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时间:10.9-10.20
观察教师: 岳冬梅
观察地点:建构区
观察对象:孙梦君、刘昭辰等幼儿
游戏背景:
在幼儿建构区,幼儿们对长城这一历史文化遗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决定通过搭建长城来进一步了解它。此次活动旨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空间想象力、团队协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第一次搭建
昭辰和柯盈确定完搭建主题后,开始观察长城的结构,两人讨论完后开始选择搭建材料。
昭辰拿来长条形的积木块,从两端开始并排排列,积木与积木之间紧紧排列着,没有缝隙,形成城墙的基本框架。之后,又拿来六块三角形积木排列在长城的起点,把三角形的直线边朝下。形成城墙起点的样子。
这时候,梦君拿来三角形积木仔细观量了一段时间,用来填补两个长方形积木之间的空缺位置。在左拿右看仔细观察之后,她才把积木放到空缺位置。放上去之后恰到好处。
孩子们在搭建长城的城墙部分时,发现长方形积木的数量明显不足。他们开始四处寻找更多的长方形积木,但发现建构区的长方形积木已经所剩无几。
小朋友们聚在一起讨论如何应对积木不足的问题。
梦君:“没有长方形积木了!怎么办呢?”
“嗯,我看看还有别的吗?这个积木行吗?”昭辰拿着三角形积木问梦君。
梦君:“应该可以吧!”说着,便把三角形积木摆放过去。
昭辰:“可以。”
经过一番讨论,他们决定使用三角形积木和半圆形积木来替代部分长方形积木,以完成长城的搭建。
柯盈则在一旁自己搭建,用长方形积木搭建架空,上面用三角形积木作为装饰。旁边又搭建了各种形状的造型,看起来很是丰富呢!
万万正在搭建一个由木制积木组成的结构。这个结构看起来像是一个房子或建筑物,旁边还有一些用纸筒和木板搭建的装饰物。用长方形积木摆放四周墙壁,拿来两个圆柱形的塑料桶摆放好,上面放了个三角形积木。下面接着挨着一个半圆形积木。四周墙壁还有许多小长方体的装饰物呢!万万一边搭建一遍数数:1、2、3……
万万看着搭建完的四周,仔细思考了一会儿。拿来长方形积木并齐排列,搭建底座和柱子,用长方形和三角形搭建顶盖,像似门一样。旁边还有可以坐的位置,万万说这个是可以邀请小朋友坐的地方。
表征与倾听:
在搭建时发现,幼儿对于长城的结构不是很了解。为了增长幼儿的对于长城的认识,引导幼儿观察长城的整体轮廓,提问:“长城看起来像什么?”
幼儿们用“长长的龙”、“大大的墙”等词汇形容。
开始详细讲解长城的结构,首先介绍城墙:“这是长城的主体部分,用来阻挡敌人进攻。”
接着讲解烽火台:“烽火台是长城上的重要建筑,一旦发现敌人,就会在这里点起烽火,向远处的烽火台传递消息。”
提到城门时,强调其作为进出长城的通道,并解释其防御设计。
讲解结束后,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幼儿们纷纷表示对长城的壮观感到惊叹,对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表示敬佩。
借此机会,我教育幼儿要珍惜和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幼儿行为分析与解读:
在幼儿建构区,当孩子们在搭建长城模型时遇到长方形积木不足的情况,转而使用半圆形积木进行搭建是一个富有创意的应对策略。这种转变不仅考验了孩子们的应变能力,还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反思与改进:
在搭建过程中,小朋友们能够灵活地将半圆形积木与长方形积木结合使用,创造出独特的长城造型。这体现了他们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未来的建构区活动中,继续鼓励小朋友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使用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积木来搭建各种造型。
第二次搭建
有了昨天经验的延伸,昭辰来对我说:“老师,我想搭建烽火台,你来看看吧!”
昭辰选择了纸杯和弧形积木进行搭建,主要负责烽火台的底部结构,用纸杯围成一个大圆,接着在圆上放置了较大的弧形积木块来确保塔的稳定性。
就这样按照第一层的顺序排列方式,昭辰又这样在上面搭建了五层。这样的烽火台看起来更加牢固,也很高。烽火台的基本形状是完成了,昭辰又开始进行封顶动作。
封完顶以后,昭辰又开始拿积木安装烟筒,还有各种三角形装饰。虽然在搭建烟筒的时候,三角形总是掉落下来。为了保持三角形的稳定性,昭辰尝试摆放多次,终于,三角形不再掉落。
最后,昭辰搭建完成后,很开心的告诉我说:“老师,你看看我成功了!”
看着昭辰开心的笑容,我不仅夸赞到:“太棒了,宝贝!”
