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5月下旬,我们俩口子和几位好朋友相邀一起参团赴伦敦,开启了英国+爱尔兰12天的旅游行程。10多天的时间里,我们游览了不少地方:伦敦→剑桥大学→约克→温德米尔湖→格特纳格林(结婚小镇)→爱丁堡→格拉斯哥→巨人堤→都柏林→曼彻斯特→斯特拉福德(莎翁故居)→水上伯顿→牛津大学,再返回伦敦。现将一路所见、观察与感想与朋友们分享......
伦敦,曾经的雾都,阳光灿烂的日子并不多见。但我们抵达的那一天,蓝天白云,晴空万里。愿这个好的兆头,寓意着我们的这趟旅游一切顺利......
白 金 汉 宫
白金汉宫广场雕塑(正面)
大英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是世界上首座国家级博物馆。该馆的主体建筑建于1852年,占地面积达到5.6万平方米,也是一座综合性博物馆。该馆收藏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文物8万余件,其中中国文物2.3万余件,占总量的1/4强。平时展出的中国文物2000件左右,若按全部中国文物轮换一遍计算的话,至少得来12次才行。我估计,一个人要想在大英博物馆看到所有的中国文物,恐怕是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
雕塑作品1
这应该是一件古罗马雕塑,材质是大理石。但艺术家把人体的结构、绫罗绸缎丝滑的质感都雕刻得淋漓尽致,让人不得不赞叹这位雕塑家精湛的雕刻技巧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雕塑作品2
这尊雕塑作品似曾见过?哦,原来她与收藏在法国卢浮宫里的维纳斯雕塑有几分相像:几乎同样大小;都是立体站姿,上半身全裸。所不同的是维纳斯是白色大理石,已断臂;而这尊雕塑却是黄色大理石,形象完整。你看她那微微挺拔的双乳、凸起的腹肌和皮肤的细腻都雕琢得富有肌肤的质感;服饰质地柔绵。此尊雕塑不愧在大英博物馆占有一席之地!
雕塑作品3
这是一对兽身人面像的铜雕作品,应该来之阿拉伯世界的古埃及。典型的阿拉伯人的头饰,狮爪、牛蹄刻化得苍劲有力,体现出百兽之王的威武和神牛的力大无比。与埃及的狮身人面金字塔一样,都是人借助猛兽来彰显自身的威力......
我们是跟着专门聘请的讲解员参观浏览,由于时间的关系,许多展品都是一晃而过。再加上没有中文的标注,即便是在看中国文物时,我也是懵懵懂懂的,多数文物都看不出个所以然来。大英博物馆应该在所展示的文物下面用文物来源国的文字介绍一下就好了。
这个大罐的名称和年份,是我无意在网上搜到的,至今已有600来年的历史了。腾云驾雾的龙,是咱们中国的图腾!
中国瓷器1
这应该是一件钧窑瓷器,优美的造型,均匀、淡淡的浅蓝色釉面,给人一种端庄、典雅的高级感。
中国瓷器2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中国瓷器享誉世界。英文China除了是中国的称谓以外,还有一个词义就是“瓷器”。可见世界认识中国是从接触我们生产的瓷器产品开始的。我国景德镇瓷器有着“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的优异品质而闻名遐迩。
中国铜鼎
这尊三足鼎立的铜鼎,造型独特,四条蛟龙腾云驾雾,气势宏大;三足虎头威武霸气,寓定乾坤。“大清乾隆年造”清晰可见。铜鼎在我国历史上地位显赫,是国家用来铭刻大事件、举行重大仪式的器皿。这尊鼎体现了当时的浇铸水平。
中国明代壁画——三菩萨图
听解说员讲:这幅壁画是我国明代时期的作品,距今约有600余年的历史。它是在我国饱受苦难、生灵涂炭的时候被英国人从我国河北行唐县清凉寺原址诈买、割块、剥离,运到英国来的。该幅壁画的人物依次为普贤菩萨、观世音、文殊菩萨。人物比例协调;造型生动;服饰华丽;线条流畅;色彩丰富。三尊菩萨头部背衬光环、脚踏莲花台(笔者推断),尽显轩昂气宇,是一幅带有宗教色彩、艺术价值极高的作品!
