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作者殷振月,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初学欧阳询,后遍临颜真卿、王羲之、钟繇等古代书法名家书体。“阴阳合和”理念贯穿其书法实践,书法作品多次入展全国、省、市大赛并获奖。
【读诗】
初到陆浑山庄
唐·宋之问
授衣感穷节,策马凌伊关。
归齐逸人趣,日觉秋琴闲。
寒露衰北阜,夕阳破东山。
浩歌步榛樾,栖鸟随我还。
【作者简介】
宋之问(656—712),唐代诗人。字延清,一名少连,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一说汾州(今山西汾阳)人。高宗上元二年(675)登进士第。武则天时,宋之问先后转任洛阳参军、尚书监丞、左奉宸内供奉。宋之问品行卑下,曾先后献媚于张易之、太平公主,为时人所不齿。唐睿宗即位后,宋之问被流放钦州,玄宗先天元年(712年)八月,赐死于徙所。宋之问诗与沈佺期齐名,称“沈宋体”。宋之问多应制之作,擅长五言律诗,属对精工,声韵谐美,语近旨远,清通圆美,对唐代律诗的完成颇有贡献。有《宋之问集》。
【话民俗】
馆陶秋节习俗中的优秀传统文化
马月起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哪个季节节最多?如果说第一是春季,那么秋季就得数第二。秋季三个月有多少个节?馆陶一带就有9个,平均每个月三个节。中国现代六大行业性节日,秋季独占3个。
那么,为什么秋天会这么多节?馆陶人怎么过秋节?透露出哪些民间信仰和风俗?体现出哪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其根源在哪里?
一、今日秋节何其多?
馆陶一带的秋节有哪些?下面重点说农历传统节:
(一)七月七日“七夕节”。馆陶有自己的关于牛郎和织女传说故事,也有自己独特的过节方式。今馆陶县城北25里,有一个千年不曾改名的村叫天河。据《馆陶县志》记载,宋朝初期,有黄河从孟庄和热河村穿过。
人们习惯把黄河称为“天河”,有一年夏秋之交,洪水暴发,将两个村庄淹没,当时两村有一对恋人舍身投入河水中,抢救了很多落水村民。后来男青年不幸被洪水吞噬,女青年悲痛欲绝,投河而死。最后只有女青年的尸首被人们找到并打捞了上来,安葬在村庄以东,民间俗称“孤女坟”,又叫“织女墓”。人民感激这一对少年男女,祝愿他们升天成神。百姓为悼念他们,就于七月七日把冲毁的孟、热二村并为一村,改村名为“天河”,就是今天的天河村。每年七月初七这一天,相传牛郎和织女鹊桥相会,倾诉衷情。当地民间还建有织女庙。馆陶一带的人这一天有以下习俗:
1.赶庙会,拜织女,逛集市,看大戏。这一带民间还流传着“七月七,杀公鸡”习俗,原因是相传当夜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若无雄鸡报晓,便能永不分开,寄寓了一种美好的愿望。
2.傍晚时分摆饺子宴乞巧。和面包饺子,馅内放象征织梭、捣布杵、刀尺、剪刀等物品,煮熟供在庭院。少女拜织女星和月亮,希望乞得一双巧手和美满婚姻;少男拜魁星,希望乞得好才华,将来名登龙虎榜,博得好前程。供罢分食饺子,食得内有“剪刀”饺子的人属最巧的上等,食得内有捣布杵的饺子者属最次等。旧版《馆陶县志》载:“食得剪刀者则喜,食得捣布杵者则嗔。儿女之态可博一噱。”
3.晚餐过后比赛穿针乞巧。带钢针和彩色丝线,在月下比赛穿针,谁先把线穿到针眼里,就说明谁手巧。有时为了增加难度,还要在风中比赛穿针。
4.比赛过后沐浴祈求好运。夜晚,姑娘们悄悄地去“瑶池”(村边的池塘、沟渠)沐浴。
5.中夜过后:葡萄架下闻天语。乞巧饺子宴罢,深夜三更后,少女们还会披上红袄(后半夜天已很凉)聚在葡萄架下,据说只要足够诚心就一定可以听到牛郎织女在天上说的悄悄话
(二)七月十五“中元节”。中元节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祀节日之一,也是馆陶一带民间十分重视的节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上坟,祭祖先祖,一方面表达哀思,一方面乞求先祖保祐后代家兴业旺。
(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因为处在秋季七、八、九月的中间一月,所以叫“中秋节”。馆陶一带民间也十分重视这一节日,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农村家家和麦子面,发酵后用红糖、白糖做馅,也要蒸、吃象月亮一样圆的月饼,包一顿饺子吃。今天即使家境再不好,也都买一些月饼吃;即使有糖高的人,也会变着法子买一些无糖月饼吃,为的是一种团圆、幸福的节日气氛。
(四)九月九日“重阳节”。每逢节日盼团圆,尤其是这个节日,馆陶一带俗称“老人节”“敬老节”,儿女们纷纷给老人送礼,陪老人吃一顿丰盛的宴席。儿孙绕膝,满堂欢笑,这是每一个家庭的场景。
(五)十月初一“寒衣节”。馆陶一带民间最多的俗话是“送寒衣”。冬天到了,家家户户上坟为先祖烧送纸钱和衣服纸扎之类,担心先祖在地下受寒受冻,期盼先祖象阳间人们一样过一个温暖、平安的寒冬。
(六)五个传统节之外还有公元八月十九日“医师节”、公元九月十日“教师节”、秋分日“中国农民丰收节”、公元十月一日“国庆节”。这四个节是近几十年来的新民俗,一是为庆祝新中国成立而设,强调的是纪念先烈、不忘初心。一是为倡导尊师重教而设,强调的是提高教师地位,发展教育事业。一是为表彰医务人员而设,主题是“勇担健康使命,铸就时代新功”。
总结以上秋季九个节日的习俗,体现了中华民族哪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呢?
