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区域:积木区
观察时间:2022.11.2-2022.11.30
观察幼儿:杨友喆 张嘉旺
观察教师:杨哲
游戏活动背景
多米诺骨牌具有丰富的游戏价值。孩子们在排的过程中需要小手稳稳拿住,轻轻放,慢慢松手,才能防止牌倒,非常锻炼幼儿手部肌肉和专注力。同时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语言的交流、同伴的合作、思维的碰撞、充满奥秘的设计、问题的解决、挫败感与成就感的体验等等都可以得到发展,同时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看到积木一个个顺利倒下的壮观场面和听到积木哗哗倒下的清脆声。
本月大三班的小朋友在积木区活动已经有一段时间,有几组小朋友对多米诺骨牌兴致盎然,孩子在游戏中的专注、坚持引起了我的关注。偶然,一组小朋友的三角分叉机关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于是,我追随孩子的兴趣开始观察他们的活动。
游戏思维导图
楼梯多米诺
最近班里的很多小朋友玩起了多米诺骨牌,今天杨友喆、张嘉旺、汤圆、井瑟也在一起玩起了多米诺。他们排好了却被风吹倒了,于是汤圆说:“用排防风装置吗?”
杨友喆说:“排。”汤圆看了看红旗飘动的风向,在多米诺的一侧排起了挡风墙(图1)。
杨友喆说:“我们搭一个楼梯”。于是他排出了一些类似三边形的多组积木(图2)。
并向前拐弯又排了一个“高楼”。他和张嘉旺反复试了三次高楼才调整成功。(图3)
教师支持
活动结束后,我请杨友喆等小朋友来分享他们的活动(图4)
当汤圆提到了他看红旗飘的方向判断风向的时候,其他小朋友也说了说他们用到判断风向的办法。有看积木倒的方向、用身体感觉、看小朋友头发飘的方向、有口罩看看往哪边飘。还有部分小朋友很关注杨友喆排的“楼梯”,我问杨友喆,为什么这是楼梯,他说“因为楼梯上就有这样的标志(安全通道图标)就是走一下再往前,像箭头方向一样。”(图5)
付伟成说:一个推一个,房子倒了还会砸到前面的,就像循环。
郭佾彤:这个两层的像一个电梯。
付伟成:我搭的多米诺是游乐场里的滑梯的。
赵鑫航:前面像一串鞭炮一样。
杨友喆:就是,一串鞭炮劈里啪啦的往前炸倒了房子哈哈哈
行为分析
有了上次的经验,这次孩子们发现风吹倒了多米诺后,便主动去建防风墙,汤圆能探索并发现常见物理现象产生的影响因素,不仅有防风办法并且通过细致的观察红旗飘动的方向来了解风向,再建挡风牌,具有较强的解决问题能力和细致的观察能力。 (图5)
杨友喆小朋友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观察能力,能够感知形状和空间之间的关系,比如他用积木摆出三角形代表前进的楼梯,而这种创意有来源于生活中细致的观察。他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能用一定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比如他担心高楼不易被砸倒,会先进行试验。杨友喆具有一定的领导组织能力,比如汤圆会问他是否需要排挡风墙,张嘉旺、井瑟会以他为中心排多米诺。
张嘉旺小朋友思维活跃,能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比如他发现横向的房子难以击倒,于是把小房子调整成了竖向的。同时嘉旺能再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他把下面的薄积木拿出去,换成了一个厚的,说明他知道厚的比较稳定,不容易坍塌,对积木的薄厚与稳定性的关系有一定的认识。