期盼被诈买、偷盗出去的中国珍贵文物,英国政府应该完璧归赵,将它们悉数归还给我国。
中国唐三彩
这是我见到的最精美的唐三彩!
最大的有1.5米之高!个体硕大,造型新颖,表情勇猛,形象夸张,色彩浓烈,队列整齐,阵势浩大,威风凛凛。特别是右边这座唐三彩,意义非凡,它是我国兽身人面像的例证!
这尊唐三彩充分表明:在绘画、雕塑领域,不单单是埃及有兽身人面像的艺术表达,我国古代也有!何许还有其它材质制作的同类作品。
中国人体铸造铜像
这应该是一位蒙古族或满族君主,龙袍加持,神态端祥。
中国琉璃瓦作品
蛟龙腾跃,动感十足;莲花怒放,充满生机。
中国彩绘木雕
这尊原供奉在庙宇的菩萨像慈目善眉,面部柔润,体态安详,身上的着色丰富多彩,展现出当时彩绘木雕的高超技艺。
这一组鎏金的工艺品,无论是造型设计,还是制作工艺水平,与现代相比都丝毫不逊色。
我为国家那个年代有如此杰出的工艺大师感到钦佩与骄傲!
外国游客
在中国文物展区,其他国家的游客也络绎不绝。他们也纷纷情不自禁地拿出手机来拍照。
2个小时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我们一行人怀着既自豪又颇有些失落感的心情离开了这座博物馆......
剑桥大学
剑桥大学距离伦敦约100公里。去了才知道,原来她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一所大学,比如像武汉大学一样,有围墙或栅栏围着,里面全是老师、学生和校园的管理人员。更确切地说,剑桥大学就是一个大学城,一个城镇。人们在这里居住、生活,也可以从事完全与大学无关的工作。在这里坐落着“剑桥三一学院”、“剑桥国王学院”、“剑桥皇后学院”等诸多学院。学院的前面都冠以“剑桥”二字,是这些学院共同组建成了“剑桥大学”。
剑桥三一学院是由英国国王亨利八世于1546年创建的,是一所规模至大,财力雄厚,名气响亮的学院。牛顿、达尔文、罗素、培根都是该院的著名校友。
数 学 桥
这座在剑桥著名的数学桥,又名“牛顿桥”,相传是大科学家牛顿在此地教书时亲自设计并建造的。整个桥体原本未用一根钉子、一颗螺丝来固定。后来,女王学院的学生感到好奇,为了一探究竟,就把这座桥给拆开了,却无法复原。最后,只好用钉子把这座桥给钉起来了。至今该桥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
在三一学院外边,我们还看到一棵并不起眼的苹果树。据说,当年牛顿就是坐在这棵苹果树下被落下的苹果给“砸”出了《牛顿三定律》的。我怎么看都觉得这棵苹果树没有300多年的树龄呀!但导游说,这棵树是经过考证、可信度最高的一棵苹果“砸”在牛顿脑袋上的那棵苹果树。
苹果“砸”在牛顿头上的那棵苹果树周边环境
苹果树“特写”
在剑桥有一条河流,叫“康河”,坐“人工撑篙游船”饱览两岸的沿途风景和学院,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在康河里的撑篙游船
剑桥国王学院
船在康河里行走,我们看到了岸边的国王学院。它是一所由英国国王亨利六世在15世纪设立创建的,因此得名“国王学院”。我国的著名诗人、散文家徐志摩就是该学院的知名校友之一。他的代表诗作《再别康桥》,让许多国人知道了充满研学氛围的剑桥大学和有着浪漫色彩、诗情画意的康河......
皇后学院是英国国王亨利六世王后玛格丽特于1448年建立的,后经爱德华四世的王后伊丽莎白在1465年重建,故得名“皇后学院”。
在剑桥,每个学院几乎都是由栅栏围起来的,进去参观需要购买门票或预约。我们到此一游仅是一个体验,一所学院都未能进去参观,不免有些遗憾。不过,走在剑桥镇上,感觉还是很不错的,且有了一种想在这里小憩几天的想法......
