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本课程】“绳”采飞扬——灵武市格林贝儿幼儿园大三班项目式活动案例

格林贝儿幼儿园
创建于2024-10-29
阅读 35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指南》中指出:我们应该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要引导幼儿对身边见事物及现象变化产生兴趣和探索欲望。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活动,最大限度的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健康领域明确指出:“大班幼儿能够连续跳绳”。

课程缘起

   升入大班后,幼儿在身体动作协调性方面都有所提高。于是我们增添了新的游戏材料-跳绳。新材料的出现引起了孩子们不同的反应,有的孩子兴奋的和小伙伴互相交流自己会跳,会跳多少,有的孩子则有点担心自己学不会跳绳……夹杂着各场猜想,一场关于绳子的探索之旅从这里开始了.

课程目标

科学:通过调查表,各种实验等活动,让孩子们了解绳子的制作过程、种类用途。

社会:通过开展寻找身边的绳子,让孩子们走出校园,去寻找生活中的绳子,创造了交往的机会,让幼儿去体会交往的乐趣。

健康:通过各种游戏,翻花绳,跳皮筋等,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知绳子的特性,了解绳子的多种玩法。

艺术:通过开展多种艺术活动,比如绳子抽画等,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培养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语言:通过阅读绘本内容,知道绳子在不同情境下的多种用途。能大胆想象并表达绳子的其他神奇用途,发展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课程脉络图
语言:“绳”秘莫测

调查表:跳绳现状调查

小朋友在讨论了跳绳后,我们就开始了跳绳大调查。你会跳绳吗?跳绳中遇到什么困难呢?请看一看孩子们的调查结果吧!

语言讨论:遇到的困难

画一画:遇到的困难

讨论完以后,孩子们通过绘画表征出来遇到的困难
社会:寻找身边的绳子

绘本:神奇的绳子

孩子们在绘本故事《神奇的绳子》中,了解了绳子的多种用途。

教师有话说:

《指南》指出: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应通过多种活动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语言的内容,增强理解和表达能力。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用机械记忆和强化训练的方式让幼儿过早识字不符合其学习特点和接受能力。在这次活动中,我们通过阅读绘本故事,了解绳子的多种用途,讨论跳绳的困难等环节,鼓励小朋友们主动发言,去表达自己心中的疑问,给幼儿提供了一个互相倾听和交谈的机会,和幼儿一起谈论他感兴趣的话题,让幼儿愿意与他人讨论问题,敢在众人面前说话。老师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老师、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通过语言获取信息,幼儿的学习逐步超越个体的直接感知。

科学:绳子的秘密

科学:绳子的由来

古代的人们会用草或者细小的绞合搓捻成绳子。人们用它捆野兽、缚牢茅草屋、做腰带、测量事物……再后来,出现了“结绳记事”,用绳子结出大小的疙瘩记录事件,这是文字诞生前,人们的记事方式。到现如今,绳子应用广泛,不可或缺。

00:35

教学:绳子的种类

棉绳、麻绳、头绳、跳绳、鞋带、毛线……哦,原来生活中到处充满了奇妙而有用的绳子!

“绳子”真是无处不在。

实验:纸杯传声

神奇的绳子还会传播声音呢,让我们一起来做一做传声筒吧!用一次性纸杯、绳子自己动手制作传声筒,做好后和好朋友一起打电话玩一玩,真开心!
实验:纸杯传声

教师有话说

《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教师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在这个环节,我们通过教学,实验纸杯传声活动,让孩子们去了解绳子的特点,激发孩子对绳子的好奇心,教师和家长同幼儿一起发现,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幼儿在对绳子的探究过程中,不仅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发展形象思维,而且初步尝试判断,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为其它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艺术:出“绳”入画

艺术:绳子贴画

孩子们大显身手,画的画,剪的剪,贴的贴,共同做出了很多精彩的作品。

绘画:绳子抽画
蘸上颜料,盖上白纸,一拉,太神奇啦!
教师有话说

 《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在这个活动环节,我们通过绳子粘贴画,绳子抽画等活动,让孩子们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为幼儿提供丰富的便于幼儿取放的材料、工具或物品,支持幼儿进行自主绘画、手工等艺术活动。幼儿独特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

健康:与绳游戏

游戏:翻花绳

小绳子,真神奇,

来和手指做游戏,

食指食指来帮忙,

钻个洞洞转个圈,

小拇指弯弯腰,

抬起头来翻花绳。

哇!绳子随着小手的翻动变出了各种花样,绳子一会变成了降落伞,一会变成了过山梯.……一时间班内掀起了翻花绳的热潮,有的小朋友很快就掌握了方法,并当起了 “小老师”,去帮助还没有学会的小朋友。
游戏:两人三足

小朋友们通过“两人三足”活动,让幼儿进行自主选择,使不同能力的幼儿在自己原有水平上得到进一步提高,从而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

游戏:穿越火线

幼儿在参与中提高了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平衡能力以及空间感知能力。在穿越各种障碍物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身体姿势和动作,以适应不同的障碍和场景,同时,也可以培养参与者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小组成员需要相互协作、互相帮助,共同完成穿越任务。

健康:花样跳绳

孩子们学会基础的跳绳以后,开始提升难度了……于是,他们开始尝试花样跳绳了……

孩子们一遍一遍尝试着、努力着,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与练习,孩子们的跳绳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很多不会跳绳的孩子也学会了跳绳,我们还进行了一场跳绳比赛,孩子们很有成就感。

教师有话说:

《指南》指出: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它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我们开展了多种游戏活动,比如花样跳绳,跳绳比赛等活动,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体验到户外跳绳活动的乐趣,同时保证幼儿的活动时间,锻炼幼儿动手和协调的能力,激发幼儿参加户外运动活动的兴趣,养成好的习惯。

课程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教师仅仅作为支持者追随着幼儿的探索,给幼儿充足的时间去尝试。幼儿主导着活动的方向,他们自发、投入、认真,通过同伴合作交流与讨论,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遇到困难不气馁,制定跳绳目标和练习计划,不断坚持,在挑战中提升自己。不仅有效地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而且培养了幼儿“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政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孩子们从起初的不爱跳绳——尝试跳绳——会跳绳——喜欢跳绳,在此过程中,孩子们不断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跳绳的方法和多种玩法,通过同伴对比、视频学习等兴趣的激发,大部分孩子都开始认真对待跳绳这项运动,每个孩子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阅读 35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