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官育秀,鹭岛扬才 ——思明区第二届和第三届青年教师成长共生体培训(中学组)

GJ
创建于10-25
阅读 167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秋风送爽,秋叶如诗。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我们的培训也迎来了尾声。

精准命题·深度解析

试题命制的艺术

在25日的上午,成都市武侯区教育科学发展研究所的张军教授,以《试题命制的一般技术与案例分析》为主题,与我们分享了他对于试题命制的深刻见解和丰富经验。

      张教授指出,试题的编制必须严格遵循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坚持核心素养的导向,确保试题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他详尽地阐述了课程目标、学业要求与学业质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张教授还以各地中高考真题为例,说明了测试应以核心素养为指导,以真实情境为基础,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以学科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

    张教授强调,试卷命制应以情境为载体,在选择情境素材时,应重视情境与核心内容的相关性,评估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考查的核心内容和预期培养的能力素养水平。评价体现“一核四层四翼”。最后,张教授提出了命题技巧以及四个重要指标: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及四个指标的影响因素和设计策略,强调命题应面向全体学生,且层次分明。

      讲座结束后,松柏中学的林琼芬老师向张教授请教,一线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该怎么引导,才能让学生能从容应对这些高质量试题,张教授点出引导学生三点关键:保持好的心态、掌握一些解题的规律、规范作法。

跨界融合·智慧引领

跨学科学习的实践探索

      下午,我们聆听了四川师范大学李华平教授关于《跨学科学习的指导与管理》的讲座

李老师从跨学科学习的基本认识、基本理念、基本要求、主要方式(项目式学习)以及跨学科学习的评价和相应的保障机制六个方面展开讲座内容。李老师的讲座饱满激昂,并与学员们多次交流互动,会场的氛围欢愉活跃。

      首先,李老师提到跨学科学习并非学的跨学科知识,知识是分门别类以学科分的,而跨学科学习则是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应用在一个网络中,关键在于打造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关键事件,重在扩宽学习领域,如课堂内部与课堂外部、学校内部与学校外部、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等。同时,李老师以自己的亲身实践提醒我们青年教师工作生活中记得分配注意力,留只眼睛看外面。

      那么如何实现不同学科的跨学科学习呢?如何进行学习论转向呢?李老师指出不同学科要经历学习论转向,首先要实现学习角度的转向,这一点需要每一位老师认真思考“我教的学科要转向转到哪去?”李教授谈到,首先要对学习环境重新定义,其次要在真实复杂情境中掌握问题探究的方法,最后综合运用各科知识解决问题。核心要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学生要在跨学科的广阔情景中去学习,去实践,培养多学科协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学习论的转向。

      此外,李老师多次以不同主题进行分析,如“餐桌上的文化——制作年夜饭菜单”,李老师谈到我们不是简简单单的弄一个菜单,而是在进行一次教育,如向餐馆服务人员了解如何制作,然后制作图文,结合年夜饭菜单进行分享交流、设计、识字、书写、表达、绘画,这个过程涉及到汉字文化、饮食文化、人文情怀等等。跨学科学习注重解决问题的做事逻辑,并基于这个过程提升育人功能。

      讲座后,林老师向李老师请教个人成长经验等。李老师与我们分享他在缘分中前行,这个过程中,关键的一点是始终坚持着留一只眼睛看外面,在教语文的同时,始终保持写作。并勉励我们“眼睛不要只盯着你的学科,眼睛不要只盯着你的课堂,也一定要留着一只眼睛看外面,你的视野开阔一些,将来人生的路会更宽阔一些。”

优秀学员笔记

      正如磐石般坚定的初心,我们应当在教育的道路上勇往直前。站在高处进行评价,俯下身来研究命题。新课标、新理念,本次培训活动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也对每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相信,在即将到来的教育实践中,老师们将继续深入学习,将新课标的精神融入教学实践,让核心素养在教育的土壤中生根发芽。

中学5组合照

—END—

撰稿:林帆 马德凤 高珏

图片:林帆 马德凤

编辑:高珏

初审:黄倩倩

终审:谢永泉 于潇侠

阅读 167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