听说,现在在剑桥的大学生有1/3都来自咱们中国......
牛津大学
这里和剑桥一样,大学既是城镇,城镇便是大学。感觉牛津大学的规模比剑桥大,称为一座大学城市更为贴切。
牛津大学是世界十大知名学府之一,培养了包括撒切尔夫人在内的20多位英国首相;美国的克林顿总统;雪莱诗人;格林作家都曾在此求学。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钱钟书先生就读于牛津大学埃克塞特学院并获得了该院的学士学位。
博德利图书馆圆形阅览室
博德利图书馆颇具特色的塔楼
建成于1914年的“叹息桥”
牛津大学街景
博德利图书馆的工作图书馆
博德利图书馆于1602年对外开发,是欧洲古老的图书馆之一,也是英国第二大图书馆。它由老博德利图书馆、拉德克利夫图书馆和辛博德利组成。钱钟书称此馆为“饱蠹楼”——寓意为可以像“书虫”一样,不停地咀嚼来获取知识。
我们被这座图书馆所吸引,还自费购买了其工作图书馆的门票进去感受了一下。这个工作图书馆建于1424-1483年,是牛津大学现存最古老的专用教室之一,当时被称为“神学院”,现在是博德利图书馆的一部分。
牛津大学最吸引我的还是她的自然与历史博物馆,里面陈列着大到恐龙和其它巨兽的化石,小到甲壳虫和微生物标本。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里游的,应有尽有,无所不包。看得让人目不暇接,啧啧称奇。其中,一些物种的灭绝,又让人感到惋惜,并陷入思考......
牛津大学自然博物馆
渡渡鸟是一种不会飞的鸟。它是在16世纪末由欧洲水手在印度洋的毛里求斯岛上首次发现的。而渡渡鸟的迅速灭绝主要是由于这些水手带上岛的狗、猫、猪和老鼠破环了它的栖息地,并吃掉了这种鸟的鸟蛋。最后一次确认的目击是在1662年,到18世纪时,该鸟被认定已经灭绝。
人类有意无意将一地的动植物带到异地去,是为了方便自己的生活。但这种做法却可能造成当地生态的破环,对生物多样性构成重大的威胁。渡渡鸟的灭绝就是最显著的案例!
该自然与历史博物馆告诫我们:
“生物多样性正处于危机之中。目前,有100万个物种面临灭绝威胁,其中许多物种可能在几十年内消失。它们面临的来自人类活动的威胁多种多样,包括栖息地的破坏、过度开发、非法贸易、污染、入侵物种的引入和气候变化。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 IUCN )红名单对许多物种的状况进行了分级,帮助我们了解物种灭绝的风险。数据显示,目前物种灭绝的速度是过去1000万年平均速度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而且还在增加。我们正在为可能成为地球下一次大规模灭绝创造条件。
但另一次物种大灭绝并非不可避免。通过我们的集体行动,我们仍然可以在地球上的重要生物多样性消失之前保护好它们。”
为了保护地球的生物多样性,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力所能及地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
康茂德彩色半身雕塑
牛津大学除了自然与历史博物馆外,还有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在艺术与考古博物馆里第一次看到这尊彩色雕塑。它的特点是由不同颜色的大理石(白色、灰色、红色、黄色和斑点黑色)复合制成。制作年代为16世纪,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表明当时已有了类似粘合剂的材料。
公元180年,年仅30岁的康茂德成为唯一的罗马皇帝。公元192年12月31日,也就是他计划以凯旋式庆祝新年的前一天被人暗杀了。这幅肖像画雕塑中康茂德留着精致的胡子,发型考究,表现出他文雅的品味和卓越的个性。这尊肖像雕塑也出现在其他许多艺术家的作品中,其中最著名的是罗恩的一座半身像,上面刻着康茂德。
贵 夫 人
在艺术与考古博物馆里,我们还欣赏到这幅笔者称之为“贵妇人”的油画。两眼炯炯有神,面部轮廓立体感强;佩戴的珍珠饰品晶莹剔透;服饰艳丽多彩、丝丝入扣,质感如绸。体现了油画家的高超绘画技能,令人称赞!
