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正浓,在江苏盐城,安徽省“国培计划(2023)”名校园长培养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这一阶段的培训对于各位肩负教育重任的校园长而言,是一次知识与思想碰撞的盛宴,是提升办学理念与实践能力的重要契机。而今日的主题“办一所儿童友好的学校”,更是如同灯塔之光,指引着校长们在教育之路上探索前行的方向。
培训过程中,备受期待的授课专家李老师登场。她宛如一位智慧的引路人,针对如何建设儿童友好的学校这一关键问题,为校长们指点了崭新的方向。“风景如山——态度是第一能力”,李老师深刻阐释道,在建设儿童友好学校的征程中,教育者们积极向上、坚定不移的态度就如同巍峨的山脉,是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根基。这种态度是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是对待每一个孩子成长问题时的认真负责,它为学校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孩子。
“力出一孔——师者是第一力量”,强调了教师团队在教育过程中的核心作用。每一位教师都是学校教育力量的重要源泉,他们汇聚在一起,朝着同一个目标,即建设儿童友好学校而发力。教师们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有对儿童心理和成长需求的敏锐洞察力,以自身的智慧和爱心为孩子们撑起一片成长的蓝天。
“目标聚焦——课堂是第一阵地”,让校长们清晰地认识到,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在这里,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都应围绕儿童的发展精心设计。课堂氛围要活跃而有序,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充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感受学习的乐趣。
“路径明晰—课程是第一载体”,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路径。儿童友好的课程应具有综合性、趣味性和启发性。它不仅仅是知识的简单罗列,更应该是一个丰富多元的体系,涵盖文化知识、艺术修养、身心健康等多个方面,满足不同孩子的发展需求,为孩子们的成长铺设一条宽广而坚实的道路。
“行为定向——学生是第一作品”,这一观点提醒校长们,学校的一切教育行为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的成长上。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作品,他们的个性、潜力和发展都应得到尊重和呵护。学校的教育应该是个性化的,注重挖掘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
“资源成链——家校是第一关系”,突出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的两个重要环境,二者相互配合、资源共享、形成合力,才能为孩子创造更有利的成长条件。家校之间应建立起紧密的沟通机制,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点滴。
在培训期间,各校园长们围绕这些理念展开了充分的讨论。思想的火花在交流中碰撞,大家纷纷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分享经验、提出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这种互动让每一位校长都能从不同的角度审视自己的办学思路,收获更多宝贵的经验。
培训结束后,校长们感慨收获颇丰。他们带着满满的思考和感悟,踏上返程之路。在今后的工作中,他们将以此次培训为新的起点,不断学习、积极实践,努力将所学的理念融入到学校的日常管理和教育教学中,真正打造出一所所儿童友好的学校,为孩子们创造更加美好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