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季节的推进和气温的变化,结合我县历年的监测数据显示,目前是手足口病流行的一个小高峰,学龄前儿童是手足口病的易感人群,为了孩子的健康,家长和老师们要多关注孩子手、足、口等部位的症状表现,发现异常应及时就诊。
一、手足口病的好发情形
手足口病是由一组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及以下儿童。
(一)好发年龄6月龄到5岁内的儿童多发,3岁以内更常见,当然,较大的儿童和成人也可能感染,有时候一人得病全家感染。
(二)好发季节该病全年都可以发病,以春夏为主高峰,秋冬季节为次高峰。该病流行季节可能和肠道病毒喜欢湿热环境有关。
二、手足口病如何传播
传染源主要有以下两类:手足口病病例、隐形感染者。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其次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常见传染情形有:
1. 通过直接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
2. 通过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密切接触等方式而感染。
3. 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存有感染可能。健康提醒:成人是儿童手足口病的隐性传染源!因为大人被感染后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所以容易造成隐性传染。
三、手足口病的症状表现
手足口病潜伏期为2-10天,平均3-5天,通常病情较轻,呈自限性,预后良好。多数患儿以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少数患者的病情会快速恶化累及脑部、肺部和心脏,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脑炎、脑干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
健康提醒:
手足口病皮疹判断口诀
四部位 : 主要侵犯手、足、口、臀
四不像 : 不像蚊虫叮咬、不像药物疹、不像牙龈疱疹、不像水痘
四不特征 : 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留疤
四、手足口病预防要点
(一)接种疫苗接种EV71疫苗可有效预防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和相关疾病,对其他肠道病毒引起的感染也会显著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建议满6-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对于5岁以上儿童,不推荐接种EV71疫苗
(二)日常防护
1.勤洗手,不喝生水,避免和手足口病患儿接触,降低感染风险。
2.不吃生食,避免病毒细菌从食物中进入人体。
3.定期对居住环境和物品进行消毒,注意玩具的清洗。
4.多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及时清理垃圾,保持环境卫生。
五、手足口病常见问答
(一)去年已经得过手足口,为什么今年还得?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主要致病血清型包括柯萨奇病毒A组4~7、9、10、16型和B组1~3、5型,埃可病毒的部分血清型和肠道病毒71型等,其中以CV-A16和EV-A71最为常见,重症及死亡病例多由EV-A71所致。同时,肠道病毒各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力,每年流行的肠道病毒种类都不一定相同,因此去年“中招”了,今年还是有可能“中招”,甚至一年之间多次得手足口病的患儿也是大有存在的。
(二)多个孩子的家庭,怎样防止传染、预防?
很多家庭有多个宝宝,一个宝宝得了手足口病,另一个宝宝极有可能被传染,因为手足口病的易感染人群是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所以预防的关键在于隔离。患儿在发病前数天即有传染性,通常发病一周以内传染性最强,所以隔离是最能保护另一个宝宝的方法之一。另外就是家长要注意不当隐性感染者,对于手部卫生要特别注意,对于家里的玩具和常接触到的物品应进行清洁消毒。
(三)得了手足口病要隔离多久?
由于“患儿疱疹液中的病毒含量大,破溃时病毒即溢出,咽部分泌物的排毒时间可持续1-2周”,所以隔离时间要等到口、手、足、臀溃疡及水疱结痂后才能结束。因此手足口病的隔离期为感染后14天结束。通常潜伏期2-7天,所以一般隔离10天左右。可以带宝宝到没有小朋友的地方进行户外活动,既能满足宝宝玩耍的需求,又能避免把病毒传染给别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