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同课异构,各展风采特色——《升华和凝华》课堂展示活动

创建于2024-10-24
阅读 129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了更好的促进新教师成长,快速胜任教学工作,学校开展师徒结对活动,本次活动采用同课异构教学模式,分别由师傅刘小强老师先上示范课,再由徒弟陶玲老师上汇报课,课题为《升华和凝华》。

    首先,是由刘老师上示范课,刘老师播放“室内雪奇观”现象,设疑并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入新课。

学生带着强烈的疑问,通过实验探索其中的奥秘——学生分组探究“碘的升华和凝华”

      物理组的老师们正认真听课

        通过实验,学生认识到物质可以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升华

       也可以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凝华

       紧接着,刘老师带着学生认识生活中也存在这样的升华和凝华现象,用图片和视频分别展示,使知识更具直观性,便于理解。

      了解升华和凝华在生活中的应用。

       刘老师利用多媒体生动形象的展现了自然界水循环的过程,学生分享对问题的理解

     刘老师对整堂课的设计思路清晰,调理清楚,以生活为素材,引导学生多观察身边的现象,蕴含许多物理知识,最后由“水循环”过渡到我国可用水资源匮乏,号召大家节约用水,用“节水”谐音“接水”认识节约水的图标结束本课。

同课异构不仅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育理念。它鼓励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创新,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让我们携手前进,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实践。

      紧接着,由陶玲老师上汇报课,陶老师通过冰花男孩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共鸣,引入新课

     全体物理组老师认真听课

      为了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碘这种物质,陶老师用图片显示关于碘的知识,

     组织学生探究“碘的升华和凝华”,学生认真做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陶老师,正认真指导学生实验

       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得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及变化条件分别是吸热、放热。

     通过各种图片来认识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并解释产生原因。

       在认识水循环时,用生动形象的图片,显示水的三种状态

      最后,播放水循环的视频,直观展示水在三种状态下不断变化,形成大自然的水循环。

       课后,物理组全体老师对刘老师和陶老师所上的《升华和凝华》进行点评,大家一致认为,这两堂课都非常精彩,两位老师都用心准备。刘老师课堂节奏恰到好处,多媒体应用使教学更直观,更明了,刘老师对每个环节处理都相当好,同时加入了情感教育,体现了现在倡导的跨学科思想。

       陶老师首次接触物理教学,能把课设计的条理清楚,对学生合作实验的组织也非常好,作为新老师,紧张,对有些物理知识的描述还是有所欠缺,对语言的把握也需要改善和提高,在刘老师用心带教下,相信,陶老师会更快成长成为一名优秀的物理教师。

阅读 129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