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清明节叫法不少,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清明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清明节是节气的名称,是春祭的日子,后来融合了寒食、上巳两个节,从而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内容。
【读诗:杜甫诗中的清明节习俗】
清明二首(其一)
唐·杜甫
朝来新火起新烟,
湖色春光净客船。
绣羽衔花他自得,
红颜骑竹我无缘。
胡童结束还难有,
楚女腰肢亦可怜。
不见定王城旧处,
长怀贾傅井依然。
虚沾焦举为寒食,
实藉严君卖卜钱。
钟鼎山林各天性,
浊醪粗饭任吾年。
殷振月书法作品。(殷振月,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初学欧阳询,后遍临颜真卿、王羲之、钟繇等古代书法名家书体。“阴阳合和”理念贯穿其书法实践,书法作品多次入展全国、省、市大赛并获奖。联系方式138 3200 6631)
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人尊“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集》。大历三年(768),杜甫自夔州出峡后,流落湖湘。第二年(大历四年)春天,漂泊到了潭州(今湖南长沙)。杜甫到长沙后,正赶上过清明节。诗人有感于节日气氛,异域风物,个人遭际等等,写下了他诗集中仅存的连章七言长律诗——《清明二首》。其一的大意是:
早起匆匆赶路,天气晴朗春色正好,可以清晰的看到那小舟荡漾在湖水之上。飞鸟在天上自在飞翔,少年无忧无虑的嬉戏打闹,只是这般天真无虑的时光却是与我无缘了。少数民族儿童独特的服饰已经很少看到了,楚地的女孩腰肢纤细,惹人怜惜。昔日辉煌的定王府已无踪迹,想象着贾谊府中的古井仍是当年模样。虽是只需禁火三日,无奈没有食物烹煮实在辜负了周举的好意了,一直四处奔波,生计却仍无着落。富足奢侈的生活还是山林平淡生活都是天意,有浊酒、粗茶淡饭颐养天年也已足够了。
他的这首诗中,透出了哪些民俗文化信息呢?有四个方面:
(1)寒食过后开新火;
(2)万众游乐欢乐多;
(3)青年男女多交友;
(4)富户贫家皆饮酒。
陈福军油画作品《卧龙村写生》(布面油画)60cmX60cm。陈福军15110011801山东人,先后结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中国油画院,以油画长城、山水风景为主,兼国画山水、书法。作品多次在全国书画展赛中获奖、刊发于多家报纸杂志,并被中南海、八一大楼等国家机关和领导人收藏。全国政协书画社艺术委员、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长城书画院特聘画家、总参美术书法创作院创作员、中国武术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房山美术家协会理事、房山书法家协会会员、东城书法家协会会员。)
【话民俗:冀鲁豫交界处馆陶一带清明节上坟讲究多】
冀鲁豫交界处馆陶一带在清明节,千家万户上坟祭祖至今仍是盛行的习俗。有以下四个讲究。
1.上坟的时段有讲究。民间有谚:“早清明,晚十一。”清明节上坟的时间一般在清明节之前或当天,而不应该在清明节之后。清明节当天上坟也宜早不宜迟,通常是早晨,馆陶县北部习惯是不晚于中午十二点以前,南部也有的地方说是不晚于下午三点。因为这一时间,按照传统文化来说,是一天阳气较盛的时段,身体弱的人迟于这个时间上坟地容易招惹阴灵缠身。
2.祭祖的方式有讲究。(1)每到这一天,不说在家生活的人,即使是在外地工作的人也要回家上坟祭祖。人们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修整坟墓、培添新土、清除杂草,将食物供祭在祖先墓前,再将纸钱焚化,然后叩头行礼祭拜。焚烧纸钱、冥币、纸楼、纸马,并奉上酒食香烟之类,以示孝敬。(2)不能参加扫墓的,可在家里阳台或客厅摆上祭拜用品,朝着先人下葬方向(或家乡方向)烧香祭拜。(3)也有远在外地的,往往在当地路口朝着家乡方向烧香祭拜,焚烧纸钱、冥币之类遥祭祖先。这是深深根植于人们心中的中华民族孝道理念。
3.折柳、插柳与戴柳。修整坟墓之后,人们还会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还要在上边压些纸钱,垫上砖头,让他人看后知道此坟尚有后人。妇女和小孩们还要就近折些杨柳枝,将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条穿起来。有的则把柳条编成罗圈状,戴在头上,有个语法叫:“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
