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语言——非暴力沟通在教学中的运用

咧嘴笑
创建于10-28
阅读 43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10月27日,永定区小学学科骨干教师“心理健康”第二期的线下培训迎来了尾声,今天由宋君妍老师主讲,为我们带来“爱的语言——非暴力沟通在教学中的运用”。

       宋君妍老师是一位集多重专业身份于一身的杰出教育工作者。她既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能够深入洞察学生的心理状态,为他们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又是中国心理教练,擅长引导学生激发自身潜能,实现自我成长;同时还是催眠疗愈师,可运用独特的疗愈方法帮助学生缓解压力、调整心态;作为正念研习者,她积极传播正念理念,助力学生培养专注与平和的心态。此外,宋君妍老师还是中小学高级教师和张家界市骨干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卓越的教学能力。 这堂课旨在向教师们传授如何在教学场景中运用非暴力沟通技巧,提升教学效果和师生关系。

暴力与非暴力沟通的形象比喻

       宋君妍老师在讲座中指出,暴力沟通指的是豺狗的语言。豺狗的视野比较狭窄,容易被情绪左右,在沟通中往往表现出指责、批评、嘲讽等不良方式,给人带来伤害。

       而非暴力沟通指的是长颈鹿的语言。长颈鹿拥有高大的身躯和宽广的视野,象征着非暴力沟通者能够以客观、冷静的态度看待问题,关注他人的感受和需求,用理解、尊重和关爱的语言进行交流。

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

- 观察:客观地描述所看到的事实,而不加入主观评判。例如,描述“我看见小明面朝下趴在地上”,而非“我看见小明在耍赖皮”。

- 感受: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如“你这样说我很生气,我需要尊重”。

- 需要:明确指出自己的需求或期望,以便对方知道如何行动。

- 请求:具体地提出自己的要求,要求要具有可操作性,且区别于命令。比如“关于昨天的讨论,请不要隐瞒你的想法,好吗?”

非暴力沟通的目的

       非暴力沟通重视每个人的需要,它的目的是帮助我们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联系。

案例分析与互动

       老师们都积极参与其中,分析宋老师给出的案例。通过对案例的深入探讨,老师们更加直观地理解了暴力沟通与非暴力沟通的区别。

       老师们还分享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或者自身受到过的暴力沟通经历,并畅谈了感受。有的老师提到曾被学生的顶撞话语伤害,感到沮丧和无奈;有的老师回忆起同事之间的激烈争吵,觉得氛围紧张压抑。这些真实的经历让大家深刻认识到暴力沟通的危害。

       对于如果自己遇到类似情况会如何进行非暴力沟通,老师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比如,面对学生的不当行为,先冷静观察,用平和的语气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再提出具体的请求。

总结与展望

        宋君妍老师的讲课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关于沟通艺术的深刻启示,让我们认识到非暴力沟通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巨大潜力。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将积极尝试运用非暴力沟通的方法和技巧,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和师生关系,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校园将会变得更加温馨和谐,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爱的滋养下健康成长。

图文编辑:张月

一审:班委会

二审:田冬梅  孙敏

三审:赵慧

阅读 43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