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二班杨莉10月课程故事——好玩的降落伞

杨莉
创建于2024-10-29
阅读 27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

    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实践和动手能力。通过观察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激发幼儿对于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观察的习惯和向外界探索的精神,通过进行手工制作和实验活动,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增加他们对于科学实践的体验和理解。

    在主题活动《降落伞》和《制作小小降落伞》中,孩子们通过图片、视频、教师讲解等对降落伞外形进行了整体观察,对降落伞的使用的原理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通过实际操作进行降落伞的制作和玩耍,增强了孩子对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

    请幼儿观察图片并回答。

师:“降落伞看起来像什么?”

小覃:“它好像一朵会飞的蘑菇。”

天天:“它就是一把伞。”

师总结:“降落伞主要组成部分有伞衣、引导伞、伞绳、背带系统、开伞部件和伞包等...”

师:“你在视频中观察到了什么?”

涵涵:“有两个人飞起来了,他们有降落伞。”

师:“降落伞为什么可以飞起来?”

苗苗:“因为有绳子把它的伞面拉起来”

大美:“它的伞面很大,可以把人拉起来。”

师:“那你们觉得降落伞飞起来需要什么?”

糖果:“我觉得需要风,刚刚那两个人从飞机上跳下来的时候风很大。”

师:“那你觉得风是怎么帮助降落伞的?”

妞妞:“伞打开的时候风吹进去了。然后就飞起来了”

师:“降落伞的原理是利用空气阻力来减缓下降速度。当人或物体从高空下降时,打开降落伞,伞面会与空气发生冲击,产生阻力,这个阻力大于或等于下降物体的重力,从而使得下降速度减小到人体可以承受的水平。”

    小朋友们在制作降落伞和玩耍降落伞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老师,我的伞绳应该怎么对齐呢?”

    孩子们拿着降落伞外出玩耍时......

翰林:“老师我的降落伞一下子就掉下去了,飞不起来。”

恬恬:“我的降落伞也是。”

    在和中一班的小朋友们对比后发现我们班制作的降落伞使用的彩泥太大了,进行调整后再次玩耍起来就顺畅多了。

00:12
00:29

    中班幼儿能够在科学领域中培养出自己对于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掌握一些基本科学知识和概念,培养出观察、实验、团队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和素养。

  反思:

    在这个课程中,我们也发现孩子们对于科学类的活动兴趣非常浓厚,在探索的环节非常活跃,玩耍时也非常开心,能自己积极探索,并能及时发现问题。

    但在自己动手的制作时发现孩子们自己操作的能力不够强,能力强弱呈现两极分化。在材料的准备上,透明胶带的使用是第一次,孩子们对胶带的粘性认识不深,所以在制作的过程中出现贴错和贴不稳的现象。

阅读 27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