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教学研讨活动

李莉名师工作室
创建于2024-10-29
阅读 89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数”学路漫漫 “研”途皆风景                   
学无止境,“研”亦无境。学习是最美的遇见,成长是最美的风景。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加强数学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水平的提高,2024年10月23日,在南益小学举行了浙江路小学教育集团数学教学研讨活动。王德鹏主任、南益小学的李莉副校长、浙江路小学的胡春芳副校长、新北一小的邢承杰副校长、浙小集团数学教师及李莉名师工作室成员参加了本次活动。
       
     浙江路小学高志爽老师执教了《角的大小》一课,通过情景出示手表、学校钟表以及天津东站广场世纪钟中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引发学生的争论导入,让学生猜一猜什么决定了角的大小。提出猜想,后期进行验证,首先通过折纸小游戏,总结出比较角大小的三种方法,观察法、重叠法和找标准。利用这些方法开展对课前提出猜想的验证,学生利用手中的吸管、活动角、大小相等但边长不等的两个角等等学具进行验证,得出结论: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度无关。课堂使学生在充分动手活动中,自己发现总结出结论,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注重了学为中心的学习导向。
     新北一小的方舒娅老师执教的《倍的认识》一课,结合小兔子拔萝卜的具体情境学习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比一比,摆一摆、圈一圈、画一画的具体的数学活动,加深了学生对“倍”的认识。方老师通过耳听、手动、眼看、口述等多种形式加深了学生对“倍”的理解,开放性的练习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促使学生从发散思维中寻找规律,使学生的思维水平进入更高的层次。
      
      两节课后,两位上课老师分别对本节课的教学设想和教学反思进行了阐述。之后指导老师分别对两节课的磨课过程和本课的设计思路进行了交流。两位老师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真正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在现实素材中,在自主探究中,在讨论交流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之后,前来听课的老师及李莉工作室成员对两节课进行了评课交流。老师们赞扬了两位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致力于培养学生成为课堂小主人。肯定了两位教师勇于创新传统课堂,敢于实践,以学生为中心,努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接着王德鹏主任高度的肯定了两位老师的课,王主任赞扬了两位老师的课堂不仅教给了学生知识,更给了学生思维和方法,是现在数学思维的角度进行教学的,使得数学核心素养得以落实。又从两位教师的教学思路、本节课所涉及的知识点、如何突破重难点以及如何落实核心素养等方面进行了耐心细致的点评和指导。最后浙江路小学的胡春芳副校长和南益小学的李莉副校长对两位上课老师的积极参与给出了肯定和鼓励。

  日日精进,则无有不成;久久为之,遂未来可期。此次集团校中心组交流活动的开展既加强多校之间的联系,又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本次活动给了教师和学生更大的平台,也实现了集团校活动的迭代更新。

                                         撰稿:张雅丽

                                             初审:石 鹏

 复审:杜维静

终审:李 莉

                                
阅读 89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