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起源
《指南》中提出“我们要和幼儿一起发现并分享周围新奇、有趣的事物和现象,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所以在本次课程故事行径中,我们紧紧围绕着孩子的角度,秉承同孩子一起“动手动脚”进行此次班级活动。孩子们从“寻”出发,进行了初探、再探的实地研学。
课程目标
1.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中石头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通过实地研学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和观察石头的特性。
2.利用石头作为自然材料,开展石头绘画和造型创作活动,培养幼儿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3.通过石头小路游戏,促进幼儿身体协调性和运动能力的发展。
寻石之旅
石头大搜寻
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育的基地,我们应该带幼儿走到外面,让幼儿在与大自然、大社会的接触中尽情地看看、听听、摸摸、想想、做做,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渴望主动发现,主动探究的心理,让幼儿获取最真实的感受。于是,我们开展了一个“寻石记”的活动。·孩子们在校门口,公园里,家里搜索发现着各种各样的石头。
认识石头
石头说:我们是个大家族,总共有17个分类,有的是由泥土变成的,有的是由火山喷发的岩浆形成的,还有的是从天上落下的陨石,坚硬的固体物质都可以称为石头。
石头的作用
石头的话题成了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谈话内容。于是,我们在电脑里搜集,通过图片、视频的方式了解更多石头的用途。
石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山川上、土壤里、江河、湖泊等到处都是石头的身影,不同环境里的石头用途也不一样,它们在各自的环境中发挥着独有功用。
科学实验:有趣的沉与浮
实验准备:
大块石头,小块石头,雪花片,乒乓球,毛毛球,一盆清水。
实验过程:
老师:“小朋友们一起来猜一猜,把这些物品放到水里哪些会沉到底下,哪些会浮起来呢?”
淑涵:“我猜大石头会沉下去,小石头会飘上来。”
一硕:“乒乓球肯定会飘上来。”
糖糖:“雪花片可能会沉下去。”
肖帅:“毛毛球会飘上来吧。”
老师:“那让我们一起来验证验证吧。”
实验小发现:
1.塑料制品大多能浮在水上
2.木制品也可以浮在水上;
3.铁制品不能浮在水上;
4.石料制品不能浮在水上;
5.纸制品可以浮在水上;
科学小原理:原来像石头这样沉入水底的现象叫做沉,像海洋球、雪花片一样漂在水面上的现象叫做浮!
石头大玩家
石头垒高
没有孩子不喜欢“垒高高”游戏吧,用积木垒高高,用牛奶盒垒高高,用石头垒高高,看似简单的游戏,也有无限挑战~
我的造型
孩子们提议,我们可以用石头玩点不一样的,说着一个小朋友躺在了地上摆起了“大”字形,让其他小朋友在他的身体旁边摆起了石头,石头很快摆好了,小朋友小心翼翼的起来,一个非常完美的“大”字形吸引了很多小朋友都想用石头来摆一摆自己的造型。
石头小路
孩子们说公园的小路是石头铺成的,我们也可以用石头在教室铺一条石头路,于是孩子们开始行动把搜集到的石头摆成了一条石头小路,大家轮流走着石头小路。石头小路不仅锻炼了幼儿的平衡能力也对幼儿的触觉有一定影响。
石头大变妆
孩子们挑选了自己喜欢的石头,先清洗石头,晾干后用丙烯彩笔、或者彩泥、或者毛线🧶,做出自己喜欢的图案了。
石头的故事
我和石头的故事
小朋友们在各种地方搜集到了不一样的石头,每个小朋友寻找自己最喜欢的石头,用口述日记和美术的方式记录“我和石头的故事”。
石头的故事
最后给孩子们讲了有关石头的故事。一颗小小的石头,给孩子们无限大的想象空间,故事讲的是一块神奇的小石头它不停地转身,变幻着角度、变化着不同的颜色,同时变成各种各样不同的物品。简单的文字配合简洁镂空的创意画面,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充分调动了幼儿阅读与表达的欲望。
《指南》所提倡的,利用自然材料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通过石头这一低结构材料,孩子们得以自由表达和探索,无论是通过绘画装饰还是构建游戏,都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创新思维。面对挑战时,孩子们展现出的积极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在社交互动和团队合作方面的进步。
我们将继续鼓励孩子们在自然探索中学习,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