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成语之韵,感文化之美”——高臾镇东玉曹学校成语故事之邯郸学步

笛箫
创建于10-24
阅读 56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邯郸学步》

       邯郸学步”的故事相传出自《庄子·秋水》,里面记载,燕国寿陵有一个人,嫌当地人走路的模样不好看,就到赵国的首都邯郸去学走路。一进邯郸城,他就觉得路上的行人走路的模样特别优雅,很有特点,就跟在行人后面一扭一摆地学起来。学了几天,不见进步。他想,确定是我走路的习惯太顽固了,只有把原来的走法彻底忘掉了,才有可能学到新的走法。于是,他抬腿、跨步、摆手、扭腰,都机械地模仿邯郸人的模样。这样,过了一段时间,新的走法没有学会,原来的走法倒全忘了。当他返回燕国时,只好爬着回去。

听成语故事

02:24

讲成语故事

02:25

       邯郸学步的故事,记载在春秋时代的《庄子》里,直到1,000年以后,也就是明代万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八月,在邯郸知县王曰善主持下,在沁河之上,修了一座石桥,改善交通。王曰善还根据《庄子》寓言里的故事,将桥取名为学步桥。后人将这个寓言故事提炼为成语“邯郸学步”,所以,人们提起成语,就会想到这座桥。 

品成语故事

       邯郸学步寓意是:一味地模仿别人,不仅没学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了,告诫人们不能盲目崇拜他人。学习可以先模仿,但必须先细心观察别人的优点,研究邯郸人之所以能够走得优雅的关键之处,再从自己的实际状况来检视,这样才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阅读 56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