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芜湖米市 探索稻米之源🌾

英科英语Sunny
创建于2024-10-28
阅读 34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秋风送爽,金桂飘香,正是收获与探索的好时节。在这个充满诗意的秋季,10月26日,镜熙幼儿园中一班的小朋友开展了关于芜湖米市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孩子们搭建起一座连接自然、社会与心灵的桥梁。

活动开始前老师与幼儿进行了一场关于芜湖米市的大讨论:“为什么芜湖是四大米市之一呢?”

幼:“因为有很多农民伯伯种米!”

幼:“因为芜湖有很多人卖米!”

幼:“因为我们运米很方便!”

孩子们带着问题和各种各样不同的想法开启了我们的探秘之旅~

刚一进展览馆孩子们就被两边各种各样的米吸引了目光,原来大米不只有一种颜色!还有黑米、黄米、紫米以及未经过加工的糙米等等各不相同的大米!

接着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认真观看了展览馆里的讲解视频,明白了之所以芜湖被称为四大米市之一,是因为芜湖优越的地理位置地处长江中下游,河网密布,水运便捷,长江、青弋江等河流也为粮食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此外,芜湖港是华东地区重要的水运港口,进一步促进了粮食的流通。1877年,李鸿章将镇江七浩口米市迁至芜湖,芜湖米市正式设立。

再往里走孩子们看见了以前运送粮食的船只

“哇!原来以前就是用这样的小船运粮食的呀!”

“一只小船能运这么多袋大米啊?”

“小船运米够不够结实?会不会翻呀?”

伴随着各种各样的想法,孩子们对于米市文化惊叹不已。

抬头看看,咦?这是什么呀?

一排排黑色的珠子悬挂在墙上让孩子们好奇起来。琦琦说“我知道!这个是算盘!”原来以前没有计算器,人们都是用算盘来算数记账。

算盘四周是木框,框内固定着一根根小木棍,称为档,档上穿着木珠,中间一根横梁将算盘分为两部分,每根木棍的上半部有两个珠子,每个珠子当五,下半部有五个珠子,每个珠子代表一。

算盘每一栏都代表着固定数字,从右开始,第一栏代表个位,第二栏代表十位,第三栏代表百位,以此类推。小朋友们也忍不住拨动珠子体验一下以前的算数啦!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个是什么吗?

王老师向小朋友们介绍了给米脱壳去皮的工具,把稻米从上面的开口放进去,用力摇一摇手柄,脱了皮的大米就会从下面的开口里出来啦~

小朋友们,你们看以前的传统米市是什么样的?章老师向小朋友们介绍了传统的米市文化,以前的米行大多都靠河水而设,河面上有很多的小船方便运输大米。抗战前,南浔古镇有米行28家,米行里有老板、当手(经理)、账房、伙计、等等,每年进销粮食约2000担左右。

最后请我们的小朋友们把自己心中米市用彩笔描绘出来吧~

在这次实践中,我们不仅学习了芜湖米市文化的相关知识,更深刻认识到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从米市的由来到米市的发展再到米市的兴衰,孩子们在展览馆里每走一步都能感受到芜湖米市的浓厚历史文化。

阅读 34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