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迎来了新课标出台后的新教材实施,面对新教材,老师们是否能够真正理解其编写理念,是否能让其扎实落地,教学效果是否理想,成为研训工作的首要任务。开学近两个月,音乐教研员罗曼深入学校课堂,通过听课、交流座谈、参与集体备课等形式,了解新教材落地实施情况,发现问题,梳理问题,积极思考解决策略,由此策划组织了此次教研活动。
2024年10月24日,在新抚区大官小学召开了“新课标 新教材 新思考”教学研讨会。新课标新教材对音乐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标准,因此,教研员罗曼在本学期开启了两项提升内容,一是“构建音乐曲库活动”。以各校教研组为单位,每周精选两首音乐作品,并将音乐作品与作品分析分享到微信群中,全体老师们一周循环聆听,积累音乐曲库。另一个是要唱会唱好教材中的合唱歌曲,通过个人练习、小组练习与集中训练三种形式相结合提升演唱能力,并在学期末进行过关考核。
此次教研活动在优美的合唱歌声中拉开帷幕,合唱曲目是新教材七年级第一单元的合唱《如愿》。
业务能力常练而精,不练则废。这优美的歌声唱出了身为音乐教师的专业自豪与幸福,有效地激发老师们岗位练兵的积极心态!
教研活动包含四项内容。
首先以各校教研组为单位交流新教材实施的情况及出现的问题。
面对老师们提出的新教材落地实施问题,教研员罗曼呈现人教音乐中的两节课例,带领老师们在课例中寻找问题解决策略。
《小九的旋律密码》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学会认识高音谱表上的音,建立唱名与乐谱之间的对应关系,在五线谱上画出音符。然后是组块读谱训练,形成一串一串地看音符的习惯,形成提前看谱的习惯,“眼到嘴到”提前准备的读谱习惯。
《我的身体打击乐》从节奏训练入手,采用律动、节奏卡、游戏相结合的教学手段直观教学,明确“学中玩、玩中学”,并在趣味性、实践性强的音乐体验中,探究“我的身体也可以是乐器”。
观课后,老师们展开了研讨,前面提出的新教材实施问题,很多都在课例中寻找到了答案。那就是精心精细备课,依据教材编写提出的集中学习、循环强化的核心理念,紧紧围绕每单元每课时的教学目标,合理规划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有效整合教学资源,用好周海宏教授提供的教学课件资源。
研讨会的第三项内容是由人教社新课程实验校新抚区北台小学进行新教材使用的交流分享,交流者为侯雅宁。
北台小学侯雅宁作为课程实验校的一线教师,上个学期承担了新教材的试教工作。她讲述了自己从试教到新教材实施、再到对新教材逐步深入认知和理解的心路历程。与老师们真诚分享了落地新教材的几点重要体会: 均拍很重要,整合迁移学习挥拍,集中学习循环强化学习音符。
最后教研员罗曼针对调研听课梳理出的教学问题,进行了微讲座《新课标 新教材 新思考》。首先她再度强调了新教材的编写理念: 整体推进,关联发展,循环强化。然后将新教材实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类剖析,指出集中学习不要加入专业知识性讲解,要依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视觉认识,实践跟随,寻找规律,构建知识点。例如:节奏密码,一定要从均拍开始,规范的拍抬动作,再演化到一拍一个,一拍两个,一拍四个,认识音符的同时逐步加入读音和手拍节奏,均拍始终跟随。这些学习一定要在趣味化的情境教学中完成,在“唱游”中去探索学习。集中学习不能在一节课中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完全掌握,更需要在后续的每一节课中的循环强化。
新教材的实施首先需要教师转变观念,一节课不再是教唱一首歌,而是教会学生掌握一项知识技能,并且能用这项技能帮助自己学会演唱、演奏;其次要仔细读教材,你要的教学内容和信息其实都能在教材中找到,我们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材中都有很明确的提示。其次要避免课堂中存在无效的活动,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也影响了整节课的节奏。
教研活动结束后,老师们进行了再度思考,撰写了活动体会。
音乐教育要让学生喜欢音乐、需要音乐、会听音乐、会用音乐,此次教材的改版不是简单地换几首歌曲、封面和彩页插图,而是立足音乐本体,设计真实的情境化、项目化学习,呈现了音乐的原本魅力。让我们共同努力,让音乐学习成为学校里最快乐的课程,让音乐成为学生们甚至是老师们的情绪管理有效工具,从而真正达成音乐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的夙愿!期待新教材让所有的美好都实现!
编辑制作: 罗曼
视频编辑: 谢文红
摄影摄像:朱庆华 王爱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