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包,不仅是一种建筑形式,更承载着内蒙古人民深厚的文化传统和精神寄托。在先锋乡新地村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以葛立超同志为主导,用双手编织着梦想,用匠心守护着传统,他们是乡村的瑰宝,是传承与创新的桥梁。
谨记初心的传承者
推开小院大门,一座木架结构、毛毡维护、绳索拉力所构成的,集木工、刺绣、雕刻、绘画、编织等为一体的蒙古包映入眼帘,云纹装饰简单大方,上如骨伞,顶开一窍……小院的主人就是天赐祥民族文化传承发展有限公司责任人葛立超。“我做蒙古包已经第10个年头了,这一片的人都知道我,大家也愿意来跟我学一些蒙古族小件工艺品的雕琢、制作,体验文化交流同时,还能学会一项干活吃饭的手艺”,葛立超说道。他的一生几乎都在与民族工艺打交道,从年轻时学艺到如今成为村里家喻户晓的“权威人士”,葛立超的手艺从未间断,每一块木头在他手中都能变成精美特色的家具或装饰品。他说:“蒙古包制作,不仅是在做东西,更是在传承一种文化。”
推陈出新的发扬者
葛立超曾说:“要想将这项手艺发扬光大,带来更大的文化振兴,就要将陈旧的技术与新的材质结合起来,与时俱进,提高传统手工艺品在当今社会的适应能力,让传统工艺品有市场,好销售。”于是他经常外出学习新的造型和非遗手艺,不断尝试新的材料和技术,使蒙古包既有传统的韵味,又兼具现代的设计理念,并将其传授给前来学习的群众和其他制作厂的工人,“用驼膝毛和驼梳毛搓成棕黑细绳,在雪白的羊毛毡上绣的花黑白分明好看极了”跟着葛立超一起制作的工人说道。“这四个蒙古包的围栏原来叫“哈那”,是用柳木浸水加热做的啊”,听了葛立超的介绍村民张大哥好奇的问道。十年来,在他的坚持下,智慧和创新融合,传统和市场碰撞,一件件精美古朴的作品从“民俗课本”上搬到“工厂”里,让文化振兴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件,把民族文化的传承从概念转化为群众口口相传、纷纷参观改造尝试的实践,使蒙古包逐渐失去生活居所建筑功能的今天,作为一种特色文化资源符号呈现于大众视野,唤起并塑造了人们对当代草原文化的记忆。
技术致富的先行者
随着旅游经济的崛起,这些年大家对于蒙古包的需求和喜爱度居高不下,葛立超的订单里面有着五湖四海的客户,城市遍布通辽、山东、河北、辽宁等地……所有的蒙古包里面中型蒙古包是最受欢迎的,葛立超头头是道的说着自己的生意经。自从事蒙古包制作以来,他勤勤恳恳,于2015年6月10日成立天赐祥民族文化传承发展有限公司,主营蒙古包制作、民族桌椅板凳、服饰、勒勒车制作、手工毛毡、传统马具、马车、玻璃钢造型制作等,是本地区最大的民族用品生产厂家,生产厂房面积 700 平方米, 4 个大型生产车间,公司现有技术工17人,实现年产(600)顶20000平米的生产能力,年产值200至300万元,带动周边地区就业人数达100余人,公司在2018年4月5月相继被评为自治区《内蒙古重合同守信用》3A级企业,《内蒙古质量服务诚信》3A级单位,在2019年2月被评为《全国3.15诚信企业》5A级单位,并纳入全国企业征信库,2017年—2019年连续三年被治区宣传部评为自治区重点小微创意文化企业,他“勿忘初心、传承文化、砥砺前行、发展未来”的经营理念,让整个公司始终精益求精,用一件件成品成为民族工艺品界的领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