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所文化】传统民间游戏——踩高跷

大壳里的蜗牛🐌
创建于2022-12-05
阅读 65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中国传统民俗活动:踩高跷

踩高跷不但扮演的人身着戏装,浓妆艳抹,且歌且舞,而且往往装扮戏曲折子,踩高跷的角色,因为各自身份不同,所以造型各异,高低不一。

踩高跷,是汉族传统民俗活动之一。 踩高跷俗称缚柴脚,亦称“高跷”、“踏高跷”、“扎高脚”、“走高腿”,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多在一些民间节日里由舞蹈者脚上绑着长木跷进行表演。

踩高跷技艺性强,形式活泼多样,深受群众喜爱。

踩高跷在吴堡一带又叫“踩拐子”。今人所用的高跷,多为木质,表演有双跷、单跷之分。双跷多绑扎在小腿上,以便展示技艺;单跷则以双手持木跷的顶端,便于上下,动态风趣。其表演又有“文跷”、“武跷”之分,文跷重扮象与扭逗,武跷则强调个人技巧与绝招,各地高跷,都已形成鲜明的地域风格与民族色彩。

新的体验

活动目标:

1.幼儿练习踩高跷,能保持身体平衡,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 幼儿对体育游戏踩高跷感兴趣。

3. 感受传统游戏的乐趣。

踩高跷的要领 

两只脚踩在高跷上,两手分别抓住固定在高跷上的绳子,双脚交替往前走。请个别走得稳的幼儿示范,引导其他幼儿发现并掌握动作要领:用脚底中心踩在高跷上,双手要拉直绳子,眼睛向前看。

第一次尝试踩高跷让孩子们感觉到恐惧,但在一次次的练习中,他们找到了技巧,从而在高跷游戏中获得快乐感。

踩高跷是我国民族的传统活动,让民间游戏高跷走进幼儿园,既培养了幼儿的控制能力和反应能力,锻炼了幼儿的胆量,同时又发展了幼儿的平衡性及四肢协调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孩子们在活动中增强了自信心,体会到了坚持的重要性,获得了良好的情感体验 。

编辑:潘思蓓

图片:卫利花

审核:李镌迎

阅读 65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