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非遗文化

‍勉县元墩镇九年制学校研学实践

汉中辅仁文化有限公司研学事业部
创建于2024-10-30
阅读 268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在城市的喧嚣与书本的墨香之外,有一场别样的成长之旅正等待着勉县元墩镇九年制学校的同学们去开启 —— 研学。它宛如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知识的另一扇大门,引领着同学们走出传统课堂的局限,步入一个充满未知与惊喜的广阔天地。在这片天地里,每一步探索都镌刻着求知的足迹,每一次发现都奏响了智慧的乐章,而每一位参与其中的学子,都如同熠熠生辉的星辰,在研学的旅程中绽放独特光芒。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次意义非凡的研学之旅,领略那些扣人心弦的精彩瞬间。

开营仪式

元墩镇九年制学校李安华校长致辞

辅仁文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伍敏讲话

元墩镇九年制学校八一班学生代表聂思语发言

教官团队宣誓

元墩镇九年制学校李安华校长授旗并宣布研学实践活动启动

出发啦

研学第一站:

‍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汉中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由主展馆、爱国主义教育广场、纪念碑、何挺颖烈士纪念广场共同组成。主展馆分为三大展区,其主要展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陕南苏区革命活动的部分实物和图片,汇集并保护了分散于各地的、濒临泯灭的革命历史文物,反映了川陕苏区革命活动的历史全貌。

参观展馆

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同学们参观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主展馆,了解到川陕革命根据地是1932年12月徐向前率领的红四方面军主力自鄂豫皖根据地战略转移,突破重围,自陕入川后在川陕边党组织和川东游击队配合下创建的,范围包括二十三个县政权,约六百万人口,红四方面军扩大到五个军,八万余人。

听着革命故事,看着老照片,大家无不动容,普遍认识到: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同时,为自己生在国旗下,长在春风里而自豪。

祭奠英烈

在何挺颖烈士纪念广场上,元墩镇九年制学校晏静茹老师为同学们讲解何挺颖生平事迹。

随着总指挥的介绍,参加祭奠英烈活动的全体同学脱帽默哀。小学部、初中部学生代表共同进行了献花篮仪式,最后由教官带领,全体学生在广场上庄严宣誓。


在感悟到何挺颖等革命烈士对英雄事迹后,研学学子由衷激荡起敬仰先贤,缅怀先烈的深厚感情,随后在英雄纪念碑下齐声合唱歌曲《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表达对于革命英雄的追思与钦佩之情。

通过开展祭奠英烈的爱国主义教育,回顾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追昔抚今,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环境和幸福生活,学习革命英烈,树立革命信仰,弘扬英烈精神,激发爱党爱国热情,凝聚奋进力量。

吃个午餐

研学第二站:

‍汉中藤编研学基地

什么是非遗?

它的全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历史长河中先辈智慧的凝结,

是需要传承才能留住的浓浓乡愁,

是融入生活才不会被遗忘的珍贵记忆。

是文化、是情怀、是热爱!

这一站,同学们化身小小传承人,

跟着老师了解国家级非遗项目,

和手艺人学习体验非遗技艺。

展馆及生产车间参观

基地讲解老师带领同学们参观基地展馆及生产车间,了解藤编的历史、藤编的发展以及藤条的类别和特点。同学们都积极的回答问题。

实践体验

同学们来到非遗实践体验区域,聆听手艺传承人的讲解后,开始制作藤编手工艺品。


闭营仪式

在闭营仪式的研学标兵颁奖环节,研学总指挥宣读获奖名单,学校领导为其颁发荣誉证书。在这一刻,他们成为了学习的榜样。

元墩镇九年制学校副校长马世杰做研学实践总结

总结与展望

研学之旅虽已暂告一段落,但它在同学们心中种下的种子却正在生根发芽。那些沿途收获的知识、结交的朋友、克服的困难,都已化作同学们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就像夜空中闪烁的繁星,虽各自独立却共同构成璀璨星空,同学们的研学经历也将融入他们的成长长河,成为推动他们不断前行的磅礴力量。无论未来身处何方,这段研学时光都将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激励同学们永不止步地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

阅读 268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