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曾子故里,修大学之道

——2023级3班嘉祥研学纪实

魏洪丽
创建于10-28
阅读 132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研学旅行,是行走的课堂,它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游玩与参观,而是一次拥抱历史、品味人文、正心正言正行的文化出行。

       

      我们2023级3班研学来到了曾子故里——嘉祥。嘉祥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东邻京杭大运河。因是麒麟发祥之地,取其嘉美祥瑞之意而得名,是中国古代“四大圣贤”之一宗圣曾子故里。嘉祥是中国孝文化的发源地、中国唢呐之乡、中国石雕之乡、中国鲁锦之乡。

研学第一站---曾子庙。

        曾庙,又称曾子庙、宗圣庙,位于嘉祥县城南23公里。是明代祭祀孔子著名高足曾参的专庙。曾庙座北朝南,四周围以红墙,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通长230米,东西宽120米,占地面积27600平方米。建筑布局沿中轴线分正、左、右三路,共三进院落。主要建筑物30余座,殿、庑、亭、堂70余楹。

       相传孔子的学生多达三千人,其中能称为贤者的有72人。曾子,就是72贤之一。实际上,曾子被后世认为是孔子的四大弟子之一。

       曾子庙门前有三座石牌坊,分别立在左中右。左边的牌名是“一贯心传”,中间的牌名是“宗圣庙”,右边的牌名是“三省自治”。三省自治来源于曾子说过的话: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进入院内,首先是曾庙古柏群,这些树木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了。这里还有很多曾氏后人种植的树木。涌泉井就在这片树林之中。

        涌泉井。古书曾记载,曾子得知亲人死后,泪如泉涌,数日不吃不喝,伤心憔悴。这个涌泉井便是纪念曾子的这番孝心的。涌泉井的后面就是明万历碑亭。万历碑亭的旁边就是戟门,走过戟门,院落的中央,能看见乾隆御碑亭。亭内存有一座乾隆手书的“宗圣曾子赞碑”。

       诵读《大学》

在曾庙,学生学习参观了曾子生平事迹展览,一起诵读《大学》,了解曾子生平经历,欣赏曾子庙的石碑奇观,聆听曾子庙的历代故事,感受后人对曾子的尊崇之情。

00:25

       下午开启研学体验活动——拜师礼、拓片、茶艺、活字印刷,深度了解曾子生平。

拜师礼

        拜师礼是中华民族人本位生存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更是拜师礼精神价值人脉传承的重要方式。

       拜师礼的意义在于唤醒学生及整个社会对教师的尊重,对知识和科学的敬畏之心,对华夏先祖和至圣先师的崇敬之心,让学生充分认识尊师对自己人生成长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激发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向。

00:30

国学体验课——拓片

       “古碣凭人拓,闲诗任客吟”。拓片,是将石碑或器物上的文字图案复制在纸上的一种技术,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技艺,亦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凡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民俗、文学、艺术、科技、建筑等都可以从中找到有益的材料。

国学体验课——茶艺

       少儿茶艺是一种将礼仪、礼节、礼貌融于一体的艺术活动,是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中华茶文化之一,能让孩子们在高雅有趣的识茶、泡茶、敬茶、习茶、悟茶的过程中,以茶养趣,以茶演艺,陶冶情操,学习待人接物。从一杯一盏开始,用一杯茶将文化传承,用一杯茶让礼仪传递,用一杯茶将爱传达。

国学体验课——活字印刷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指南针、造纸、火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社会生产生活中都得以传承和应用,可唯独印刷术离我们越来越远。追忆过去,不是为了缅怀历史,而是为了更好的去传承!

国学课堂——曾子生平

       曾子本名:曾参,公元前505年10月12日—公元前435年,字子舆,春秋时鲁国南武城(现山东嘉祥人),与其父曾点同师孔子,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被后世尊奉为宗圣。

       其主张修齐治平、内省慎独、以孝为本的儒家思想,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他曾教授过孟子的师父子思,是上承孔子,下启孟学之人。他参与编制了《论语》,并著写了《大学》《孝经》等作品,公元前435年病逝,享年71岁。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得益于传统文化的滋养,我们的精神更有归属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青少年崇高的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研学,我们一直在路上。

阅读 132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