古 城 堡
这次到英国,算起来已是第4次到欧洲旅游了。我发现欧洲人对城堡情有独钟。这次参观了温莎城堡、爱丁堡城堡。
温莎城堡之一
温莎城堡之二
温莎城堡之三
温莎城堡之四
温莎城堡之五
守护城堡的卫兵
温莎城堡位于泰晤士河畔的温莎,距伦敦36公里。它是世界上王室所居住的规模最大的城堡之一,现在仍为英国王室的居所。查尔斯国王夫妇就经常下榻此处。国旗升起,表明国王在此居住,且有卫兵守护。城堡内地势平坦还有教堂,环境确实不错。这里也是旅游景点,旅游收入归王室所有。
爱丁堡城堡位于苏格兰首府——爱丁堡城内,矗立于陡峭的花岗岩石之上,城堡不大。室内展出的都是兵器、枪械、盔甲和军人的荣誉勋章等,历史上应该是一处军事要塞。
爱丁堡城堡之一
爱丁堡城堡之二
爱丁堡城堡之三
爱丁堡城堡之四
爱丁堡城堡之五
爱丁堡城堡之六
听朋友讲到爱丁堡来游览,一定得下雨天来。我们正好赶上了雨天,只是感觉这雨下得有点大。雨中的爱丁堡城堡确实更给人一种厚重、古朴的历史沧桑感!刀光剑影、士兵富有特色的戎装给人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
爱丁堡
介绍了爱丁堡城堡,就不得不说说爱丁堡了。它是苏格兰的首府,也就是咱们通常说的省会城市。这座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许多年代久远的建筑都被完好地保存了下来。它的旧城区和新城区已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爱丁堡街景1
爱丁堡街景2
爱丁堡城市街头铜雕像
除了在皇家一英里大道浏览外,我们还去了教堂和美术博物馆。
教堂里精美的木雕
教堂里的浮雕石刻
教堂里的艺术玻璃窗花
生肖木雕
在参观该教堂中无意发现在一条长长的座椅旁依次刻有“狗、牛、猴、猪、羊”等动物雕像。难道英国也有类似于我国的“12生肖像”吗?我在伊朗导游雅琪主播的“视频”中得知伊朗是有生肖像之说的。
在该城的美术馆里还欣赏到了这幅较为出名的油画。
莎翁故居
莎士比亚是英国的文学巨匠,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和戏剧演员,被誉为欧洲的戏剧之父。他一生共创作了37部剧本,154首十四行诗和2部长篇叙事诗及其它作品。我小时候看的电影《哈姆雷特》就是根据他的同名戏剧改编的,印象深刻。
这次旅游,有幸来到莎翁的家乡——埃文河畔斯特拉福德小镇,我带着一份崇敬的心情参观了他出生并居住的地方。
位于埃文河畔斯特拉福德小镇的
莎翁铜像
举世双星——汤显祖与莎士比亚雕塑
在莎翁故居旁还看到一座雕塑——一位我国古代装束的先生与莎翁仿佛在交流着,令我好奇!这位是谁呀?原来是我国明代戏曲家汤显祖,莎翁同时代的人。他创作的《牡丹亭》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充满了对爱情、宿命和人性的探索,被誉为我国古典戏曲文学中的经典之作。他与莎翁比肩。
埃文河畔斯特拉福德小镇街景
建于16世纪的莎翁故居
讲解员在演绎莎翁戏剧的片段
在参观的过程中,看到一位讲解员在给大家演绎一段莎翁作品的片段,虽然我听不懂她在说什么,但她的全神投入感染到了我,周围听得懂的游客也都沉静在她的剧情中。看来,戏剧是很有魅力的......
