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风微凉,时光恰好正当时。
时光悄然流转带着淡淡的秋意和满满的希望,我们来到了金秋十月。
徐水小学到唐县第二小学送教帮扶活动在10月23日如期开展,徐水小学刘艳玲副校长带领高铮老师到唐县第二小学开展送教帮扶活动。
课堂展示
高铮老师示范课《倍的认识》
倍的概念涉及两个量的比较,十分抽象,不易理解,因此本节课高铮安排了多层次多样化的活动,让学生在小兔拔萝卜的情境中通过多次感知,在不断比较中建立倍的概念。
活动一:初步了解倍
通过“小兔拔萝卜”的生动情境,让学生比较胡萝卜和红萝卜的数量,由旧知的“比多少”,引出新知“比数量关系”,从而提出倍的概念。
活动二:感知倍与“几个几”的联系
胡萝卜2根,红萝卜1个2根、2个2根、3个2根……在红萝卜的不断增加变化中,让学生体会倍与几个几的联系,同时明确2是胡萝卜的数量,是标准量。
活动三:进一步感知标准量
通过红萝卜不变,胡萝卜数量的改变,引导学生进一步感知标准量。
同时突破认知难点,“当胡萝卜和红萝卜数量一样时,是1倍关系还是0倍关系?”引导学生进入深入思考并表达观点。使学生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活动四:小组合作,发散思维
在“小兔丢白萝卜”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让学生帮助小兔解决难题“怎样白萝卜和胡萝卜就是整倍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导学生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活动五:练习巩固
在习题中,从实物—图形—线段,一步一步把倍的概念抽象化,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活动六:总结归纳
活动七:生活中的倍
通过事半功倍和事倍功半两个成语的不同含义,让学生体会怎样学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倍”的概念是比较抽象的,学生理解时必须以一定的直观情境作支撑,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认识,在引入“倍”的概念后,运用多种活动方式,在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中,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巩固了“倍”的概念,整个课堂因为有直观情境的支撑而变得轻松愉快。
课堂阐述 教学研讨
课后,高铮老师从教学定位、单元整体解读与思考、教学目标、本课时教学设计,四个方面进行了教学阐述。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觉左右为师,聆听了高铮老师的精彩课堂,对于数学概念教学大家都有自己的思考,围绕“如何以数学概念教学为抓手,落实核心素养”为主题,唐县第二小学全体数学教师展开热烈讨论。
专业引领
研讨会后,刘艳玲校长以《单元统整 概念学习的路径》为主题围绕大单元教学如何备课、概念学习的路径,两大方面进行细致的讲解。刘校长指出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形成伴随一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会想事、会做事,这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根本所在。培育核心素养的数学教育不是碎片化知识的死记硬背,更不是重复机械地刷题。而是注重真实情境中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注重在理解性学习的基础上整体知识结构的建立,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迁移,培养学习力,使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减负提质增效,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因此,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改变育人方式,改进教学方法。
刘校长又分享了徐水小学的教学三步备课模式:三个维度定起点,两个抓手定终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三步学习模式:课始存疑——课中解疑——课后巩固。
五种能力:会学、会问、会讲、会研、会创。
生动的课,深刻的思,精彩的评。在静静的聆听中,在精彩的展示中,我们的活动也接近了尾声。
唐县第二小学孙桂霞副校长用三个关键词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一是感谢——感谢徐水小学刘艳玲校长及高铮老师带来的精彩讲座和示范课展示,让二小师生度过了一个收获满满的上午;二是珍惜——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并将习得的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三是期待——期待今后有更多的学习机会促进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携手共进,并肩同行。
志合越山海,聚力共前行。
此次交流研讨活动为徐水小学和唐县第二小学搭建了良好的教研沟通平台,促进了学校及老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未来,我校将继续到唐县第二小学进行交流互动,深耕教学共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