4.利用清明节为先辈逝者立碑、迁坟。往往在这一天,大家族的子孙后代一起参加,举行大规模的公祭祖先仪式。仪式一般比较隆重,程序严格,端庄肃穆,祷告天地祖先,有的还请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者宣读《祭祖词》。这些活动一方面是为了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另一方面也是通过宣讲祖先的优秀事迹、优良品德教育后人,同时也勉励后人弘扬祖先的优良传统,传承孝道,和谐团结,勤俭持家,开拓发展。
5.清明节上坟的禁忌。(1)忌穿大红大紫、奇装异服上坟。(2)孕妇不上坟。女子月经期间不上坟。(3)弱病之人不上坟。(4)三岁以下小孩子不上坟。(5)丈夫去世前三年,妻子不能去上坟。(6)空腹不上坟。(7)上坟期间忌嘻哈打闹、非议先人。(8)外人不要参与他人家族的扫墓,应尽量避免诸如女友陪男友去扫墓,下属陪同上司去扫墓,甚至陪同客户去扫墓等情况。
【话民俗:清明节,多节怎么融合?】
之一:赏春光、忙春耕——天气和暖下的景象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的第五个节气。“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指乙(或太阳黄经达15°)为清明节气,清明节气交节时间一般在公历4月4日至6日之间变动,并不固定在某一天,但以4月5日最常见。《岁时百问》中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这一节气,生气旺盛,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清明节气在时间和天气物候特点上为清明节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2021辛丑欧氏家族举行清明祭祖大典
公元2017年邯郸马氏丁酉年清明祭祖庆典
之二:祭先祖、传家风——清明节俗的正题
一、祭祖节来源何处
《左传》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古有春祭与秋祭两项重大祭祀活动,清明节历史悠久,源自早期人类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人类最原始的信仰比较重要的有两种,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广东英德青塘遗址发现了万年前的墓葬,是中国年代最早的可确认葬式的墓葬,表明上古先民在万年前就已具有明确的有意识墓葬行为与礼俗观念。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宋人黄庭坚有诗《清明》头两句是:“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说的就是清明节这一天,天气清明,旷野中李花开、桃花艳,美景撩人,而荒田中的坟墓却生出阵阵愁苦悲泣之声。这正是万家祭祖的情景描绘。长期以来,“墓祭”北方叫“上坟”,有的地方又称“扫墓”“扫山”或“拜山”等,南方部分地区称之为“挂山或“挂纸”。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以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以祭奠同胞,铭记历史,激励中华民族的自立自强。
二、中华民族的民间墓祭习俗如何变迁?
考古发掘证明,至迟在旧石器时代的晚期,距今六七千年前,中原地区开始出现墓葬。但有了墓葬,不一定立即就盛行墓祭风俗。据《吴越春秋》载,夏朝时开始祭奠禹墓。
考古学已经确认中国最早的皇陵商代“殷墟大墓”有墓上建筑,并推测这类建筑性质当为享堂,专门用于祭祀祖先。但这属于官方的墓祭。
到了西周时期,周王去世丧礼结束后,祭祀祖先就转移到宗庙来进行,因为夏、商、周墓葬大多是不树不封的状态,墓葬上并没有明显的突起标志物——坟。民间更不可能有“坟”这种地上标志物。东汉王充所著《论衡·四讳》载:“古礼庙祭,今俗墓祀。”《晋书·礼志》云:“古不墓祭,皆设于庙”。
有人说孔子重孝道,才开始有了民间的家家有祖坟、家家重墓祭。春秋时期,孔子17岁时丧母后,经过多方打听,终将其母与其父合葬于一处,并为其守孝,守孝结束后为便于寻找墓葬在其上堆土成坟。孔子死后,其弟子按照孔子葬父的墓葬形式堆土为坟,并在坟旁建茅庐为其守孝。《孟子》有“齐人有一妻一妾”一节,可见战国时代民间的墓祭活动已相当普遍。汉代以后施行“独尊儒术”,厚葬、墓祭之风盛行民间。
三、清明祭祖至今民间非常重视
今天的上坟祭祖比过去相对简单,但民间也相当重视。就如前文所讲,冀鲁豫交界处馆陶一带清明节上坟讲究多。生于浙江省的丰子恺在其《清明扫墓》一文中讲到,清明三天,每天都去上坟。第一天,寒食,下午上“杨庄坟”。这杨庄坟也许就是他们这一支迁来的地方吧。正清明那天,上“大家坟”,应该就是族祭仪式。第三天上“私房坟”。“私房坟”又称为旗杆坟,应该就是丰子恺的祖父、高祖父的坟墓。
《孔子世家图册》之“尼山致祷”,清,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之三:强体质、会情人——“上巳节”的融合元素
上巳节, 因选取夏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而得名,素有古代“中国情人节”之称。
一、为什么上巳节固定在三月三日?
