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十月,教研正浓。为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探索小学语文大单元的新思路、新模式,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2024年10月29日上午,我校开展了2024年(秋)四年级组语文大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由四年级语文教研组承办,肖碧华主任带领全校语文老师参加了这次活动。
整体联动,聚能量
为此次活动的顺利进行,四年级语文教研组长李静老师带领全年级语文教师进行精心备课、磨课、试讲。经过初次试讲,将年级教师分为三个小组。由陈小玲、张红指导谭丽雁老师的课,由吴霞、唐海英指导许应琼老师的课,由曾玉珍、伍春芬指导李静老师的课,由李敏、唐利华指导王雪梅老师的课。为呈现精彩纷呈的教学活动,老师们还利用假期时间不断地对课进行打磨调整。
活动伊始,主持人李敏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人文主题、语文要素,让我们知道了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神话故事,阅读要素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习作要素是展开想象,写一个故事。从学习内容和目标定位来看,本单元在课程内容上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和“整本书阅读”两个学习任务群。《盘古开天地》要求学生说出课文中神奇的地方,并能讲述盘古开天地的过程。《精卫填海》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讲精卫填海的故事。《普罗米修斯》要求学生能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故事,并能和同学交流故事中最触动你的情节。《女娲补天》要求学生在默读课文后能说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试着把女娲从各地拣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
课堂展示
温柔大方的谭丽雁老师执教《盘古开天地》
谭老师先借助插图帮助学生梳理课文内容,了解盘古开天地的过程。然后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故事神奇的想象,结合具体语句交流自己认为神奇的地方,在朗读、想象、交流的有机融合中感受盘古鲜明的人物形象。最后通过小组学习让学生完整地讲述开天地的过程,在表达中进一步感受盘古开天辟地勇于献身的精神。整堂课,谭老师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教态自然大方,采用扶放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知性优雅的许应琼老师执教《精卫填海》
许老师首先通过看图片猜故事引入课题,接着指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好停顿。再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结合插图,了解故事大意,接着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展开丰富的想象,抓住人物的语言、外貌、心理活动等细节描写讲述故事,感受人物形象。最后熟读成诵,进一步体会神话神奇的想象和精卫的美好品质。课堂上,学生兴趣浓厚,踊跃发言,师生之间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老师点评精彩到位,善于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睿智干练的李静老师执教《普罗米修斯》
课堂上,李老师通过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让学生掌握故事的主要内容,接着细读故事,通话朗读、想象,借助插图理解故事内容,感受课文神奇的想象。在此基础上,与同学交流触动自己的情节,体会普罗米修斯不屈不挠的人物形象。再小组合作学习,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用自己的话讲述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故事,进一步感受课文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教师课堂驾驭娴熟自如,语言表达言简意赅。
沉稳持重的王雪梅老师执教《女娲补天》
课堂上,王老师设计的每个环节都直指预设的教学目标,首先,王老师围绕课文前面的学习提示展开教学,让学生理清楚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初步把握课文内容。然后引导学生找找课文中自己觉得神奇的地方,进行交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小组学习发挥想象,试着把女娲从各地拣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学习过程中图文结合,小组合作中更具趣味性,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神话神奇的想象。
四位老师的课相互融合,巧妙勾连,达成了本单元“感受神话神奇的想象”这一教学目标,有效诠释了单元教学的整体性,全体语文教师认真听课,认真做笔记,写下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评课环节
教学展示结束后,六年级语文教研组长王芳老师进行了点评。王老师肯定了教师课堂中的亮点,并结合外出学习聆听专家课堂的收获,深入浅出的为我们点出神话教学的真谛,分析了神话教学设计和实施的路径,并指出创编神话故事的桥梁即“主角+困境+化解困境”,让我们对神话单元的教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撰稿:张红(小)
初审:肖碧华
复审:李洪根
终审:赖晓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