(1)尊重劳动,崇尚才智。
(2)庆祝丰收,崇尚团圆。
(3)提倡孝亲,崇尚敬老。
(4)感恩先祖,崇尚血脉。
(5)尊师重道,崇尚文化。
(6)怀念烈士,崇尚大义。
有一个问题:十月初一明明是冬季,“寒衣节”怎么放到秋季习俗中讲?这不正确呀!此事留待后面专门讲。现在的重点是:
以上节日习俗文化的根源在哪里?这些节日是打哪儿来的?
二、三千年前的先民怎么过秋?
往三千年前溯一下秋节文化的根源。
《豳风·七月》是《诗经·国风》中最长的一首诗,这首诗反映了西周早期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涉及到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从各个侧面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风俗画,从春耕、秋收、冬藏、采桑、染绩、缝衣,到狩猎、建房、酿酒、劳役、宴飨,无所不写。诗从进入秋天的七月写起,按农事活动的顺序,通过平铺直叙的手法,逐月展开各个画面。
有三个问题需要注意。(1)豳同邠,古都邑名,在今甘肃庆阳、陕西旬邑、彬县一带,是周族部落的发祥地,从地球纬度看与馆陶一带差不多,所以考察这首诗也可大致考察了解到馆陶一带三千年前的风俗。(2)诗中同时使用夏历和周历,夏历我们今天还在使用,周历以夏历的十一月为正月。诗中“七月”“八月”“九月”均指夏历,“一之日”“二之日”“三之日”“四之日”则指周历,分别是夏历的十一月、十二月、一月、二月。(3)诗中讲的内容涉及一年四季,我们把关注点放在秋季。
其中与秋季相关的诗句摘录如下: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八月其获,十月陨萚。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豜于公。”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
“九月肃霜,十月涤场。”
透过以上诗句,可以认识到3000年前的秋季是什么样的?先民们是怎么度过秋季的?
(一)秋季天候:秋季共有三个月,包括六个节气即: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每个节气有三候,共十八候,在阴晴、冷暖、干湿和月相、昼夜长短等方面有很大变化。首先,从一些诗句可以看到季节冷暖的变化。“七月流火”,大火星已经从正南方的最高处向西方下降了,说明炎热的夏天已过去,凉爽的秋天到来了。“九月肃霜”。霜降节气到。“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越来越冷。
(二)动物活动:“七月鸣鵙”,“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也体现了天越来越寒冷的意思。
(三)植物变化:“八月萑苇”,八月芦苇长成,收割下来,可以制作苇箔了。“十月陨萚”,各种植物的枝叶在凋零。
(四)丰收劳作:“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鵙(jú):鸟名,即伯劳,在北方,夏历五月开始鸣叫,一直到寒冷时节来临。古代赶制寒衣,要在此鸟停止鸣叫之前。
(五)孝亲敬老:“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为此春酒,以介眉寿。”“春酒”是一种在“十月获稻”后专门酿造的酒,用于祭祀祈福和特定节日享用。《尚书》中的《酒诰》是我国最早一篇禁酒令,提出禁酒、惜粮,只有特殊情况才能饮酒,如祭祀和孝敬长辈。
直到今天,不少习俗都能从三千年前的先民生活中找到蛛丝马迹,这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
三、秋节风俗究竟源自何处?
