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长首先是教育者:1.作为普通教师(微观),2.校长(中观),3.教育行政官员(宏观)。校长就是要从微观——中观——宏观。微观就是直接与学生联系,中观涉及合理的举措方法,宏观制定政策。要对学校全体学生负责,制定教育的运行机制和策略方法。有三个要素:
第一,制定学生教育教学方面的机制。例如,每个课堂的5分钟,所有课堂都做,学生就受益。或者重构课程等。
第二、促进教师更好的发展。教师队伍建设是非常重要的。校长想办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带好教师,班主任,环节干部的队伍。
第三、把学校的教育元素向社会传播。例如:大境中学的办学理念:身体康健,外语特色,境高志远。让学生,家长,社区,政府都知道,使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校长作为管理者:
什么是管理?比的德鲁克是管理大师。卢校长自己的理解:基于复杂局面(现实)设置一个一个台阶,达到(实现)理想的愿景(可预期的状态)。三个要素
第一、基于复杂局面提升管理功能找到现实方法。用敏锐的眼光,解读把握这个复杂局面最本质的属性。看现状——发现本质属性,管理水平越高,解读复杂局面的能力越强。
解读局面——设置愿景——设计路径
优秀的管理者:把复杂问题——程序化,流程化,同时采取针对性措施(怎么检验)——结果检验,是否符合教育教学规律。
三、校长作为领导者(前瞻性,做正确的事,坚持正确的方向)
作为领导者,最关键的是:敏锐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寻找学校发展的机遇。找到正确的事情,坚持正确的方向。
作为管理者: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
例如:1.做一件事情,如有三种方案,你多数选的与领导一致,说明你是合格的领导。如果你多数的选择,都与领导不一样,而领导的选择,实践证明是对的,说明你不是合格的领导。如果你提的三种方案,领导都没选,领导自己提出一个你没想到的,实践活动中,又是成功的。说明你的领导是卓越的领导者。好的领导一定是有前瞻性的。例如邓小平1983年提出三个面向,现在也不过时。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是科学的,民主的,大众的。
作为有效领导者:教育+管理与教育+领导者的和谐统一。
总结:教育+领导者——指的是教育发展方向。
教育+管理者——指的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有生命力,一定是做正确的。
作为校长:——把握未来发展方
——解读现状
——遵循教育发展规律。
和第一周的四个问题联系起来:
好的教育领导者——都要做暂时不利的,长远有利的。尽量做暂时有利,长远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