个孩子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他们不是成人的缩小版,他们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错误是孩子成长的勋章。每个孩子都在犯错的不断跌撞中体味到生命的况味,寻找到生命的方向。所以家长对孩子要建立起足够的信心。

       当然,如果孩子期中成绩不是很理想,家长除了要有平常心、耐心和信心,更要有科学的方法来帮助孩子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家长到底要怎么做呢?

01.分析考试失利的原因

      尝试把注意力转移到查找考试考砸的原因上,客观分析是因为马虎大意,还是考试题目太难,或是平日学习不太认真,找到问题所在,想办法解决它。经过理性分析和转移思路,我们的心情会被平复,相信就能投入到新的学习生活中。

02.关注成长而非成绩  

       成绩有起有落,成长却是直线上扬的。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失意,否认了成长的价值。有时候偶尔考砸一次,有助于我们成长和进步。痛定思痛之后,我们学会了在逆境中前进,日后反而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03.制定学习计划   

       对试卷上的错题进行分析,找出自己在学习方面的薄弱环节。针对不足,制定一份简单实用的学习计划来提升学习成绩。这样做的好处在于,通过有力的行动来调动学习积极性,可让自己在短时间内迅速从过去的失败体验中抽离,把心力转移到当下,对于调整心态很有效。

       考试除了考孩子对知识的掌握,考察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意义就是对心理素质的考验。考试只是人生中的一个小小的节点,它并非衡量你们价值的唯一标准。每一次考试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无论成绩如何,都要以正确的心态去看待。

       成绩优异时,不要骄傲自满,要明白这是努力的回报,同时也要看到自己还有进步的空间。继续保持谦虚和进取的态度,不断挑战自我,追求更高的目标。

       成绩不理想时,也不要气馁沮丧。把它当作一次宝贵的经验教训,分析自己的不足之处,制定改进的计划。勇敢地面对挫折,相信自己有能力在下次考试中取得进步。

       考试的目的不是为了打败别人,而是为了超越自己。在学习的道路上,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坚持不懈地努力,一定会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加油,孩子们!

编辑:李明霞

初审:王有灿

复审:张    芳

终审:张小兰

阅读 355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