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宁携手,美美与共

czh🎶
创建于2024-10-29
阅读 322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记漳州市小学科学方绿珍名师工作室送培送教暨闽宁携手共研大思政视角下生命关怀教育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古语说的好“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10月28日,漳州市龙海区和宁夏海原县两地的小教人,相约闽宁空中,齐聚港尾中心小学,以网络直播的方式,开展漳州市小学科学方绿珍名师工作室送培送教暨“闽宁携手共研大思政教育主题下基于小学科学生命关怀教育实践”活动。共同探索小学科学中“基于生命科学教学和学习生命关怀”的策略,共同见证科学的魅力,感受科学的力量。

     参加本次现场活动的有:龙海区教育局陈昌安副书记,港尾中心小学陈连添校长,龙海区教师进修学校蔡国和副校长,龙海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连淑芳老师,龙海区小学科学名师发展工作室负责人林凯浩老师,港尾中心小学分管教学的江安财副校长,漳州市小学科学方绿珍名师工作室的部分成员、学员们,以及来自兄弟中心校和本中心的科学老师们约计五十人。同时还有在线上观摩的、远在千里之外的宁夏海原县的领导和老师们。大家怀揣着对基础教育的满怀热忱和对小学科学教育的孜孜探求,齐聚一堂,共同学习交流、研讨提升。

     本场活动由港尾中心小学教导主任李晓玲主持。开幕式上,龙海区教育局陈昌安副书记首先做重要讲话,他提到这场活动创新名师送教模式,对助推“大思政”教育理念在实践中扎实落地,对促进思政教育与科学学科教学的融合,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陈副书记希望龙海全区科学老师以此次科学教学研讨为契机,聚焦科学生命关怀教育,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并将所获运用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接着宁夏海原县教体局教工委赵建华副书记进行了发言,他强调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积极主动对接福建名校名师,开展深度合作学习交流,共同唱响教育教学主旋律,共同演绎好福建漳州市和中卫市海原县教育这份难得的“山海情”。最后由港尾中心小学陈连添校长发言,他感谢名师工作室的“传经送宝”,提出了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希望所有的参与者都能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积极参与,勇于提问,敢于创新并预祝本次“送教下乡”活动圆满成功!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两地领导殷殷寄语、满满期待,高度重视这种“互联网+教研”大背景下开展跨区域联合教学教研活动的模式,对形成资源互联互通、川山互补、优势互补,共同提高教研新格局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两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开幕式后,分别来自工作室和港尾中心小学的两节示范课和两场讲座先后登场。

      第一节课由来自港尾中心小学的蔡志华老师带来《生物的遗传》。本课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2单元的起始课,也是基础课。蔡老师以课标为指导,立足学生实际,重新整编教材,以问题为驱动,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未知,引导学生亲历一系列教师精心创设的学习情境,通过观察、比较、分类、课外实践调查、统计表、谈话、追问,以及交流和表达、归纳与概括等探究式、启发式和互动式教学策略,让学生初步理解生物的遗传。并于其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爱惜自己、尊重亲情和敬畏生命的情感。最后,蔡老师创设学以致用的情景,引导学生应用遗传规律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认识到遗传规律和DNA技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第二节课由工作室学员,来自华安县华丰中心小学的陈燕婷老师带来《生物的遗传》的拓展延伸课《令人惊奇的多样性》。教学中,陈老师通过设计两个活动:“了解拆弹鼠”和“拆弹鼠会感到害怕吗?”让学生在交流研讨中知道物种间感知和身体机能的多样性,学会尊重生物之间的差异,并使他们从中受到鼓舞,让学生产生和认识同理心,构建同理心模型。同时学会人与生物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形成对生命和环境的尊重,形成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责任感。

     第三节是杨志生老师带来《儿童立场的生命化科学课堂构建》的讲座,杨老师是工作室成员,来自长泰区岩溪中心小学。杨老师通过大量生活中的现象和具体案例,强调教师确立儿童立场是生命教育的基础。拥有儿童立场的学校教育有利于儿童获得生命的尊严;拥有儿童立场的学校教育有利于实现儿童的生命价值;拥有儿童立场的学校教育有利于儿童获得生命幸福。提出:教育因生命而存在,生命因教育而精彩。教育应该回到它的原点,即生命。生命的未特定性为教育提供了无限想象的空间。教育应该遵循生命的特征及生命本身的节律,在生命成长的过程中,启迪、开化、润泽和成全生命,这样的教育符合生命化教育的理念,也是生命视域下课堂教学的永恒追求和精神家园。

     最后由远赴宁夏海原县支教的工作室领衔人方绿珍老师带来讲座《基于小学科学教育提升生命关怀能力——预防校园欺凌》。强调生命是课堂教学的主题,只有呵护生命的课堂教学,才有生命的健康;只有投入生命的课堂教学,才有生命的质量;只有挑战生命的课堂教学,才有生命的智慧;只有尊重生命的课堂教学,才有生命的品质;只有激荡生命的课堂教学,才有生命的境界。方老师的讲座高屋建瓴,案例详实而又富有启思,对探索小学科学教育教学中“基于生命科学教学和学习生命关怀”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值得深入学习和研究。

     下午,我们继续相约闽宁空中,线上观摩在海原县第二小学报告厅举行的示范课《我们的身体》(海原二小马艳老师执教),漳州实小吴哲静老师带来的讲座《爱护动物课程的设计与教学》,以及由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行动亚州专项基金的刘晓雅教授带来的结合评课的讲座《从社会情感能力的培养谈校园欺凌的预防》。

     秋高气爽润人心,橙黄柿红正当时。在这充满收获喜悦的美好时光里,漳州市小学科学方绿珍名师工作室送培送教暨与宁夏海原县联合开展“大思政主题下的小学科学生命关怀”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圆满结束,但智慧之音还在我们的耳边回荡,思维的火花还跳跃在我们的眼前,留给我们的思索远未停止。“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我们“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初心。

     科学探索永无止境,科学教学实践的脚步永不停驻。让我们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不断碰撞出教学的火花,凝聚起育人的智慧,共同书写好教育的奋进之笔,共同谱写闽宁“山海情”的新篇章。


撰稿、图文编辑:蔡志华、张嫦蛾

            图片提供:张嫦蛾、苏燕凤

                    一审:李晓玲

                    二审:江安财

                    终审:陈连添

阅读 322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