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一粒米2

大四
创建于10-26
阅读 49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探秘米的世界

认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在认识袁隆平的活动中幼儿能够了解到粮食是由像袁隆平爷爷这样的人通过研究和努力才得以高产,初步理解农业科学知识的重要性。知道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认识水稻从种植到收获的简单过程。有助于幼儿树立正确的榜样。袁隆平一生奉献给农业科研,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精神能引导幼儿在面对困难时也勇往直前。他对解决全球粮食问题的巨大贡献,可以让幼儿懂得关爱他人、关注世界饥饿问题,从而培养社会责任感。认识袁隆平能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感。袁隆平的成就为国家和世界带来福祉,幼儿会为国家有这样伟大的人物而感到自豪。同时,也能让幼儿懂得珍惜粮食,因为他们知道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是像袁隆平爷爷这样的人辛苦研究的成果。

孩子们围在稻穗前,认真地观察着眼前的稻穗。他们的眼神里充满了好奇与探索的光芒,仿佛这小小的稻谷承载着无数的秘密等待他们去发现。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不仅了解了稻谷的生长过程,还学会了珍惜每一粒粮食的重要性。

赫与源源专注地研究着稻谷,他们用手轻轻触摸着这金黄色的果实,仿佛在与大自然对话。源源数了数一串稻穗上有16颗稻谷,而且发现稻谷还是对称生长的。这次活动不仅增进了孩子们对食物来源的认识,更培养了他们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每一颗米饭都凝聚着农民伯伯的辛勤汗水,我们应该学会感恩与珍惜。

数稻谷

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数稻谷活动有重要的教学意义。

在数学认知方面,数稻谷能帮助幼儿建立数概念。幼儿可以通过逐一计数稻谷,理解数字的实际意义,比如数出10粒稻谷,就知道“10”代表的具体数量。并且在数数过程中,幼儿还能学会按群计数,比如2个、5个为一组地数,这是对数量关系更高级的理解。

在精细动作发展上,幼儿在数稻谷时需要用手指去拿、拨弄稻谷,这对小肌肉群的灵活性是很好的锻炼,像拇指和食指配合捡起稻谷的动作,可以提升手部控制能力。

从专注力培养来讲,数稻谷要求幼儿集中注意力,在数的过程中不容易被外界干扰,长时间地专注于计数任务,能够逐渐延长幼儿的专注时间。

在生活认知角度,幼儿能了解稻谷是粮食的一种,知道食物的来源,理解农民劳动的辛苦,从而养成珍惜粮食的好习惯。

米的多样性

孩子们聚精会神地观察着桌面上的不同谷物样本。他们手中的塑料杯里装满了黑色的颗粒,这些原来是不同种类的米。通过观察和比较,孩子们了解到了米的多样性,这不仅增加了他们的知识,也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毛豆小朋友坐在书桌前,认真地阅读着一本关于稻谷的故事书。她的双眸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通过书籍,孩子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水稻的生长过程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这有助于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恩之心。

在金黄的稻田里,欣欣微笑着站在田野中央,手中拿着一束稻谷。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感激。这次实地探索让孩子们深刻体会到粮食来之不易。

00:07

孩子们在家长们的带领下,参观了一片翠绿的稻田。他们手持镰刀,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通过了解袁隆平爷爷的事迹,孩子们明白了杂交水稻技术对于解决全球粮食问题的巨大贡献,也更加敬佩科学家们为人类福祉所做的不懈努力。

一群小朋友正在户外上忙碌地搬运“稻谷”。他们脸上洋溢着纯真和喜悦的笑容,在游戏中体验农民伯伯种植农作物的辛苦。通过参与这样的活动,孩子们不仅体验到了劳动的乐趣,还学会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米变美食

不同的米可以做不同的美食,比如:烧麦、白米饭、稀饭、糍粑,这些食物平常我们都能见到。

米的创意艺术

通过水果网制作稻穗,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同时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让幼儿知道废旧物品可以再利用,养成节约资源的好习惯。活动中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让幼儿感受秋天丰收的喜悦。

小朋友们正在全神贯注地创作一幅画作。她们手中的画笔在纸上勾勒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通过艺术创作,孩子们的情感得到了升华,也更加珍惜身边的每一份美好。

科学实验——《跳舞的米》

大米在气泡的推动下,不停地在口中翻滚、跳跃。孩子们纷纷用心比划着大米跳动的样子,还互相交流着自己的感受。半半说:"大米跳得好高呀,就像在跳舞比赛一样。"可乐接着说:"我觉得它们像在游泳,那些泡泡是水,推着大米游来游去。孩子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和描述着实验现象。

老师引导幼儿们观察气泡的产生和大米的运动,问他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大米会跳舞吗?"有的孩子摇摇头,有的孩子则大胆猜测:"是因为那个白色的粉(苏打粉)和醋在一起了。"老师对孩子们的思考和猜测给予了肯定,并鼓励他们继续观察。

通过本次实验观察,可以看出“白醋加苏打大米跳舞”这个实验非常适合大班幼儿。它能够直观地展示化学反应产生的现象,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幼儿们的表现积极主动,充分展示了他们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欲望。老师的引导和提问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实验现象,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

科学实验——《色素染米》

游戏初帮助幼儿们认识了不同颜色的色素,了解色素可以给物体染色的特性。引导幼儿观察米在染色过程中的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好奇心- 通过有趣的染米活动,激发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热爱。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耐心和细心,让幼儿在实验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色素染米原理

色素染米主要是利用色素分子能够溶解在水中,并且可以附着在大米表面的特性。当把色素加入水中,色素在水中扩散形成均匀的有色溶液。大米放入溶液后,色素分子会因为吸附作用等物理过程,包裹在大米的外层,使大米染上颜色。

教学意义

- 科学知识启蒙:可以让大班幼儿直观地观察到物质的溶解和吸附现象。幼儿看到色素在水中扩散,能初步理解溶解的概念;看到大米变色,就可以简单认识到吸附作用,为以后学习物理化学知识打下基础。

- 激发好奇心与探索欲:色彩变化的过程能够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变化的好奇心。他们会思考为什么清水里的大米没有颜色,而加了色素后大米就变色了,从而主动去探索更多的色彩混合和物质变化情况。

- 提升观察力与注意力:在染米过程中,幼儿需要仔细观察色素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大米颜色的变化过程等细节,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同时,整个染米活动会吸引幼儿较长时间的注意力,有助于锻炼幼儿专注做事的能力。

- 培养创造力与想象力:幼儿可以自由选择不同颜色的色素进行搭配,染出自己喜欢的彩色大米。这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例如他们可以想象这些彩色大米是童话世界里的魔法食物等。

光盘行动

通过绘本与老师的讲解了解了米的由来,并积极参与各种关于米的游戏活动,孩子们不仅不仅提高了他们的观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察能力,合作,还培养了对生活的热爱也让孩子们对日常和对自然的饮食有了更深的认识敬畏。

用沙画的方式描述古诗《悯农》里的场景

本次课程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不仅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还激发了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通过实践教学方法的运用,幼儿不仅加深了对大米的认识和了解,还学会了珍惜粮食、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同时,课程也促进了幼儿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增强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和互助意识。

阅读 49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