秋季节日习俗主要源于四个方面:
(一)天象崇拜
大火星七月西流,代表秋天的到来,也代表气温从此以后逐渐下降。
月亮的“圆”与“缺”回环往复,以至无穷,造成了历法上“朔”与“望”的规律变化,大自然真是神奇!月亮崇拜从远古时期就产生了,嫦娥奔月是先民们的想像,而今天中华民族登月之梦终于实现了。
七月七拜魁星、织女星,同时也拜月,认为月亮无所不能,于是向天乞巧。七月十五日祭月、中秋节拜月也都体现了古代先民对月亮的崇拜。
重点说一下七月十五这个节日。
七月十五作为庆祝节日,最早可追溯到夏代甚至远古的月亮崇拜,具体到社会活动层面,则为满月之时举行的“跳月”庆典。《礼记·祭义》曾记“祭日于坛,祭月于坎”,“祭日于东,祭月于西”。《史记·匈奴列传》记单于朝拜日、夕拜月。直至战国、秦汉时期,华夏族与匈奴族仍将拜月奉为祀典。远古时期的氏族男女们每逢月圆之夜都要集会于场,举行歌舞庆典,也就是“跳月”。七月十五的主题多与祭奠鬼魂和主杀之神有关。
“七月十五”是什么节?其来源非常复杂。道家称为中元节,时间为农历七月十四或十五。佛教称为“盂兰盆节”,民间俗称“鬼节”,又称“亡人节”“七月半”。有古人祭月的习俗存在,也有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元素。
第一,节俗始于古代儒家秋尝祭祀的古老习俗,有祭祖和感恩的双重功能,孝文化是其精神内核,是中国人对逝去父母以及亲人表达孝敬、思念的重要节日。所以,过这个节一般人要上坟祭祖。
第二,道家“中元节”。南北朝时期的《赤松子章历》中规定了检校和修斋祈福的日期:“三元日正月十五日上元,七月十五日中元,十月十五日下元,天地水三官检校之日可修斋祈福。”唐朝开始有“中元节”的明确记载。《唐六典》卷四《祠部郎中》记载了“三元斋”,讲到:“七月十五日地官为中元”。据宋人王钦若等编纂《册府元龟·帝王部》所载,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唐玄宗下诏,要求天下百姓今后每年正月、七月、十月三元十三至十五日禁断屠宰。《明皇实录》记载:“三元日,宜令崇元学士讲道德、南华等经,群公咸就观礼。”唐诗中多有以中元日为题的诗歌,说明中元一词及其节俗已流行民间。
所谓“三元日”,指的就是道教的“三元三官”。三官是指天地水,中元属地官。道教认为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与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相配,构成三元节的序列。
第三,佛家的“盂兰盆节”。盂兰盆一词源于梵文“Ullam-bana”的音译,意思是“解救倒悬”,比喻亡者之苦有如倒悬,应即往解救。佛教受儒家影响,设盂兰盆会,以超度历代先祖。相传中国最早于公元538年举行盂兰盆会,由梁武帝萧衍推行。宋代后,因供养佛僧的色彩大大减弱,逐渐与中元节融合,在民间被俗称为“鬼节”。
(二)孝亲文化
秋天收获季节,人们生活有了保证或者一定程度的改善,物质的基础上自然就产生了一些孝亲文化习俗,比如祭祖,感恩去世的父母和先祖,这就是七月十五节日;比如关爱亲人,举行一些团圆的形式,看望看望父母,看望其他亲人,这就是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九“重阳节”等;比如“寒衣节”。前面提到一个问题:十月初一明明是冬季的第一天,民间叫“寒衣节”,怎么放到秋季习俗中讲?这不正确呀!这里着重说一下“寒衣节”。
“寒衣节”古称“授衣节”,来自古代的授衣习俗。《诗经•七月》中说:“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意思是说,进入七月以后,天气转凉,也收获丝麻等做衣服的物料,八月就要织布做衣服,在进入冬季之前的九月就要授衣了。那什么叫授衣呢?将织布和裁制冬衣的工作交给女工,做完冬衣后就要交给贵族们和自己家的亲人们穿上。那为什么要授衣呢?上面的诗句中说,到了十一月、十二月,天寒地冻,如果没有冬天厚厚的衣服穿,如何度过这一年的呢?
