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最美的遇见,成长是最美的风景。教研活动是老师最好的成长平台之一。
为帮助一线教师准确把握《 2022 版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理念,推广省级规划课题关于“单元整体教学”部分科研成果,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专业引领、示范辐射作用。2024年10 月 29 日上午,林尤雄名师工作室来到我校开展五年级单元整体教学成果展示交流活动。
文昌市清澜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员裴亚楠老师介绍活动内容及参与人员:
文昌市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小学教研室副主任、林尤雄名师工作室导师——黄艳。
林尤雄名师工作室导师、省级学科带头人、文昌市第三小学语文组长符丹汝老师。
林尤雄名师工作室导师、清华附中文昌学校校长助理吴巧老师和邢国红老师。
文昌市清澜中心小学蔡用杨校长和许环庄副校长。
清澜中心小学、东郊中心小学、会文中心小学、重兴中心小学的各位语文教师。
本次教研活动授课教师:
文昌市会文中心小学副校长陈燕老师。
文昌市会文中心小学教研员韦晓良老师。
《慈母情深》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选自著名作家梁晓声的小说《母亲》片段,是一篇歌颂母亲的美文。
韦晓良老师和陈燕老师在执教这一课时,都从单元导读“注重体会场景和细节描写蕴含的感情”入手,紧扣单元训练重点,把握课文的主旨。
《慈母情深》课堂教学
韦晓良老师教授《慈母情深》第一课时,紧扣单元主题,以一首孟郊的《游子吟》,引出孩子们深藏内心的对母亲的感恩与爱,点明了本堂课的学习主题——慈母情深深几许。
韦老师在攻克字词、疏通文章脉络、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循循善诱,与学生共同梳理课文的四个场景:初进厂房、寻找母亲、向母亲要钱、母亲塞给“我”钱。
韦老师在授课时从整体入手,抓住四个场景,从关键句、关键词中,让学生不断发现、感悟,层层深入,以情感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代讲,边读边想象课文中的场景,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深切体会慈母深情。
陈燕老师教授《慈母情深》第二课时。陈老师的语言充满感情,能够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与学生入情入境,以情生情,以情促知。
陈老师引导学生体会三个“我的母亲”,感受母亲的辛劳,疲惫,含辛茹苦,接下来又引导学生紧紧抓住四个“立刻又”,体会母亲为了工作忙碌而又急促的身影。陈老师在授课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结合四个场景,找出令自己感动的语句,并交流感受,在学习中学生既掌握了反复的写作方法的运用,又真切的感受到了母亲对儿子无私而又伟大的爱。
陈老师根据本文特点,结合新课程理念,注重以人为本,以读为本,尊重“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教学中把阅读、感悟、表达感受的时间留给学生。由扶到放,锻炼了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课堂上,陈老师结合课后习题的小练笔,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学习课文的细节、反复等描写方法,用文字表达自己对父母深深的爱,做到了讲练结合,让学生从文本走入生活。
《慈母情深》课后点评
首先,由韦晓良老师和陈燕老师分别讲述自己的备课和授课思路,进行教学反思。
接着,听课老师各抒己见,针对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点评。
吴巧老师首先对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表示了赞扬与肯定,评价其教学设计思路清晰,课堂教学中有任务,有要求,且学习要求明确。第二课时的教学也能做到由扶到放,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能做到讲练结合,围绕讲的内容进行训练。
同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建议,如第一课时应介绍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在梳理课文的场景之前,可以先点明“场景”的概念;因为这篇课文以情感抒发为主,所以也可以借助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自由交流,充分发表自己的感受,将自己的生活与文本进行连接。
邢国红老师表示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都体现了构建单元整体的教学思路,对两位老师的教学给予了高度的赞许。
邢老师认为韦晓良老师的课堂能做到朗读有指导、书写有示范、理解有对比,能够引导学生层层深入理解课文。邢老师也指出课前互动是为整堂课做铺垫,要慎重地选择方法。
陈燕老师的课堂有梯度、有培养、有鼓励,对于学生的场景的学习由扶到放,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同时也点明了这篇课文的重点在于体会作者表达的慈母情深,需要注重以读促讲,搭建学生与作者的心灵的沟通桥梁。
黄艳主任表示两位老师的课堂内容衔接恰当,课前导入紧扣单元主题,课前准备充足,值得肯定。
黄艳主任在评课时也就这篇课文的写作特点提出,老师们在备课时应该注意“场景”和“画面”的概念区分。黄主任指出“场景”不是单一的画面,它的范围更广,包含了自然环境、人物描写等方面,是人、事、物三者之间的互动,具有时间的连续性。画面是静止的,场景是动态的,画面是单一的,场景是复杂的。
最后,黄主任结合两位老师的课堂表现,以及几位评课老师的建议,总结教师在教授《慈母情深》一课时的注意事项。教师授课时需要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写作背景和内容,体会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和作者家境的贫寒,抓住文章的细节描写,以读促悟,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母亲对孩子浓浓的爱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感恩和爱。
要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后习题要求,完成小练笔。
“小学高年级语文连贯实践活动设计策略”专题讲座
符丹汝老师开展“小学高年级语文连贯实践活动设计策略”专题讲座,以三方面为主题:
一、概念导向:设计统整主题单元的学习任务组;
二、关联要素:设计梯度递进的连贯实践任务;
三、定位任务群,设计培养类文体学习能力的任务群。
符老师以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革命岁月”为例,同时结合韦晓良老师和陈燕老师的《慈母情深》教学实录,点明由课文教学迁移到学生的习作运用的要点。首先要引导学生明确单元学习后要达成的能力目标,在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课后再鼓励学生尝试运用课文的写作方法,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书面训练。
新课标强调了语文学习的情境性和实践性。符老师提醒各位老师要做到单元整体教学,需在授课过程中通过朗读、思考、交流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感知和理解内容,这样才能落实人文主题,才能进一步探讨“写”。
活动的最后,语文教研员裴亚楠老师为本次交流活动做了总结,对到场的老师们表示了感谢。
“他人的指导犹如解锁新知的钥匙,引领我们踏入认知的新境界。”在这次公开课的教学研讨活动中,老师们认真学习名师课堂的优秀之处,并积极探讨,深入反思,充分吸收本次教研活动的经验,致力于提升自我的教学能力,为未来的教育征途打下坚实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