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沐书香遇见美好

小板栗
创建于10-24
阅读 24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学员学习感悟             

今天聆听了李新教授的精彩讲座,收获颇多。讲座既从宏观层面介绍了劳动课程理念,又从微观层面讲解了课程设计的具体方法,朴实、接地气、可操作性强。李新教授还细致耐心地介绍了查找文献资料的方法,对我们一线老师来说,是一场及时雨,非常受用。感谢李新教授的倾情相授,让人醍醐灌顶,且有效激发了我们研究劳动课程的热情。明德麓谷副校长龚乐妮老师的课程建设分享,更是让人佩服,学校高度重视课程建设,从顶层设计到分级实施,效果显著,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作为一名湘江新区的劳动课程骨干教师,面对新的挑战,我们应该抓住机遇,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努力推进劳动课程的有效实施,培养孩子们新时代的劳动素养,为打造区域劳动课程特色贡献力量!

            ——长沙高新区麓谷小学  朱芳

李新教授的讲座干货满满,给了我们一线劳动老师很多做好劳动教育的指引,从理论到实操,告诉我们劳动课程应该如何实施。劳动课题该如何开展,甚至细致入微到在哪里查阅资料,怎么检索;在哪里买书,怎么购买,真的是手把手交给一线老师解决疑难的方法。作为一名劳动课老师,经过这次研训,我深入了解了劳动的育人观念,劳动教育并不是为了展示我们做出来一个什么东西,而是在完成劳动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真正发挥劳动课程的育人功能。

      ——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余荣清

李新教授从理论层面帮我们梳理了劳动教育的框架,让我们在劳动教育方面有了理论支撑和架构。只有把理论框架架构起来了,才能更好地开展劳动教育。李新教授还从实践操作中教我们如何搜集资料,如何整理成果,真是让人受益匪浅。作为一名劳动老师,在埋头苦干的同时也要抬头看看天,看看前方的路。

插花艺术插不是花,而是诗意的表达,是爱的浇灌,是创作者情感的体现。陈利辉老师把插花和传统文化结合起来,给我们带来了一场自然美和艺术美相结合的饕餮盛宴。原来一朵不起眼的花,一片普通的叶子,通过精心的搭配,也会成为一件精美艺术品,这不正像我们的学生吗?看似平凡的学生,经过精心浇灌,终有一天也会长成参天大树。

‍                       ——望月湖第一小学  刘玲

李新教授像一个百宝袋,随手向外掏出一件又一件“宝物”让我们惊喜不已——上到政策文件、核心理论,下到如何在知网检索文献、孔夫子旧书网买书,不仅有理论层面的知识建构,更有实用层面的实践指导。能精准指出我们在劳动教育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并借助案例详尽剖析,为我们构建具有实践性的劳动教育特色课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下午的花艺课程,陈利辉老师带我们了解了花艺的历史和中华千年的花艺文化。在实践的过程当中,我们得到了美的治愈和享受,在花的世界里感受美、创造美、成为美,让我们体验了劳动创造美的过程,也在插花创作中传承了中国文化之美。一天的学习,从理论到实践,“胜却人间无数”!

                               ——博才中海小学  范姿麟

李新教授给我们带来的《基于校本的劳动教育特色课程开发》讲座,让我收获颇丰,深刻认识到劳动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关键作用。校本特色课程能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激发学生劳动兴趣,这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提供了新方向,作为学科教师,在学习之后我将会把学校的劳动课程与学校的科技校园特色相融合,梳理学生喜爱的课程,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下午的插花培训,是一次充满诗意与创造力的体验。陈利辉老师带领我们感受到了自然之美与艺术的魅力。它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审美情趣,让老师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宁静的心灵港湾。

                               ——麓谷第二小学  潘声琅

李新教授的讲座如一股清泉,润泽心田。同时也让我深刻体会到劳动教育不应仅是技能的传授,更应该是情感的联结和成长的催化剂。在构建劳动教育特色课程时,要将劳动教育渗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及学习中,并与其他学科专业有机结合,将劳动之美融入每一堂课。

下午在陈利辉老师的引领下,我们走进了花香四溢的课堂,每一次修剪与搭配,都是心灵的洗礼。在陈利辉老师动情的讲解下,不仅让我学会了如何用双手编织自然的诗篇,更让我懂得了生活的艺术。指尖花开,心随香动,插花之乐,妙不可言!

                       ——博才阳光实验小学  匡孟里

学习了李新教授的《基于校本的劳动教育特色课程的开发》,我认识到系统化的课程计划的重要性,因为劳动教育在学校是比较新的课程,各校有各校的特点,那学校劳动教育的课程计划就尤为重要。1.课程计划要有目标,要根据区域特点找准劳动教育实施方向;2.课程计划要有层次。不同的年级安排不同的课程,做到循序渐进;3.课程计划要有途径。通过学生校内外的劳动实践,达到劳动教育的目的。只有这样学校的劳动教育才不会没有方向,能够有条不紊地实施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

                              ——博才云代小学 李开文     

学员笔记

研修精彩瞬间

00:52

图文:第四组

编辑:

一审:

二审:

三审:

阅读 24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