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到木心,关于佛教的几点随笔:
所有宗教以自己的形象来塑造神,是一大败笔。近代如爱因斯坦终于说:“我是有神论者,但具有人形的上帝我不相信”
对于这个问题,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如下:
乔达摩出生于公元前565年,比耶稣早好几百年,其出生即锦衣玉食,偶有一天出宫见众人不易,随有出家悟道之行动。
多年后2月8日一天,其菩提树下沉思,见繁星,大悟,后随游走四方,化导群众,于公元前487年“示寂”,79年。比耶稣长。
佛教传入中国及在中国的地位:
佛教在西汉时期传入中国,最初佛教仅有标志,没有人形,随后以犍陀罗为代表的佛教形式以人形方式出现(见龟兹壁画)。犍陀罗古国为今天巴基斯坦的白沙瓦一带,犍陀罗风格佛教以希腊形象而形成。有明显希腊形象标志以及太阳神为头部背景(四世纪希腊文化进入古印度地区),并以希腊哲人流线罩袍为衣着,辅以加入佛家标志:如法轮,菩提树等元素(这种造像形式影响了中国的佛教造像)
后来佛教传入龟兹(今新疆库车)。苏巴什大寺(或雀离大寺),该寺分东西两大寺庙遗址,总面积18万平方米,以雀离浮屠(佛塔)为中心。有庙宇洞窟,殿堂等建筑(现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公元三四世纪龟兹当地佛教已比较繁荣,魏晋时期有已有一定的规模,到了隋唐达到鼎盛,僧侣曾达万人之众。
公元628年玄奘路经此地,驻留两个月。并在(大唐西域记中)有记载。
苏巴什大寺的代表人物鸠摩罗什:
其六个月会说话,三岁会认字,5岁博览群书。12岁之前游历西域三十六国,去天竺登坛讲经,二十岁成为高僧。曾有三果罗汉言:鸠摩罗什36岁没有破戒会成为第二个佛陀。
为争夺这位高僧前秦后秦先后发动两次战争。
东晋太元六年(382年),苻坚派大将吕光攻伐焉耆,继灭龟兹,吕光掳走鸠摩罗什,在凉州自立大将军。鸠摩罗什在严酷的环境中历经17年之久,在这期间他翻译了巜金刚经》等一批佛学经典。
后秦弘使二年(401年)。皇帝姚兴遣大将灭西凉。又迎鸠摩罗什至西安。后随其而来的僧众达3000之多,故有3000弟子共翻经书之说。鸠摩罗什出生地龟兹,为西域人种。克孜尔千佛洞有其不朽的功勋。去新疆南疆一定不忘去这位伟大的佛学家的故里,龟兹克孜尔千佛洞一睹尊容。
前面说到雀离浮屠(佛塔)是什么情况:
雀离浮屠是法轮王的重要标志,高僧认证加持的结果是法轮王。
雀离浮屠最初建于今白沙瓦,即犍陀罗地区。玄奘西行有记载,目测塔高150~200米,后五胡16国时期,后赵的石勒在龟兹复建雀离浮屠,加持自己的法轮王地位,去影响国民达到管理国家的目的。
洛阳雀离浮屠:北魏后期魏孝文帝迁都洛阳,胡太后主持修建《洛阳.伽蓝记》有记载,是当时古代世界史上最高的木构建筑。后因战火而毁。
洛阳龙门石窟开凿始于同一时期,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宋持续1400余年。
河北邺城雀离浮屠:邺城雀离浮屠在今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中学课文《西门豹治邺》就是这个邺城,离邯郸.安阳各50公里左右,也是六朝古都(参见北齐邺城考古博物馆)北齐佛教雕像艺术水准是古代最高水准。皇家石窟响堂山石窟,代表了当时佛教艺术雕塑的最高水准。
当时龟兹与曲阜并列为中国的精神中心,直到唐朝中期,武则天一长串的称谓当中有法轮王一词。
曲阜以伦理道德,儒家思想影响世人达到统治阶级目的。而佛教再加以意识形态的方式加持了这种统治阶级的意愿,故佛教在中国、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国家大行其道,经久不衰,直到今天。
宗教,归根到底是意识形态,是文化现象,宗教与哲学的分野,一个是信仰,一个是怀疑,宗教稍有怀疑就被视为异端。
当然,最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历史或宗教形式都是有教化的力量存在的,历史没有完全的正确答案。部分内容出自木心回忆录、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