在活动中几位小朋友在游戏中和谐相处,表达清晰能相互听懂对方的话,有着良好的倾听与理解能力。能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也体现了合作的意识与能力。
教师反思
在分享环节,挡风牌的出现引起孩子们关注,前期孩子们关注挡风,但并没有出现风向,这次汤圆发现了风向问题,我继续以此为教育契机请孩子们分享自己的经验,讲出判断风向的方法,从而为更好的挡风引起孩子们的思考。我们看到的多米诺仅仅是形状,而孩子们在形状背后还有游戏情景,我应该更多的听孩子们讲。孩子们自身对多米诺形状的兴趣也是孩子们接下去继续探索多米诺的需要,我为幼儿搭建思维碰撞的平台,激发幼儿更多的想法,继续游戏的乐趣。
二、鱼钩多米诺
思维导图
杨友喆和张嘉旺排了一个坡道,张嘉旺找来一个较细较长的圆柱体,在坡道上滚下去,但是圆柱体跑偏了。
他又拿来两个较细较长的圆柱体试验,第一个跑偏了,他刚想滚动第二个圆柱体,杨友喆阻止了他。
接着杨友喆跑去拿了一个较粗较短的圆柱体来试验虽然较粗较短的圆柱体滚的比较远,但却砸到了两边的柱子,他开始把两边的柱子距离加宽,又把坡道下面的柱子往外挪了挪。然后继续滚动,圆柱实验成功。(图1)
杨友喆在坡道的终点竖起一块较薄的木板,他们把圆柱体从坡道上滚下来,砸倒这块了木板。
接下来,两个人开始设计三角形机关.杨友喆负责排积木,张嘉旺负责运挑选板子和运送(图2),很快他们就排好了。
木板排好后他们试了一次,失败了。这时张嘉旺不小心碰到了一排积木,两人同时发出尖叫声,但很快又继续排好了,再试验仍不成功。张嘉旺把木板之间的距离调宽。杨友喆也改变了圆柱下滑的起点但又失败了。
他们把排机关的积木换成薄木板,继续试验,但还是不成功。这次,张嘉旺把机关和坡道之间所有厚的积木换成了薄的木板,并把薄木板之间的距离调整的更远一点(图3)。
这次再试验的时候成功了一大半,三角机关连接的三个轨道中两个轨道上的多米诺骨牌都倒了,其中的一条多米诺没有倒,两人不停地调整三角机关的夹角。试验成功,杨友喆说:你想排什么随便排。张家旺:要是不成功怎么办?杨友喆:不成功就再来一次。两人各排一边,杨友喆很快排完了,然后过来指着张嘉旺排的双层多米诺说:你这里应该排细的。张嘉旺明白了杨有喆的意思,把双层多米诺下方的粗木板都换成了细的。两个好朋友商量着排好了双层多米诺,又排好了剩下的其余两个轨道。
成功击倒:
杨友喆手持小圆柱滑下坡道。三个轨道上的多米诺骨牌都倒了
张嘉旺说:这回成功!
教师支持:(图6)
师:你们是发现角度的关系,让这些多米诺骨牌都倒了的吗?
幼边示范:我发现这样推倒的时候就能做到。
师:你们第一次的时候不也是这样试了试吗?那这边的多米诺
当时没有倒,是为什么呢?
幼:那是因为最前面的这一块儿偏,拐弯了! (图6)
师:就是最前面的这一块儿拐弯了,然后你就把它调整了,它就又能往前倒了,是吗?
幼点点头:嗯。
幼儿表征
行为分析
在游戏中,幼儿通过不停地操作摆弄积木、尝试错误这样的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的学习方式获取了经验的需要。能在气温偏低、较大风的户外环境中认真专注的游戏,多米诺骨牌多次意外倒掉或者试验失败,两人仍然坚持不气馁,这说明两个孩子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和良好的学习品质。
在设计多米诺机关和轨道时,杨友哲和张嘉旺一个说,一个听,有商量有讨论,也有相互间的鼓励。杨友喆说:“又是那边没倒!怎么回事儿啊?”张家旺指着三角机关说:“这里太远了!”
