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未来教育之路——任常泼名师工作室成员参加“G5101学科骨干教师数字化教学创新能力提升培训”

长岭县实验小学文化传媒中心
创建于2024-10-26
阅读 55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在2024年10月21日至25日,吉林大学成为了教育智慧交融的殿堂,任常泼名师工作室成员:岳莹和吴佳琪,共同参与了这场意义非凡的数字化教学创新能力提升培训。

10月21日

在吉林师范大学(长春校区)职培楼楼一楼,吉林省教育学院薛杨教授开启了培训的第一讲——“生成式人工智能助力教学创新改革案例”。教授详细介绍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学各个环节的应用实例,从智能辅助备课,它能够快速生成教学大纲、教学设计思路,到课堂教学中的智能互动工具,如智能问答系统可以即时解答学生的疑惑,再到课后的个性化学习辅导,根据学生的学习数据提供针对性的练习和反馈。这些案例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人工智能不再是遥远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能够提升教学效果的有力工具。

10月22日

上午, 东北师范大学姜强教授的讲座聚焦“数据驱动的学业诊断与干预机制”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数字时代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业发展的内在联系,数字技术如何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同时,结合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探讨了教育在数字时代应坚守的本质,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等,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行动指南,为我们在教育理念上带来了新的启示。

       下午, 吉林省教育学院杨宝忠书记分享了习近平总书记于教育的重要思想。书记从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公平、教师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解读,强调教育要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致力于促进教育公平,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差距,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师风和专业素养。这让我们更加明确了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指明了方向。

10月23日

       上午, 吉林师范大学毕景刚教授进行“数字技术赋能教学设计与创新”案例分析。教师通过展示多个学科的教学设计案例,详细分析了数字技术如何在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呈现、教学活动组织以及教学评价等环节发挥赋能作用。例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创设沉浸式学习环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历史场景中学习历史知识;运用大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轨迹,从而调整教学进度和策略。这些案例让我们看到了数字技术与教学设计深度融合的无限可能。

       下午, 吉林省教育学院郑世忠教授带来“数字化教学理论创新与实践”的专题讲座。教师从理论层面探讨了数字化教学的内涵、特点和发展趋势,强调数字化教学不是简单地将传统教学内容搬到线上,而是要基于数字技术重构教学模式、教学流程和教学方法。同时,通过实际学校的实践案例分享,介绍了一些成功的数字化教学模式,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项目式学习、翻转课堂等,以及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策略。这为我们在自己学校开展数字化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10月24日

     上午, 吉林师范大学张桂杰教授分享“数字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的探索”。结合不同学科的特点,介绍了数字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利用智能语音技术辅助学生朗读练习,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学软件进行动态演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在科学教学中,借助虚拟实验室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这些应用方法让我们认识到数字技术可以根据学科差异进行个性化的应用,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科教学。

       下午, 长春师范大学郑一博士进行“数智赋能新质教师成长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的专题讲授。教师强调了在数字化时代教师自身成长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字素养,掌握数字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技能,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同时,通过对生成式 - A在全国不同地区、不同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展示了其在教学中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例如,在一些地区,生成式 - A帮助教师快速生成教学资源,提高了教学效率,但也存在部分教师过度依赖,缺乏对教学内容的深度理解和把控等问题。这让我们对生成式 - A有了更全面、客观的认识,为我们合理应用这一技术提供了参考。

10月25日

       上午, 汽开区第二实验学校的正高级教师张淑芳老师分享了“数字化背景下生成式‘AI’实践应用”。教师通过一个完整的教学案例,展示了如何将前面所学的人工智能、数字技术、教学分析方法等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从教学目标的精准设定,到教学内容的数字化呈现,再到教学活动的创新组织以及教学评价的多元实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教学实践模板。

下午,由本期培训班班主任带领学员进行阶段汇报。

       这次培训是一次知识的盛宴,也是一次教育梦想的起航。我们将带着满满的收获和对未来教育的期待,踏上归程,在各自的教育岗位上发光发热,用数字化教学的光芒照亮学生的成长之路!

——END——

编辑:吴佳琪

审核:任常泼

阅读 55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