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金风飒飒,为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加强教师间课堂深入交流,提升教研实效,10月25日上午,汉寿县高一历史教学开放月活动在汉寿一中成功举行,汉寿县教育局廖国杰主任主持本次活动,参加本次研讨会的有一中、二中、五中全体高一历史教师。
本次同课异构的课题是《辽夏金元的统治》。三堂现场观摩课分别由一中罗星老师、吴雪萍老师和五中周子莉老师承担。三位老师都以独具慧眼的视角展现了各具特色的教学风采。
环节一:同课异构,交流思辨
罗星老师在《大中国》背景音乐气氛烘托下,以元朝开启了“大中国”时代作为导入,再以壁画服饰看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这一新颖角度为本课线索,通过探究活动将政权并立,取法汉制,中华一体三个知识点巧妙地串联起来,最后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发展总结升华。课堂上,学生们积极参与,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更激发了他们对历史文化的浓厚兴趣与探索欲望。
吴雪萍老师的课用胡焕庸线引出辽夏金政权形势图设问,随后,精选史料,优质设问,层次分明,构建体系。四权下放中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凸显立德树人。对元朝行省制度的背景,内容,特点,意义,层层递进与史料结合设问,注重解题思路指导,注重在比较中归纳概括,重点突破,效果很好。
周子莉老师用俄文中国Китай发音为契丹设问,契丹能否代表中国?引入教学并以此为线索,新颖且能够激活学生思维。教学中老师提问、板书、课件、学生答问、结合恰当,过渡自然,环节紧扣。注重运用表格,地图,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的材料,渗透学科素养,用课件生动形象展示相关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从而提升了学生的能力与素养。
环节二:上下求索,研讨提升
三堂课各有特色,对同一课题的多角度解读,更是启发了听课者们的深层思考。课后,历史老师们围坐一堂,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评课。
县教育局廖国杰主任做了总结性发言,充分肯定三位老师的精彩课堂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和课程改革的精神,很好的渗透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的历史核心素养,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体现了同课异构的价值,做到了“同课异构,各放光彩”。同时,也提出了有的地方还可进一步优化,如对教材板块内容不必平均用力,重难点要突出;在设计问题探究时选择更具深度和价值的问题;在史料上做到精选不冗繁。
最后,廖主任进一步做了详实科学的指导:
1、重视高考研究,根据近年高考,特别是2024高考,注重中国古代史。
2、指出平时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老师讲得多,学生思考少;课堂安排过于紧凑,没有适当留白给学生整理、消化的时间;不注重梳理主干、框架而导致知识碎片化;课件过旧,修改不够。
3、给出正确科学的建议:①研读课标,整合教材。老师多研究《高中历史新课标解读》,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对教材进行整合,提倡大单元教学;②情景教学,渗透素养。利用材料进行情景教学,渗透历史五大核心素养特别是唯物史观,以实现立德树人;③优化课堂结构,建立体系。不同的课堂类型,结构也不同,每个环节的时间分配上要规划合理。
从教研中出发,一路寻觅,寻找思想碰撞的诗意和远方;在课堂中探索,一路芬芳,收获教学的精彩和成长。此次上课、评课活动给历史老师提供了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宝贵机会。随着评课活动的圆满结束,历史老师们收获颇丰,期待未来在老师们的同心努力之下,教学、教研成果将更加丰硕!相信我校各位老师们定会以此为基,提炼真知,厚积底蕴,在教学道路上创造属于自己的一路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