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语数韵,教研启新程

——甘洛县嘎日乡顺河小学语数教研10月研讨活动

放大镜
创建于2024-10-24
阅读 118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金秋语数韵,教研启新程。”在这个充满诗意与收获的十月,小学语文和数学教研活动如同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徐徐展开。校园里,丹桂飘香,阳光洒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仿佛也在为这场知识的盛宴增添一抹温暖的色彩。老师们怀揣着对教育的热忱和对学生的关爱,齐聚一堂,共同开启这段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教研新征程。他们将在这个十月,以智慧为笔,以汗水为墨,书写小学语文和数学教育的崭新篇章。10月22日---24日,甘洛县嘎日乡顺河小学语文数学教研组开展了10月份的教学研讨活动。

   金秋十月,语文教研之花绚丽绽放

     

    为了不断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深入探讨语文教学的有效方法,推动语文课程的改革与发展,10月24日,由三年级黎祥右实习教师和阿衣以布莫校长分别带来了两堂精彩的课堂展示。

   10月24日上午第二节课,顶岗实习教师黎祥佑老师为我们带来的一堂三年级语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课堂上,老师巧妙地利用题目与文本内容的矛盾,引导学生进行预测,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大胆猜测,不仅掌握了预测的方法,还感受到了童话故事的趣味性。这节课让孩子们爱上了学习、爱上了语文,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年级语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精彩课堂呈现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在这堂展示课,黎老师以巧妙的导入瞬间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引领他们走进老屋的奇妙世界。老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学生们感受到老屋的温暖与善良。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预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积极交流,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预测,课堂氛围热烈而活跃。

    同时,黎老师还运用多媒体资源,生动展示老屋的形象,增强了学生的直观感受。角色扮演更是将课堂推向高潮,学生们化身故事中的角色,深刻体会老屋的品质。这堂公开课不仅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语文知识,也为老师们提供了优秀的教学范例。


三年级语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评课议课


黎祥佑老师作为顶岗实习老师,其进步令人赞叹。教学上,他从最初的紧张生涩迅速成长,能巧妙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课堂管理也日益成熟,从最初面对混乱的些许无措,到如今能有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他认真钻研教材,精准把握重难点,拓展丰富的课外知识。还注重与学生沟通交流,耐心倾听学生想法,积极参与学生活动,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黎老师用努力与汗水书写着成长,未来可期。

小学阅读技巧与方法

  《阅读技巧之光——以〈外婆〉为例》

   在下午的语文课堂上,阿衣以布莫校长以《外婆》这一阅读材料为依托,为同学们详细讲解了丰富的阅读技巧与方法。

     对于赏析题,阿衣老师强调答题方式要先明确赏析角度,如修辞、描写手法等。以文中细腻的描写为例,分析其如何生动地展现人物形象或烘托氛围。在人物分析方面,老师传授了答题方法。通过分析外婆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深入挖掘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同学们学会从具体事例中归纳人物品质,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而在环境描写的答题中,老师给出了公式化的指导。先指出环境描写的内容,再分析其对氛围的营造、情节的推动以及人物形象的衬托作用。

    在讲解过程中, 阿衣老师结合《外婆》中的具体段落进行分析,让同学们直观地理解这些技巧与方法的应用。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通过对《外婆》的深入解读,大家不仅掌握了这些阅读技巧,更提高了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为今后的阅读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相信在这些技巧的引领下,同学们将在阅读的海洋中畅游,领略更多文学之美。

金秋数学风,创新教学路。

五年级《小数除法解决问题》

10月22日上午第三节课,由曹羽飞执教的一堂精彩的五年级数学公开课——《小数除法解决问题》在顺河小学精彩呈现。

   课堂上,曹老师以生动有趣的生活实例导入,瞬间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通过展示实际购物场景中涉及小数除法的问题,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从理解题意到确定解题思路,每一个步骤都讲解得清晰透彻。学生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课堂氛围十分活跃。小组合作环节更是将课堂推向高潮。学生们在小组中热烈讨论,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相互启发,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曹老师还注重方法的总结与归纳,在解决完每个问题后,都引导学生总结小数除法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注意事项。这不仅帮助学生巩固了知识,还提高了他们的解题能力和思维水平。

   10月24日上午第二节课,由顶岗实习教师王丁思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一年级数学认识立体图形展示课。

     课堂开始,老师通过一个神秘的魔法袋,瞬间抓住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孩子们从魔法袋中摸出各种不同的立体图形,兴奋不已。老师借此引导学生观察、触摸这些图形,让他们初步感受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王丁老师运用了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展示了生活中各种立体图形的实例,如建筑物中的长方体柱子、魔方中的正方体、罐装饮料的圆柱形状以及孩子们喜爱的皮球等。这样的展示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老师还组织了小组活动。孩子们在小组中交流自己对不同立体图形的认识,一起搭建各种造型,课堂氛围十分活跃。在活动中,他们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还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这堂认识立体图形的展示课,不仅让一年级的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了各种立体图形,更为他们打开了数学世界的大门。相信在今后的学习中,孩子们会带着这份对数学的热爱和好奇,不断探索,茁壮成长。

五年级《小数除法解决问题》,一年级《认识立体图形》评课议课。

     在数学教研评课议课讨论中,对两堂课老师们给出了的教学建议。

       1.五年级小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教学意见:在导入环节,可以更加简洁明快地引入主题,比如通过一个简短而有趣的数学小谜语,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并顺利过渡到小数除法问题。教学过程中,对于小数除法的算理讲解可以更加直观。例如利用动画演示或者实物模型展示,让学生更清楚地看到小数除法的计算过程和意义。同时,多给学生一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鼓励他们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创新思维。

     2.一年级王丁老师的数学认识立体图形的教学建议:导入部分可以更加生动有趣,比如播放一段动画,展示各种立体图形在生活中的奇妙应用,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学中多使用实物教具,让学生亲自触摸、观察,增强直观感受。组织小组活动时,明确分工和任务,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提问环节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他们表达的机会。


        10月,顺河小学语文数学教研活动丰富多彩。老师们通过精课堂展示、热烈的交流研讨,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都有了新的提升。语文教研聚焦阅读技巧与方法,数学教研围绕教学策略与实践。活动中,老师们积极参与,分享经验,共同进步。此次教研活动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激励着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创新,为学生带来更优质的教育。

—END—

撰稿:曹羽飞

审核:阿衣以布莫

阅读 118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