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硕果累累。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班主任队伍的综合素养和育人水平,发掘区域优秀中学班主任。依据《2024年度昌平区中学班主任全员培训方案》,10月29日,德育教研室组织开展以“教育家精神视角下的德育实践创新研究”为主题的中学班主任全员培训活动,特别邀请北京教育学院副研究员刘胡权博士担任专家指导,全区近800名班主任线上、线下参加。活动由中学德育教研员王沥主持。
在今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教育强国建设的“六力”理念,为新时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此背景下,如何创新德育实践,培育出具备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成为了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教育家精神,其深厚的教育情怀、卓越的教育智慧以及坚定不移的教育信念,为我们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专家精彩讲座启迪智慧
刘博士从教育家精神的角度出发,以“何谓研究?”为引子,深度剖析了教师在德育研究中的定位与作用、教师如何成长为研究者、教师在德育实践中的心理特征及其影响,以及德育研究对教师个人与专业发展的积极效应,从而引领大家共同探索德育实践的创新之道与策略选择。
随后,从三个维度——知识贡献、有力的论证、以及恰当的选题,并结合丰富的案例,向老师阐述了为什么要做研究,以及研究的重要性。
接着,刘博士指导老师们从多个渠道寻找研究问题,包括重要的政策文本、现实热点问题、普遍性的现实问题、期刊的选题指南、各级各类课题规划指南以及经典的理论问题等。他详细讲解了选题的途径和策略,并强调如何将一个“问题”提炼并转化为一个明确的“课题”,实现了从发现问题到确立研究课题的跨越。
最后,刘博士为老师们提供了全面的指导,涵盖了常见德育论文的类型、撰写德育论文时容易陷入的误区,并深入分析了几种无法成为有效德育研究论文的方案。他还分享了标题拟定的宝贵经验,并总结了撰写优秀德育论文的特点,即“六有”“六性”以及“六思维”。
学员专心聆听收获颇丰
通过刘老师的讲述,我对“问题”一词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对于在一线教育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究竟哪些是有价值的且有途径解决的真问题有了进一步的明晰。对于教育研究,我们要努力做到追踪热点、重视弱点、发挥特点、抓住小点、攻克难点、开放盲点,抓取有时代性、有现实性、有独特性、有深刻性、有突破性的问题展开我们的研究论述。同时,研究的生成不同于文学的写作,不依赖于灵感迸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教育研究需要我们注重在一线教学中的素材积累和理论学习,依靠理论将现实中发现的点状问题串联成有体系、有逻辑的研究。在这短短两个小时的教研活动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每一项研究背后的系统性、严密性,其中研究者的呕心沥血可想而知。我愿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向成为一名优秀班主任不断修炼学习。
——北师大二附中未来科学城 纪智颖
通过培训,我明确了德育论文和案例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对教育工作的总结,更是提升自我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了解到撰写时要注重真实性、典型性和创新性,从实际的德育工作中挖掘素材。同时,要以清晰的结构、生动的语言来阐述观点和故事。此次培训为班主任工作指明了方向,进一步将实践理论化,系统的指导如何撰写高质量的德育论文和案例。
——小汤山中学 刘斌
此次学习对我而言,犹如一场洗礼式成长!作为一名初涉班主任岗位的新手,面对繁杂的工作细节,如何在诸多任务中寻求平衡,坚持不懈地贯彻立德树人的理念,深入探索教育教学研究,成为我当前面临的挑战和努力的方向。正如胡博士在今日讲座中所言,教育教学工作中“处处留心皆学问”,秉承教育家精神,细致开展德育工作,在实践班主任职责中,倾心服务于学生成长,不断探索以引领专业进步,并将教育研究推向深入,虽知路漫漫其修远兮,但吾辈将上下而求索!
——昌平区亭自庄学校 覃微
通过刘老师的讲解,我深刻体会到教育家精神不仅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更是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体现。他结合具体案例,生动展现了如何在日常教学中融入这种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此次培训让我认识到,作为班主任,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传承和发扬教育家精神,勇于在教育实践中尝试新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多可能性。感谢刘老师的悉心指导,我将把所学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
——昌平一中中滩校区 朱巧钰
通过这次培训,我深刻认识到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班主任带班育人方略具有方向性、计划性、系统性和集体性的特点。班主任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引路人。我们要用爱心和智慧去引导学生,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同时,班主任自身也要不断学习和提升,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总之,这次培训不仅提升了我的专业素养,还让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把所学应用到实践中,为学生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北京十一未来城学校 杨雍青
本次培训活动,不仅为昌平区的班主任们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更激发了他们在德育工作中的创新思维与实践热情,为区域教育水平的持续提升注入了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