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与辐射作用,传播先进教育理念及教学方法,促使幼儿教师相互学习、共同进步。10月25日高唐县第二实验幼儿园开展科学领域名课教研活动。
共看名课,同思问题
活动前各园带教老师分别将小、中、大三个年龄阶段科学领域集体教学视频发送至带教群内,分别是小班《颜色对对碰》、中班《会变的颜色》、大班《熄灭的蜡烛》。
请教师提前根据执教年龄段进行观看并思考“三节名课中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
活动时教师们发表自己的观点,梦雅老师进行总结。
小班组:整个活动过程很有趣味性,活动设置很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最值得学习得地方是教师在整个环节中用不同的情景贯穿整个活动流程,让孩子们的情绪一直都很高涨。整个流程教师思路清晰,语言简明扼要且具有启发性。
中班组:《会变的颜色》这节科学活动,值得学习的地方是,第一点是教师在执教时语言科学严谨思路清晰,例如在导入环节中直接以一只小老鼠玩颜色进行导入开门见山,然后让幼儿进行验证操作。第二点是记录纸,教师采用的是幼儿较为感兴趣的贴纸进行记录,直观清晰。第三点是最后结束让幼儿用颜料进行了绘画,实现了多领域的融合。
大班组:首先,教师整个环节中有猜想-操作-验证,设置环节符合幼儿年龄特点,通过三个小实验让幼儿知道蜡烛燃烧的其中奥秘。第一个实验验证了氧气有助燃性。第二个实验验证氧气的多少对蜡烛燃烧的时间长短有影响。第三个实验结合生活中火灾逃生的场景,让幼儿知道下方氧气更充足。环节设置难度层层递进。
班级执教 熟知流程
活动目标设计
梦雅老师将名课中小、中、大目标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分别从目标设定的难易、维度以及表述的角度进行了简要概述。
梦雅老师:通过对比小中大三个活动目标,我们不难看出三个目标的难度是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层层递进的,三位教师在实施活动的同时,设置了相应环节并对应相应目标。我们在开展活动的时候,在目标设定方面,难易程度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本班幼儿实际能力来设定,同时避免“假大空”的情况,将活动环节的实施真正落实到目标上。
科学领域集体教学活动流程
请大家回忆思考科学集体教学活动(观察认识型活动、实验操作型活动、科学讨论型活动、技术操作型活动)的流程有哪些?这三节名课属于哪种类型?
梦雅老师:不难看出三节名课属于科学领域中的实验操作型活动,实验操作型活动流程主要是导入-猜想-操作验证-实验1-新猜想-实验2-巩固提升。科学活动类型还有观察认识型、科学讨论型以及技术操作型四种。这里所举出的四种类型仅是较为典型的幼儿科学活动。它们涵盖了幼儿科学活动的大部分内容,但并没有涵盖所有的内容。而且在实际教学中,也并不全是单一的活动类型。因此教师可以这四种类型的活动为基础,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的具体实际,加以改变或综合。
讨论:在执教科学领域活动遇到过什么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
大家针对开学两个月以来自己执教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
依亭老师:问题是材料方面准备不充分,在教学过程中导致部分幼儿消极等待。例如科学在活动课《6比5多1》中,操作卡以及树叶不能做到人手一份,部分幼儿出现消极等待现象。
解决: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教师要做到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或者采取分组制的方式。例如活动中用到的树叶,现在正值秋季,也可以利用一些自然资源或者采用足够数量的积木、雪花片等来替代。
周鑫老师:问题是在科学实验操作中会用到的记录表问题,会出现幼儿不知怎么用或出现场面混乱等。
解决:实验操作前,教师需讲清楚记录表使用要求。在设置记录表时要符合幼儿能力水平以及活动目标。
宋老师:材料不严谨以及幼儿能力不同问题
解决:1.活动前教师提前对材料进行操作,熟知操作步骤以及考虑是否符合幼儿年龄特点以及活动目标。
2.教师要提前预设幼儿问题,例如在书写教案时尽量写详案,精确到每一句话。
科学领域集体教学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要求
1.教师应给于幼儿足够时间,让其进行充分探索。在指导幼儿进行科学活动时,作为教师,总会不自觉地进行讲解、示范,从而限制了幼儿的主动探索的意愿,削弱了幼儿自主学习的望。在幼儿对某一内容产生疑问或思考时,教师切忌急于告之答案,或道出自己的观点,而应是先仔细观察幼儿对此内容的兴趣,再给予适当的支持,让幼儿自己主动提出问题。
2.教师应尽量让幼儿进行大胆猜测,深度猜想。幼儿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会在对某一现象产生疑问时,依据已有经验,心中产生对此现象的主观认识。教师此时应在幼儿的原有经验和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将幼儿的简单猜测引向深入猜想。
3.教师应尽量让幼儿在思考后独立完成实验。在指导幼儿进行科学活动时,很多教师习惯于自己先示范实验。这样的行为直接会导致幼儿照着教师做,或是随着教师的想法进行实验。教师应引导幼儿带着自己的想法去做实验,让幼儿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以形成新的经验。
4.教师应在活动中让幼儿养成“记录”的习惯。在指导幼儿进行科学活动时,教师会发现,幼儿在操作活动中所获得的知识,一般都是零散、粗浅、模糊的。这正是幼儿的思维特点决定了他们很难从操作活动中得出比较完整、准确的知识经验。为此,教师应该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如图画、符号、表格、简单文字、照片等多种直观形象的方式来记录探索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5.教师应在活动后期让幼儿进行充分交流、分享。科学实验过程中,幼儿的大脑是在不断地接收、处理大量信息的。当活动越加深入时,幼儿的思维也越加清晰。教师应引导幼儿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并且多与同伴交流,依据客观事实得出自己的结论,再与事先的猜测进行对比,形成新的经验,体验自主合作探究的乐趣。
整理补充
在集体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主要依靠提出问题来引导幼儿探索。因此,教师提问的设计也非常重要。
教师设计的问题应以开放性问题为主,避免限制幼儿的思维。教师设置的问题要能指向幼儿的操作、探索和思考,引发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发现和经验。
归纳总结
张璐老师:教师首先要了解本班幼儿的经验水平,本次让教师学习这三节名课的目的是让老师在优秀的活动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部分,哪些是我们欠缺需要学习改进的,例如在活动环节设置方面、教学教具准备方面、师幼互动方面以及教师回应方面等。并不是让教师完全模仿而是去汲取好的部分进行吸收学习,从而真正落实到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去。
通过本次科学领域名课教研活动,强化了教师对科学领域集体教学活动设计的掌握,丰富了教师科学执教经验,对教师实施科学教学活动提供策略支持。在不断重塑教育理念的过程中,让教师自身对于集体教学活动的流程及内容组织更有多样性和创新性,真正做到教研不断,学习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