莎翁故居——埃文河畔斯特拉福德小镇
的“顽皮”小男孩
水上伯顿
我们参观完莎翁故居后,临近中午时分来到科茨沃尔德小镇的水上伯顿——一个被誉为英国“威尼斯”的地方。只见一条小河穿镇而过;河水清澈透亮,流速平缓;河道不足10米宽,水深不过30~40厘米;岸边绿树成荫,芳草萋萋;有几座古老的石桥连接两岸;野鸭在河中嬉戏、觅食;小朋友赤着脚在河中行走;众多的咖啡店、餐馆和古董店散落在河岸和小巷中,环境非常宁静、悠闲。有拖家带口围坐在草坪上的,一份咖喱饭就是全家人的午餐;更多人的午餐只是一份炸鱼薯条,特别简单。大家彼此有说有笑,充分享受着生活带来的乐趣和家庭亲情的温暖。这个场景,这个画面让人感受到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怎么会不放松、不愉悦呢......
水上伯顿画面1
水上伯顿画面2
水上伯顿画面3
反观国内现在普遍存在的“内卷”现象,国人是不是应该思考回归生活的本质呢?我们应该注重家庭,常和家人在一起团聚,去户外郊游和旅行,充分享受生活的美好时光......
田园风光
英国不仅是一个发达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城市里建有许多堪称经典的不朽建筑,还有“醉美乡村”的赞誉。我们在英国、爱尔兰10多天来回乘大巴车行驶了近1800公里,沿途也欣赏到了一些绚丽多彩的自然风光.....
高速公路沿途风光1(团友何俐摄)
高速公路沿途风光2
高速公路沿途风光3
英国高速公路沿途田园风光
格拉斯哥入住酒店外的风景
约克老城的自然风光
温德米尔湖畔1
温德米尔湖畔2
海 带 滩
爱尔兰巨人堤风光1
爱尔兰巨人堤风光2
爱尔兰巨人堤风光3
花卉植物
每次外出旅游,我都对花卉、植物感兴趣,看到一些新奇的、让人赏心悦目的,都会拍下来,与朋友们分享......
泛金边的松柏
菊 花
冬青卫矛
羽扇豆
毛 地 黄
毛绒绒的树
声援巴勒斯坦人民
正在进行的巴以冲突,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无差别军事行动已造成4万多巴勒斯坦人死亡,其中妇女、儿童占有较高的比例,几十万人流离失所。以色列的暴行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我们在剑桥大学、牛津大学都看到了大学生在露天搭着帐篷声援巴勒斯坦人民的举动;在伦敦街头,还看到人们集会游行,抗议以色列的残暴行径!
剑桥大学生搭帐篷露宿街头
声援巴勒斯坦人们
牛津大学生搭帐篷露宿街头
声援巴勒斯坦人们
伦敦街头老百姓举行集会
声援巴勒斯坦人们
“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民残暴的血腥屠杀,必将遭到天谴!
我国政府不久前在北京促成了巴勒斯坦14个派别的和解,二国方案应该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和平相处的唯一选择!
文化特色1——“红色3件套”
在英国各地都能看到“红色三件套”——即红色的大巴士;红色的电话亭和红色的邮筒。据说,这是法律规定的,颇具特色。
红色大巴士
笔者与红色电话亭、红色邮筒
“合影”留念
文化特色2——都柏林的“大门文化”
一天,我们来到“都柏林”,导游称之为爱尔兰共和国的首都。当时,我就犯嘀咕,英国怎么又多出来了一个“首都”呢?
原来,英国的全称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我们中国人通常称之为“英伦三岛”——指的是大不列颠岛(包括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3个地区)、爱尔兰岛和马恩岛。爱尔兰已于1949年从英国独立出来,占据了爱尔兰岛的中部和南部。爱尔兰岛的北部现仍属于英国。这次来了一趟,才搞清楚爱尔兰和英国现在已是二个国家。
在都柏林我们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老百姓别具一格的门饰风格。临近两户人家的大门都涂上了色彩鲜艳的油漆,且颜色绝对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没有临近两户人家的大门涂得是同一颜色。原来这是当地酒文化的一部分,是防止喝酒人喝多了回家犯迷糊进错了家门......