“授衣节”就是九月的一个节日,古时有授衣、祭祀、开炉等习俗,提醒人们注意寒冬的到来。妇女们要拿出棉衣,送给在远方戍边、服徭役的亲人,“孟姜女千里送寒衣”哭倒长城八百里的传说至今还在流传。在为亲人送去寒衣的同时,逐渐发展为祖先、亡人也一并送去过冬寒衣,所谓“事死如事生”。《礼记·月令》中描述了周代腊祭的情形:以猎物为祭品,天子在社坛上祭祀日月星辰众神,在门间内祭祀五代祖先,同时慰劳农人,颁布新的作息制度。
由于九月授衣过早,十月刚入冬,到了宋朝,这一习俗就被移至十月一日。宋代周密《武林旧事》:“十月朔,都人出郊拜墓,用棉裘褚衣之类。”民间将寒衣节与清明节、中元节并称为中国三大“鬼节”。
归纳一下,“寒衣节”又称“授衣节”“十月一”“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秋祭”,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冀鲁豫交界处馆陶一带习俗,人们将自己秋季收获的物品供在死去的亲人墓前,向祖先报告一年的丰收成果。同时,用彩纸剪成衣服,为祖先焚烧,表示“十月一,上坟烧寒衣”的意思。
(三)数字崇拜
“七”是个神秘的数字,自古以来无论中国、外国都对它很崇拜。古巴比伦王国的建造者闪米特人就尊七曜为神,认为它们轮流执政,主宰着人间的沧桑变化。古希腊人也认为,人的年龄每七年递增一次,胎儿每七天为一个成长周期,治病时每七天为一个疗程。在中国古代,人们把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行称为“七政”,二十八宿按四像分配,每一个方位的宿数都是七。先秦时代有“天数以七纪”之说。《黄帝内经》中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天癸至,壬脉通……”《太平御览》卷三一载:“七月黍熟,七日为阳数,故以麋为珍”(麋是一种植物)。又说“七月七日为良日”。魏晋时,七月七日要聚会游乐。传说这天也是天宫神仙聚会之时。七月七日“七夕节”的由来就与这种天象崇拜有关。
“七”为阴,“九”为阳。重点说九月九日“重阳节”。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
远古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晋代葛洪《西京杂记》载,汉高祖刘邦的宠妃戚夫人于每年九月九日,头插茱萸,饮菊花酒,食蓬饵,出游欢宴。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曾这样描述当时的重阳节:“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唐代“重阳节”定型,民间习俗主要是: (1)登高祈福。为什么要登高?道家认为,这一天清气上扬,浊气下沉,地势越高,清气聚集越多,就可以乘清气而升天。在道教文化中,九月初九日重阳节这天是“升天成仙”的最好时间,所以道教传说中多选择九月九日“升天成仙”。后来登高思念亲人,也是孝亲文化的体现;(2)拜神祭祖;(3)饮宴祈寿。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1)登高赏秋;(2)感恩敬老。
总结一下,九月九日人们又称为“重阳节”“登高节”“祈寿节”“茱萸节”“祭祖节”“敬老节”(馆陶俗称“老人节”)。
(四)劳动崇拜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而秋天的收获说到底来自劳动,所以中华民族自古就崇拜劳动,崇拜劳动技能。“七夕节”男拜魁星,拜牛郎星,女拜织女星,以及一些乞巧习俗,比如穿七孔针比赛游戏,最快者为胜,为得巧。晋代以后,民间有七月七祭机柕的习惯。都体现了对劳动和劳动技能的崇拜。这一天一些地方还有看天河的习俗,如果星光闪耀,预示这一年收成好,谷价低;如果天河暗淡,星光不明,预示收成不好,谷价贵。宋代,人们在小木板上“傅土,种栗,令生苗,置小木屋,呈花木、村落之态”,叫作谷板,看长势预测丰收。
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大背景就是农民要种田打粮,一片农业社会的景象。牛郎织女便是这个大背景中的农民代表。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勤劳、朴实、智慧。故事中的黄牛、牛套、织布梭都是劳动工具。劳动、劳动工具也都被神圣化了,传达出农业文明到来之时,人们希望能够男耕女织、安居乐业,家庭稳定。牛郎织女的情感,便是古时广大劳动人民的愿望和追求。他们不像嫂嫂那样好吃懒做,追求财产和享受,所以才能和一头老黄牛、一群飞鸟结成朋友。歌颂劳动和劳动者是口头文学的基本主题,牛郎织女故事也是如此。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文章作者马月起,中国民俗学会会员、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理事、邯郸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原副主席、馆陶县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馆陶县民俗文化协会会长,《陶山》文学季刊副主编,出版有《馆陶史话》《馆陶诗话》《魏徵前传》《馆陶话》《馆陶民俗》《馆陶县四股弦、木偶戏》《中国大运河与邯郸》《魏徵前传》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