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让儿童的学习看得见》第二篇第一章导读

徐州开发区东环中心幼儿园
阅读 32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读书是一场心灵的旅行,它能够丰富我们的内心世界,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让我们在忙碌之余,拿起一本书,享受阅读带来的宁静与愉悦,让书香伴我们成长。

本章导读

        本章“做纪录,要记什么”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深入了解儿童学习世界的窗户。首先是儿童的兴趣点,那些他们表现出好奇与热情的瞬间,可能是对某个玩具、某本书或某个游戏环节的特别关注,这是深入了解他们内心世界的窗口。其次,记录儿童的问题与疑惑,这是他们思维碰撞的火花,无论是对自然现象的不解,还是对人际关系的困惑,都值得被记下。再者,儿童解决问题的过程要重点记录,他们尝试的方法、遭遇的挫折和取得的突破,这些都是学习成长的生动展现。还有他们与同伴的互动情况,合作、分享或者冲突,都反映出其社会性发展。这些记录将如同拼图碎片,拼出儿童学习的完整画卷。

本章阅读导图:

       在阅读的基础上,我们将开展线下共度研讨活动,请关注:

1.共读时间:2024年11月21日13:20-14:00

2.共读地点:三楼多功能室

3.共读形式:阅读与分享

阅读重点:

  1.明确纪录内容的情景化,要根据不同场景记录儿童的特定表现。

 2.了解应记录儿童的问题、尝试、互动及情感体验等,以更好地看见儿童的学习。

  教师分享:

  1.结合案例“数字必须得数”,结合案例“数字必须得数”分析纪录的内容不是普适性的,而是情景化的。或者说一说为何教师纪录儿童行为的过程就是观察记载加上赋予意义的过程?

  2.“做纪录,要记什么”,纪录的内容的特点是什么,请老师结合纪录实践对这三个特点说明。

—END—

董梼梼

阅读 32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