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视”促教,以“导”强质——滨州市教科院专家组走进惠民一中开展高中语文学科视导工作

臣哥臣哥
创建于2024-10-28
阅读 324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10月28日,滨州市教科院各位领导莅临我校开展视导工作,滨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中教研室副主任、高中语文教研员温兆东,邹平一中年级主任高熹,惠民县高中语文教研员张秀全走进语文组指导工作,语文组全体教师一起参加随堂听课。

      本次视导工作由常规检查、学科入堂听课、集体教研、课堂点评、学科反馈等环节组成,精准把脉我校语文教学常态工作的进展。近距离多维度地对课堂教学实际、教师教学水平、学生学习情况等进行细致的把脉,为我校语文学科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出精准建议。

       随堂听课环节,视导组共听课四节,第一堂课是都艳杰老师的《相由心生,因形悟神》古诗人物形象鉴赏课,课堂设计重视基础,引导学生根据所学诗句,归纳常见人物形象,并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讲解塑造人物形象的常见方法,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理论指导。在学以致用环节,通过分享学生作答,师生共评的方式提醒学生规范作答的重要性。变式训练部分设计让学生针对人物形象考点自己出题,形式新颖,充满创意与活力。都艳杰老师教态自然大方,课堂设计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既重视基础,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理论指导,又强化训练,用情境化的问题设计,调动了学生的思考积极性,使学生充分掌握考点,是一堂成功的复习课。

         第二堂课是我校实验中心高三杨洪花老师执教的复习课《诗歌人物形象鉴赏》,市教科院总党支副书记崔方锋和我校校长李德桐一起参与听课。杨老师用她幽默风趣的语言带领大家徜徉在诗歌语言中,她结合学生学情设置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抓细节,夯基础,课堂扎实有实效。在展示学生作业环节,杨老师抓住学生答题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带领学生修改自己答案,认识到知识积累的不足,教学活动很有成效。

        第三节是统招部高一语文教师孙景硕执教的公开课《故都的秋》,孙老师从学生“学法”的角度入手,引导学生学习鉴赏艺术散文的方法,旁征博引,带领学生感悟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孙老师的教学设计充分发挥“生本”课堂优势,教学内容深入浅出,气氛活跃,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第四节课是高二统招部滕洪茜老师执教的《将进酒》一课,以叶嘉莹先生的一句“诗,让我们心灵不死”引导学生结合本学期初学过的《〈论语〉十二章》最后一章,“《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从“诵诗以兴,感饮酒之意脉”——“品诗以观,看时世之兴衰”——“诗酒以群,共生命之深情”三个环节分析总结了悲、欢、乐、愤、狂的李白,循循善诱,娓娓道来。

    滕老师围绕古诗诵读教学,因声求气,披文入情,课堂环节清晰,注重情境诵读和群文比较,引入丰富的教学资源,由浅入深,步步紧扣,追求教学上的深度。在滕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有感情的诵读《将进酒》,声情并茂,想象李白和朋友们登高畅饮,感悟时光易逝,从忧愁的情绪中解脱出来,找到自我人生的价值。最后向学生提出“如果未来遇到了某种人生困境,你会选择怎样的应对方式?”这一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真正学习了李白潇洒自信的人生态度,激发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深切感受了豁达的人生境界。

       合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群智用,则庶绩不足康也。备课环节,杨洪花和李燕两位执教教师分别对各自的教学设计进行阐述,集备教师根据两位老师的说课进行研讨。

       教学视导对于每一位教师而言,是展示,更是促进;是磨炼,更是收获成长。本次教学视导活动,“视”课堂、“导”教学、“提”建议、“指”方向,我校语文组将以此次视导为契机,积极接受市县教研员反馈的意见和建议,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立足学生发展,打造高效课堂,踔厉奋发,力争我校语文教育教学质量拾级而上。

阅读 324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