据晋司马彪《续汉书·礼仪志》,中国古代从很早就有在三月上巳日祓禊于水滨的习俗。之所以定为上巳之日,是因为古人“巳午”之“巳”也就是“已矣”之“已”……季春三月辰为建,巳为除,所以通过三月上巳祓除不祥。
上巳日即进入三月以后的第一个巳日,就是在甲子纪日法中地支第一次轮到巳日那一天。由于每月开始哪一天会轮到哪一个纪日的地支并不固定,所以三月上巳日会轮到三月的第几天也不确定,有可能是三月三,也有可能是三月五、三月八等等。但这样给按照阴阳混合历历书生活的先民安排自己的生活带来了很大不便,这就需要将其固定在某一个特定的日子上。据《宋书·礼志》载,从曹魏时期起,人们就改在三月三日过这个祓禊的节日,每年都这么过。
二、上巳节如何与清明节融合?
有一个节日设置的密度问题。年节虽然不能天天过,但如不时过个节,却是不错的生活。“二月二”是个节,“三月三”又是个节,但三月份节日又明显多了些。清人洪亮吉有一阕《人月圆》词,题为《黎平试院作》,其中有句云“昨宵上巳,今辰寒食,来日清明”。
唐德宗在设置中和节时,就考虑过相关的问题。据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一三《中和节》“赐宴会”条引《邺侯家传》,他说:“上巳日与寒食往往同时。来年合是三月二日寒食”。其实寒食不仅会和上巳赶到一起,而且同清明这一“节气”更为贴近。短时间内连着折腾过三个节日,有点太麻烦了。同时,三月三和九月九这两个节日,时间间隔正好半年,又分别处在春秋两季气候情况最好的两个时期,这样把这两个日子设为全年最重要的两个节日,既配置均匀,又冷热宜人,自然会受到民间的欢迎和重视。相沿日久,也就很自然地吸纳进来与之邻近的清明节,稀里胡涂地把三个节并到一起过了。——这就是“三月三清明节”得以形成的另一项因素。
到今天,人们习惯过清明节,反而上祀节、寒食节的称谓久已为人所淡忘了。
《论语·先进》中,孔子的学生曾点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三、上祀节是什么节?
其实,三月三有两个节。
1.祭祀天地的祓禊节日。(1)祭祀天地祈求平安,祛灾除病。(2)在水中沐浴,洗去污垢,求得平安。《论语·先进》中,孔子的学生曾点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十分赞赏。注意,曾子所说的“雩”指的是古代求雨的祭祀,“风乎舞雩”指的是沐浴之后,在沂水边,春风里,祭祀上苍的求雨舞蹈,当然也包含着祈求丰收年景、健康平安的意思。(3)锻炼身体,强身健体,以防生病。晋代陆机有诗写到:“迟迟暮春日,天气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秽游黄河。”
2.祭祀高禖的爱情节日。主要是祭祀高禖(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祈求健康、婚姻和生育。这一天主要活动围绕求子举行,如吃鸡蛋、青年妇女集体在水边洗脚等,所以又叫求偶节、生育节。
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河津市旅游景点——高禖庙
四川省博物院里陈列的“野合”画像砖
古时还有这一天“会男女”的风俗。《周礼·地官·媒氏》云:"媒氏掌万民之判……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这一习俗主要来自于氏族社会的季节性婚配——野合群婚。这一风俗起源于先秦时期,唐宋时期还很盛行,直到现代在一些少数民族中还存有一些影子。古代这个时候,天气已经转暖,吃了鸡蛋的青年男女踏青幽会野合是合法的。古人相信,这一天是一定会遇到佳偶、容易怀孕并多生子嗣的。
可能是因为儒家思想占据社会主流,人们崇尚“媒妁之言“男女授受不亲”的信条,所以“会男女”风俗被认为是伤风败俗,为人所不耻,所以只有祓禊的习俗流传了下来,后来因为融合,上祀节作为节日也没有流传下来。
广西壮族三月三歌圩会上男女青年对歌
在我国广西壮族的三月三歌圩会上,男女青年对歌,抛绣球,爬过竹竿,然后情人便从口袋或布袋里拿出一个个染红的熟鸡蛋。小伙子手握彩蛋去碰心仪姑娘的彩蛋,姑娘如果不乐意就握住彩蛋不让碰,如果有意就让小伙子碰。如果男的先破,就给女方吃,如果女方先裂就给男方吃,如果双方同时破,就向蛋吹一口气或吐些口水,交换吃。这样表示婚后互听劝告,一般女的吃蛋白,表示心象蛋白那么纯洁,男的吃蛋黄,表示一心不变。
之四:禁烟火、吃寒食——源于古老的改火习俗
一、寒食节是为了纪念介子推吗?
