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2024年5月5日,中华历三月二十七日,立夏,新季节的大门开启,而馆陶县职工服务中心会议室内,在播放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原司长、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会长姚喜双朗诵陆游《立夏》诗的浑厚声中,馆陶县第四期民俗文化沙龙也隆重开启。
创新策划,这一期沙龙在中国乡土艺术协会、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的指导下,围绕“庙会文化”主题,进一步打破一室一地的限制,“三维呼应结合”的新格局、新表达产生了新效应。
一是场内、场外呼应结合。馆陶县职工服务中心会议室内,14名民俗文化爱好者共话庙会文化。刘文谦的专题讲座从春秋时期孔子学生子夏讲学遗迹“尊经阁”开始讲起,追溯西河寨村古老庙会的“文庙”源头,介绍庙会的经济贸易、看大戏、舞狮宝、串亲访友情况,尤其是不拜神仙拜老师的习惯,突出了当地“崇文”“尚武”“尊礼”的乡风民俗特色,期间有内容讲述,有视频播放,生动直观,大受欢迎。马月起讲的三月十五南馆陶大庙会,殷振月讲的读临颜真卿《争座位帖》感悟,王少红讲的黑陶彩陶工艺美术,张俊领、徐建强、穆宪河、王荣、郭春丽、王广祯、徐秀森、韩长生等人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讲庙会文化,内容丰富,情真意切,独到见解引人深思。张庆需、王荣、郭春丽的演唱优美动人。最后,任润刚一一点评。会场外,马耀信、申玉春、张秀文、陈书明等9人同频共振,在提交作品的基础上,同时段祝贺并创作诗文4篇、书法2幅在微信群中展示,形成了场内、场外遥相呼应、相得益彰的局面。
二是县内、县外呼应结合。县内活动的同时,北京市的@岱庐、刘文填,四川省的王阔渊,山东省的戴敬仁、么兰成,河北省内则有冀州的吕乃华,清河的李靖,邯郸的谢维良、@春风、@可行等数十人,地不分南北东西,人不分男女老幼,隔山、隔海、隔空热烈讨论交流,形成了大范围、大空间、多频道的研讨格局。
三是线下、线上呼应结合。上午线下面对面讨论交流后,下午3点到晚上9点,分处天南地北的@风车刘、@敲钟人、@福之仁、@沧海月明、@蓝海王子等一众朋友利用“书香九州”读书微信群平台,晒作品,搞研讨,深交流,增友谊,交流即时频繁,信息量大,整体水平高。
大的格局引动大信息、大数据、大效应。刘文谦《源于“文庙”的西河寨古老庙会》、乔延宾《南馆陶庙会的地域文化与古风》、戴敬仁《“烧袍”祭神的大郭庄庙会 》、谢维良《当效王母大爱心》、永年赵毓志《燕赵京畿庙会》、王建军《神庙文化的影响与创新》、么兰成《庙会》等30余篇诗文及涉县王矿清等人的发言,受到了各地朋友们的交口赞誉,积累了10余万字价值较高的作品、信息文件及多种音、视频资料,将在“乡风民俗”公众号等平台择优发表,进一步展示。沙龙成员通过线下、线上的聚会、研讨,交流了信息,拓宽了视野,增进了友谊,收获了愉悦快乐,实现了满满的获得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庙会文化是我国民族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其中不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正能量因素,一些侧面体现出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客观上也促进了市场贸易的活跃和产业经济的繁荣,认真研究,弘扬光大,并加以合理利用,有利于建设先进文化,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