都柏林之门
感受到普通人的友善
在曼切斯特游览时,我和夫人感觉有一处街景很不错,就想拍张合影照,恰巧同去的朋友又不在身边。我拿着手机左右摆动,总是没有掌握好角度。这时一位年轻的姑娘主动热情地过来帮我们拍照,并愉快地应邀与笔者合影留念。
美 食 篇
英国的吃,实在是不敢恭维。早餐就是面包、黄油、果酱、冷片肉、烤肠、煮黄豆+牛奶、咖啡、果汁、水果,天天如此。吃不习惯、吃不饱,也只有扛着。幸好我们的中、晚餐多数都是安排吃中餐。但来到了英国,总得尝尝他们的美食吧......
导游安排有一餐,我们吃到了英国的国菜——炸鱼薯条。其实,这道菜很简单,就是将海鱼剔除刺、裹上面粉在油锅里炸至金黄出锅,再配上油炸的薯条即成。炸鱼热的吃起来,外酥里嫩,按照咱们中国人的美食标准来评判的话,还算可以。另外,我们几位还一起吃了一次西餐,无非就是牛排、鸡扒之类的,什么7成熟、8成熟的,我的感觉就是一般般。在爱尔兰也吃了一次正宗的西餐,似乎比英国的味道要好一些......
伦 敦 城
十来天的旅游就要结束了,最后一天我们又回到伦敦。运气真的不错,这一天依然是阳光灿烂,白云飘飘。
伦敦是英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中心和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有着诸多的名胜景点和博物馆。我们前期参观过的白金汉宫、大英博物馆和温莎城堡就在这座城市及附近。
这一天,我们游览了伦敦城区的主要景点——伦敦塔;伦敦塔桥;伦敦国会大厦;大本钟;伦敦眼;威斯敏斯特教堂;还到唐宁街10号首相官邸的路口打了个卡(远观),漫步在建于1805年的特拉法加广场上,看到了丘吉尔、曼德拉等诸多世界名人的铜像,还乘坐旅游专车从伦敦塔桥经过......
伦敦塔是一座标志性的宫殿、要塞,坐落在泰晤士河畔。它曾作为堡垒、军械库、避难所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也曾作为监狱使用。这座塔也类似于我国现在的秦城监狱,关押过上层阶级的囚犯。它现在是伦敦最鲜明的象征之一。
位于伦敦塔旁的伦敦塔桥,其两端各有一座仿哥特式的高塔,远望如同两座天主教堂矗立在泰晤士河上,雄伟壮观。
“伦敦眼”是为庆祝新千年而建造的,故又称为“千禧摩天轮”。它是世界上首座截至2005年最大的观景摩天轮,是伦敦的地标及出了名的旅游观光点之一。
大本钟是世界第三高的独立钟楼,其原型建造于1288年至1290年爱德华一世统治期间,是伦敦标志性建筑。
该教堂是十三世纪以来举行加冕典礼、皇室婚礼和国葬的地方,又称为西敏寺大教堂,也是英国的象征之一。
伦敦国会大厦——这座建于维多利亚时期的哥特式建筑气势恢宏,雕刻装饰精致绝美,充满浓郁的英国古典气息。国会大厦不仅是英国君主体制的象征,同时也是代表英国民主政治的精神。
乘旅游专车在路上行驶时,导游忽然指着一个不太显眼的地方说到:“这就是伦敦的地铁站”。我眼疾手快地拍了一张照片,恰逢一位美女走在人行道上,还冲我微微一笑,我也赶紧向她挥手致意......
这个地铁站看起来很简陋,但我查阅了一下资料得知:伦敦地铁是世界上第一条地铁,于1863年1月10日建成通车,距今已有160年的历史了。那个时候,我国还处在清朝,闭关锁国,生灵涂炭,民不聊生。那时的中国与英国存在断崖式差距......
29日下午,我们结束了这次旅行,乘旅游专车赴机场坐飞机启程回国。
飞机起飞了,在空中看到了落日的晚霞,心中涌出一种感叹:“日不落”帝国陨落了,东方大国正在冉冉升起......
2024.10.28写于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