传说寒食节是纪念春秋的介之推的。晋文公重耳在被逼逃亡流浪到绝境的时候,介子推曾经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来救晋文公,让晋文公活了下来。后来晋文公当了皇帝,想用厚礼重金聘请介子推从老家的山里出来做官。但是介子推不喜欢高官厚禄,拒绝之后晋文公放火烧山逼介子推出山,介子推还是不出来,硬是在山中与母亲被大火烧死了。晋文公很是伤心,也感激介子推的忠诚,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就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下令百姓在这一天禁火吃寒食。后来,这个日子流传到现在就变成了“寒食节”。
这个传说很有市场,而且古籍记载也很多。最早见于西汉桓谭《新论·卷十一·离事》,后陆续载于《后汉书·郡国志·太原郡》《后汉书·周举传》《晋书·石勒传》、郦道元《水经注·汾水》、北魏《齐民要术·煮醴酪》等。
但实际上,禁火是西周时期官方实行的,与介子推之死无关,这只是后人的附会罢了。
二、寒食节源于远古时期的改火习俗
什么叫改火呢?人类在发明钻木取火以后,就产生了对火的敬畏和崇拜,四季换用不同木材,称为“改火”,又称改木。亦用以比喻时节改易。《论语·阳货》:“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何晏集解引马融曰:“《周书·月令》有更火之文。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一年之中,钻火各异木,故曰改火也。”刘宝楠正义引徐颋《改火解》:“改火之典,昉于上古,行于三代,迄于汉,废于魏晋以后,复于隋而仍废……盖四时之火,各有所宜,若春用榆柳,至夏仍用榆柳便有毒,人易以生疾,故须改火以去兹毒,即是以救疾也。”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是沿袭了远古的改火旧习。每到初春季节,气候干燥,不仅人们保存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而且春雷发生也容易引起山火。古人在这个季节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就是“禁火”。然后重新钻燧取出新火,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谓之“改火”或“请新火”。改火时,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将谷神稷的象征物焚烧,称为人牺。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禁火与改火之间有间隔的时间,史料有三日、五日、七日等不同说法。
而在这段无火的时段,人们必须准备足够的熟食以冷食度日,即为“寒食”,故而得名“寒食节”。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被称为民间的一大祭日。
三、寒食节的变迁
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的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禁烟火,只吃冷食。
就如前文所说,“改火之典,昉于上古,行于三代,迄于汉”。
汉时,山西民间要禁火一个月。东汉周举担任并州刺史,见百姓苦于每年冬季有一个月要吃冷食,不敢生火煮饭,老小不堪冷食,每年死不少人,于是作吊介子推文放在他的庙里,说盛冬去火,残损百姓生命,这不是贤人的意思,向百姓宣传,使他们恢复熟食。于是风俗渐渐改变。
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曾下令取消禁火寒食习俗。《明罚令》中有这样的话,“闻太原、上党、雁门冬至后百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子推”,令到人不得寒食。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
三国归晋以后,由于与春秋时晋国的“晋”同音同字,因而对晋地掌故特别垂青,纪念介子推的禁火寒食习俗又恢复起来。不过时间缩短为三天。同时,把寒食节纪念介子推的说法推而广之,扩展到了全国各地,于是寒食节成了全国性的节日,寒食节禁火寒食成了汉民族的共同风俗习惯。
《中国传统文化大观》载:“大致到了唐代,寒食节与清明节合而为一。”至今,我国民间仍把清明节与寒食节同称。
四、官方赐火是怎么回事?
杜甫《清明二首》中的“朝来新火起新烟”。在这一句诗歌之中,便有了“新火”以及“新烟”。在清明节时,起新火是古人过清明节的一个传统习俗。因为受到寒食节的影响,在仲春以及暮春之际是禁止起火开灶的。
每到清明这天,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以示皇恩。唐人韩濬、史延等人在参加进士考试时,作的《清明日赐百僚新火诗》同题诗。诗词中,写出了普通百姓对皇宫内赐火仪式的憧憬,也表达了官员渴望分得一份恩宠荣光的心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渴望被朝廷录用的心情。
到了宋代,清明钻火的仪式被传承了下来。宋代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中说:“《周礼》,四时变国火,谓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而唐时,惟清明取榆柳火以赐近臣戚里,本朝因之。”相比于唐朝,宋代的赐火仪式更为隆重,范围也更为广泛,“辅臣、戚里、帅臣、节察三司使、知开封府、枢密直学士、中使,皆得厚赐,非常赐例也。”
颁新火在古代也是一个比较隆重的活动。今天开封有旅游演艺项目。在开封府,每年的清明节都会进行颁新火大典,包拯偕属官、众衙役亲自执燧取火,向京城10厢128坊的百姓、藩国朝贡使臣、外国贡使颁布新火这一历史风俗。
之五:祭祀游乐——清明节的丰富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