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落实新课标,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2024年10月25日西宁市十里铺数学组两位老师沉浸于2024年“丝路之秋”当代名师大讲堂的教育盛宴中,深刻体会到了新课标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生动实践。这场盛会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让我对新课标有了更加全面而深入的理解。
黄甲老师执教的《不计算城堡》一课,结合“不计算城堡”的情境,让学生经历三次比较算式结果大小的活动,感悟到了两个数和的大小与不同的加数有关,发展了符号意识和模型意识。这节课真正让儿童站在了课中央,让儿童在思维的碰撞中大胆发言,质疑,不断创新课堂,将课堂还给了孩子,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本,这样的教学模式是每位教师永远追求的教育观。
吴正宪老师的《确定位置》示范课,这堂课不仅让我们对数学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在教学方法和理念上受益匪浅。吴老师如春风化雨般润物细无声的带领孩子们踏上了一场由线上到面上,最后还上升到空间确定位置的探索之旅。吴老师的教学风格独特,她注重引导孩子的思维发展,鼓励孩子自主探究,这种教学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效果。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在教学中还存在许多不足,需要不断学习、改进。
马静雯老师的课在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讨论如何解答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勇于说说自己探索的过程和得出的结论,共同分析讨论思维的正误。同时鼓励和尊重学生多样性的独立思维方式,提倡多样化的数学学习方式。在计算时。教师努力做到了尊重学生,民主教学,认真倾听他们之间不同的意见,给他们发表自己想法的权利和机会,使孩子的自信心得到了发展。
徐长青老师以“烙饼”这一生活中常见的场景为切入点,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描述了烙饼的情境,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本节课的核心问题: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烙好三张饼?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徐老师不愧是老师中的相声演员,欢快的课堂氛围一下子拉进孩子和老师的距离,好玩中学习,快乐又得到提升!
在潘小燕老师的《圆的认识》示范课中,我们见证了新课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如何落地生根。潘小燕老师用生活实例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用动手实践操作鼓励学生用不同工具画圆,培养动手能力,加深圆的认识。还用问题引导探究设问启发思考,组织讨论,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圆的性质。引导构建知识体系,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圆的相关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核心素养。在平等的对话中及时鼓励,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徐斌老师的《分数的意义》课设计精炼而高效,以生活情境为引子,通过探究式学习深化分数理解。从认识单位“1”到自主表示分数,再到动手创造,层层递进,注重实践。巩固与应用练习相结合,满足不同层次需求,最终通过总结提升,实现知识内化。整节课凸显了新课标理念,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数学能力。
闫玲老师的《条形统计图》教学展示,则让我们看到了新课标下数学教学与实践应用的紧密结合。闫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条形统计图,不仅让他们掌握了统计的基本方法,还培养了他们的数据分析意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张晓刚老师以“门钉”为切入点展开数学教学,内容新颖独特,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这种将生活元素与数学知识紧密结合的方式,让抽象的数学变得具体可感,让学生明白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会用到图形与数的联系,发展学生推理意识,渗透数学建模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许卫兵老师的《数学连环画》令人耳目一新。它巧妙地将数学知识与连环画形式融合,为数学学习打开了新视野。 在欣赏中,发现那些原本复杂难懂的数学概念,通过生动的画面和连贯的故事,变得容易理解。孩子们可以跟随故事线索,自然而然地接触、思考数学问题,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种方式把数学从冰冷的课本中解放出来,让它充满温度和趣味。这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对学习热情的点燃,让数学学习成为一段愉快的旅程,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创新教育形式的重要性。它为教育者提供了优秀范例,指引我们探索更有趣、高效的教学途径。
总之,这次“丝路之秋”当代名师大讲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培训活动,让我们收获颇丰。一场场精彩的示范课和激情的讲评活动,带来的不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精神的洗礼。尤其是数学大咖的亲自示范,更是让我们获益匪浅。我们将把学到的理念和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既注重教学的深度,又追求课堂的趣味。
笛卡尔说:读一本好书,就好像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如果把这句话反过来说,和一位高尚的人对话,就如同读一本好书,今天,丝路之秋的各位名师们就给我这样的感觉。
—END—
编辑:马香莲
初审:马笑婷
终审:马 贞
西宁市十里铺小学
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