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与己和解,战胜困难,融入乡村
我是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设计研究所的一名普普通通的研究员,2019年的2月8日,我父亲肺癌晚期,我儿子正在备战高考,一纸乡村振兴号令,没有解释,不敢抱怨,为了国家的战略实施,我下乡了。
陌生的语言,孤独的环境,家庭的压力,时时牵挂着父亲和孩子,为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担心,我整晚整晚夜不成寐。
看不到前途和希望,我怎么帮助他人?怎么服务基层?我代表着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的科研人员形象,我不能这样,我必须自我拯救。白天我机械地走进每一户,努力取悦村民,熟悉其生活状况,增强自身的存在感。晚上我阅读大量的书籍,从书籍里获得力量,打发无眠的黑夜。
2019年三月,我在悲痛之中送走了心爱的父亲,6月儿子通过高考进入北航自己心爱的专业。我的压力一下子减轻,每晚睡眠能够维持3-4小时,我已经很满足了。在不断自我激励下,在家人的鼓励和宽容下,我克服了内心的怯弱和陌生环境的不适,积极融入乡村。同时,乡村农民的淳朴友好、通情达理、热心配合也给予我的工作带来了乐趣和信心。我推心置腹地讲,我下村主要做三件事,希望能够彼此成全:
1、全力以赴,完成任务;
2、竭尽所能,服务村民;
3、在服务过程中建立纯洁友情。
从此,我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无限的基层服务之中,积极主动申请入党,接受基层党组织的考验,把服务村民当成是我们应尽的责任,服务中遇到的任何困难都成为我历练和进步的台阶。同时也得到了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工作成效也得到了领导的认可,我唯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一条路一直走下去,才能不辜负大家的厚望。
各级领导多年支持并看望,进行有效帮扶。农业厅孙法军副厅长下村看望脱贫户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刘作凯、院长黄正恩、副院长张银东和邢福能下村看望乡村振兴干部,并指导驻村工作。
海南大学机关支部下村捐赠书籍、应急物质和看望脱贫户。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设计研究所冯镇所长和谢辉副所长到村看望脱贫户,并指导产业发展。
镇领导关心慰问。
农乐南繁等企业商会关心我村,慰问米油等生活物质。
二、科技服务,培养“三农”人才。
下村五年多的时间里,在省农业厅、省农业科学院各所及专家们的支持下,我充分利用海南农科院的技术优势资源,广泛开展农业技术培训、高素质农民培训班、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科普活动等三十多场,受益范围为澄迈、文昌、三亚等市县,培养三农人才达5000人次。
省农科院党组书记刘作凯支持乡村科普活动!
三、谋划产业,促进村集体经济增产增收
1、积极主动与村书记谋划产业发展,提供多项选择,利用农科院的科技服务优势,撰写发展报告,实施发展方案。
2、发展特色产业种植。利用区域特色,槟榔林下种植斑斓20亩,带动村民务工增收,村小组获得租金收入。
3、整合撂荒地,种植粮食作物。提出“千亩良田”设想上交市人大,整合近100亩撂荒地,种植玉米和水稻,为实施“千亩良田”打下基础。因地制宜,种植辣椒和香蕉。
4、台风过后,尽快复工复产。在孙副厅长和省农科院领导的指导下,联系胡椒和槟榔种植技术人员下村指导灾后重建,送药下乡,鼓励农民不要放弃,充满信心。
做好PPT汇报实情,支持领导专家调研,出谋划策,给予智力帮助。
省农科院黄院长亲自到现场指导工作。
省农科院人事处处长陈文下村关心驻村工作并到产业现场调研。
省农业厅孙法军副厅长、省农科院黄正恩院长多次下村领导亲自指导新型品种示范推广。
带领干部学习做新合胡椒品牌。
四、厚植传统美德,弘扬文明乡风。
一是言传身教,真心帮扶,出钱出力,倡导诚实守信、尊老爱幼、互助友爱等价值观;
二是通过树立道德榜样,形成向榜样学习的良好风尚。五年来,我服务的村庄获得“绿色家庭”“和美家庭”“孝善楷模”等十八人次。我主动收集本村老革命人物的优秀事迹,老一辈书记的奋斗历史,并进行宣传。让村里人铭记这些先进人物对村里的贡献,增强村庄的自豪感。
三是传承传统文化。积极支持村里的公期、祭祀、节日等活动,带头捐钱,积极宣传,让传统习俗具有时代气息和正向引导性。
四是倡导健康生活方式。通过健康讲座、科普宣传等方式,引导基层民众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五是提升精神风貌。宣传“邻里互助”,开展“阅读分享”、“母亲节活动”、“节日庆祝”等活动,弘扬农村优秀文化。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升村民的文化素养,让村民的精神外化于形,内化于心。
脱贫户阿喆考上了海南大学,我兑现承诺,赠送笔记本电脑一台。
走访看望高龄老人。
慰问大病户。
风雨中慰问低保户
台风后认真倾听稳定脱贫户的伤心事。
与村民交流,摸排台风损失
到墩头村摸排房屋及农作物损失。
和家长孩子们一起阅读分享,交流
下村阅读交流
支持村民们参加村晚大舞台活动。
春节庆祝活动。
一年一度的公期活动!
母亲节庆祝活动!
端午节包粽子庆祝活动!
重阳节自娱自乐!
到三亚吉阳区新红村委会交流
到博后村委会交流。
开展积分制,助推乡村文明活动。
开展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科普活动。
宣传党的政策,增强民族自豪感。
与老书记和老一辈村干部交流,吸取精华。
五、深入调研,做好规划。
在农业厅孙法军副厅长的帮助下,与热科院信息所等各位专业人士密切调研,下沉到31个村庄,做好“四园一址一馆”产业和文旅发展规划。为村庄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