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实小·教研篇】基于思政引领 立足核心素养 探索“尊重 激活”型课堂——小店区第一片区道德与法治沙龙研讨活动

哈哈哈
创建于10-26
阅读 49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10月25日小店区小学第一片区道德与法治在小店区第二实验小学校进行了基于思政引领 立足核心素养 探索“尊重 激活”型课堂的沙龙研讨活动。活动主要分为以下内容:

   首先由刘菲菲老师进行《这些事我来做》第一课时的讲授。《这些事我来做》是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第5课的内容,本课由“家务擂台赛、愿做哪种人、不让做 怎么办、与家务活‘签约’”这四个板块组成。“家务擂台赛、愿做哪种人”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入手,发现并肯定学生的家务特长,帮助他们逐步认识到做家务的益处,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家务劳动的热情,引导学生思考辨析,形成应该主动做家务的价值判断。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学会承担家庭责任,树立劳动意识,积极参加劳动实践,懂得劳动光荣、劳动不分贵贱,从而形成“我应该做”和“我要主动做”的责任意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可以做到1.总结做家务对自身的好处,了解做家务的意义,形成“应该做”“主动做”的意识。2.交流做家务的技巧,提升做家务的能力,初步培养坚持参加家务劳动的习惯。

   其次由郝娇娇老师讲授《这些事我来做》第二课时。本课时分为两个板块:板块一:好经验、共分享;板块二:我承诺、我践行。并且通过21天家务小达人打卡活动和与家务活“签约”活动督促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通过第二课时的学习,希望学生1.明确参与家务劳动的重要意义,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2.掌握一些与家人沟通的方法和技巧,争取更多做家务的机会,履行自己的家庭责任。3.通过“家务学习交流会”、“与家务活‘签约’”等活动,掌握做家务劳动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学会主动做家务,坚持做家务。

   最后一个环节是进行小店区第一片区道德与法治课程沙龙研讨活动,老师们进行了课标分析、单元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单元育人价值及思政要素、单元学习目标、单元评价规划、单元整体规划,从各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

   新课标分析:新课标中第二学段中的内容要求中道德教育中提到:学生要关心家庭生活,主动分担家务。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为父母分担》的教学内容正是在落实这一要求,旨在通过一系列贴近生活、具体生动的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父母的辛劳,学会为父母分担家务,培养家庭责任感和感恩之心。本单元包含三课,每一课都紧密围绕“为父母分担”这一主题展开,层层递进,逐步深化。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

   单元教材分析:纵向分析:关于家庭主题的教学一直贯穿于《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各个学段,从低年级对家庭的初步认识,到中年级的为父母分担,再到高年级对家庭关系、家庭价值观以及家庭与社会的联系等方面的学习,逐部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家庭观念和价值观。

   横向分析:本单元共有三课内容,这三课之间有着渐进的逻辑层次,从学会“体谅父母辛苦”,到主动“分担家务劳动”,再到“建立家庭责任”。


   学情分析:在进入本单元的学习之前,通过前三年的学习,我们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常识和观察能力,也有了一定的道德认知与情感体验基础,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父母的辛劳与付出。在低年级阶段,学生已经学习了基本的社会规范、礼仪、家庭关系等道德内容,初步理解了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团结友爱等基本道德规范。

   单元整体规划:《为父母分担》的核心在于引导学生理解父母的辛劳,增强家庭责任感,学会主动承担家务劳动,从而减轻父母的负担,促进家庭和谐。

编辑:张琪

撰稿:张琪

摄影:道德与法治组教师

审核:张晓敏

终审:李燕

阅读 49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