表征与倾听:
在昭辰的绘画表征中,能发现昭辰对于自己的搭建是有清晰的认识的。绘画中有:烽火台、狼烟、点火的地方,还有他自己搭建的场景。能看出来昭辰是个认真仔细的孩子。在表征时,给其他小朋友看了看昭辰的搭建,其他小朋友也可以学一学昭辰的搭建技能。
幼儿行为分析与解读:
昭辰在搭建烽火台的过程中展现出了较强的动手能力和空间认知能力。他能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计划,使用积木等建构材料搭建出形状各异的烽火台。他能够通过不断调整和改进,克服了不少困难,最终完成了烽火台的搭建。
反思与改进:
教师在观察过程中,应适时给予孩子们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同时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孩子们分享自己的作品和搭建过程中的感受,以促进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发展。
第三次搭建
梦君和昭辰开始搭建城墙的基础部分,首先,昭辰拿来许多长条木板,使用长条木板作为城墙的底部支撑,他把长条木板竖向排列,整齐有序进行排列。遇到了城墙需要转弯的地方,如果拐弯处在使用成条木板的话,就没法拐弯了。这时候,梦君拿来选半弧形木板,对昭辰说:“我们一起试试这个吧!”
昭辰:“嗯嗯,可以。”
梦君把弧形木板摆到转弯处,正巧很合适。两位小朋友开心的笑了。
在搭建过程中,面对木板的多次倒塌,梦君和昭辰活动中尝试使用更多的积木进行加固,并多次调整积木的摆放角度,以保持稳固。两人最后目标一致地进行搭建……
他们使用大型积木作为城墙的主体结构,小型砖块模型用于填充和装饰。
在搭建过程中,梦君遇到了城墙倒塌的问题。她通过增加积木的数量和调整积木的摆放位置来保持城墙的稳固性。在面对长方形积木不够的情况下,梦君用两个三角形积木拼接成一个长方形积木,作为城墙的基础部分。不光是用三角形积木拼接,还用多个小正方体积木拼接成长方形积木。就这样搭建成城墙弯弯绕绕的形状。
城墙的主体搭建完成后,梦君开始寻找小积木进行摆放。梦君选择了小三角形积木,将它们排列在城墙的外部,形成了一道边缘;梦君还拿圆柱形的小积木在城墙的表面进行摆放,仿佛是城墙上的柱子。
柯盈在城墙外摆放了多个积木,这些积木整齐有序的排列着。
梦君:“柯盈,你摆放了那么多积木是什么呀?
柯盈:“这是打败敌人的手枪,有了这些手枪,我们就不怕了。”
梦君:“这些手枪像真的一样,坏人就不敢再来了。”
摆放完“手枪”以后,柯盈又在手枪的外沿,搭建了很多拱门的形状,这又是什么机关呢?
柯盈选择了箱子和纸杯来搭建城墙的进口处。她首先将几个纸杯整齐地叠放在一起,但很快发现纸杯容易倒塌,于是他开始调整纸杯的位置和角度,尝试找到更稳定的叠放方式。后来,柯盈选择将纸杯底部相互交叉叠放,以增加稳定性。她一边叠放一边自言自语:“这样就不会倒了。”
柯盈成功地将纸杯叠成了的塔状结构。
梦君也选择用纸箱来搭建,采用加工的搭建方法,两个纸箱子竖向排列,上面横向摆放一个纸箱子,形成一个拱门的形状。
梦君边搭建边说:“烽火台上面是有火的”。
说完,她又拿了一个三角形,摆放在箱子的最上面,并不断调整位置。
梦君拿来许多纸杯,把纸杯并齐排列着。上面又叠加一层纸杯,就这样排列整齐。排列整齐后,又拿了一个类似于跑道的材料,搭在了纸杯的上面。
昭辰:“这样大街这个路看起来长吗?
梦君:“挺长的,这样人们来参观长城的时候就方便了,可以坐着汽车参观。多好啊!”
昭辰:“我可以来当第一个参观的吗?
梦君:“当然可以了,我现在就带你去参观吧!”
昭辰:“好”。
表征与倾听:
通过搭建长城,幼儿能够更直观地了解长城的结构和特点,如烽火台、城墙、道路等,从而增强对长城这一中国重要文化遗产的认知。
在搭建过程中,幼儿需要灵活运用平铺、延长、架空和垒高等多种搭建技巧,这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建构技能和动手能力。
幼儿会思考不同积木的搭建顺序和数量,并尝试将不同形状的积木进行组合,以创造出自己心目中的长城模型。这一过程能够锻炼幼儿的计划性和创造力。
幼儿行为分析与解读:
通过这次搭建长城城墙的活动,幼儿们不仅加深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还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和空间认知能力。他们在搭建过程中相互协作、解决问题,并发挥了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有趣的建构游戏,更是一次有益的学习和成长经历。
反思与改进:
虽然我们为孩子们准备了丰富的建构材料,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些材料并不完全适合搭建长城这种大型建筑。例如,部分积木的形状和大小并不完全匹配,导致孩子们在搭建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因此,在未来的活动中,我们需要更加精细地准备材料,确保它们能够满足孩子们搭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