当发现问题出在三角机关的夹角上时,张嘉旺神情专注地摆好三机角关,接着他和杨友喆连续试验了九次,我看到了孩子的耐心和坚持。整个游戏过程,他们喜欢探究,也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愿意与对方讨论自己发现的问题,并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认真地倾听对方的建议。当张嘉旺排双层多米诺时杨友喆给他建议,张嘉旺与他的看法不同,张嘉旺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在活动中两个人分工合作,遇到困难一起克服,还能及时鼓励对方按自己的想法排积木,对方失败没关系。可以再这说明两个孩子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在设计机关的过程中,两个孩子动手动脑寻找问题的答案,当发现三角机关的角度影响多米诺骨牌三个轨道的成功与否时,积极地调整角度,验证自己的猜测,在游戏中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试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仅丰富了感性经验,也发展了逻辑思维能力形成了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教师反思
活动后我和张嘉旺进行交流,希望通过交流起到帮助孩子总结经验的作用。
三、太阳花多米诺
杨友喆和张嘉旺今天在积木区排出了一个这样的形状(图1),原来他是在帮邱金辉小朋友设计一朵花。杨友喆在中间的三角机关设置处停了下来思考,然后排出这种形状(图2),然后对张嘉旺说“是这样的形状”。整个思考加调整的过程用了45秒。排好机关后,杨友喆开始排花边,张嘉旺紧跟步伐一块块的递积木。排好后,他对张嘉旺说:“好啦,你推推能不能倒。”张嘉旺“在哪里?”杨友喆“推这里”。张嘉旺走到一个边的顶点处,轻轻一推,多米诺哗哗的倒了(图3)。杨友喆看了看说:“只能推倒三边,不能推倒四边。”正在这时候,游戏结束的音乐响起来。
分享支持
教师里,杨友喆画出图6的表征反思图。图中并没有三角机关显示,带着这个疑惑,我出示实际排时候的图,请杨友喆在分享环节说说自己的想法,杨友喆看着图片说:“我想推一边就能让四边倒。”教师:为什么另外两个边没有倒呢?张万霖:因为两边没表示出来(没有设置机关)。老师:那怎么才能都倒呢?汤圆说:可以在中间弄六边形。教师:那弄完六边形之后呢?
付仁杰:弄六边形,里面什么都不放,在里面用手一推。王铭祎:可以两个人一起,一人负责推一块。张嘉旺:可以排两个三角机关。王仁豪:排个楼,弄一个小球滚下去,一下都砸倒。教师:小朋友想法都很多,下次来试一试吧。(图4、5)
行为分析
有了前面不断探索三角机关的经验,杨友喆这次设计三角机关仅仅用了不到1分钟的思考时间,他设计这个小机关一共尝试了两次就确定了设计。这说明孩子前面探索三角机关的经验已经在慢慢的内化,他的空间感知能力在逐步的提高。同时杨友喆关心尊重同伴,有有趣的事愿意大家一起分享,比如他设计好后,对张嘉旺说“好啦,你推推能不能推倒。”
张嘉旺小朋友能和杨友喆良好的合作,在他们的活动中能有自己的归属感,明白自己的角色,并积极的做好,在整个过程中,他不断的给杨友喆递砖,而且每次看他就要排好再需要,他会迅速的去拿再给。在分享阶段,他说可以设置两个三角形机关,说明在看杨友喆排的过程中观察的非常细致,同时已有自己的思考。
小朋友在分享环节都愿意积极主动的去思考,张万霖说“两边没有表示出来”。表明他对力与方向有了一定的认识。汤圆能够想到六边形,说明它对形状与空间关系、数与量有一定的认识。付仁杰小朋友能够想到在中间推的方法,反应他的思维非常的活跃。王仁豪小朋友能够想到用球在中间砸的办法,说明他知道球可以把四周都碰倒,对空间关系有一定的认识。
教师反思
杨友喆只排了一次就活动结束了,但在活动表征图上并没有三角机关的出现,孩子只是想让花都能倒。那三角机关呢?我以此为教育契机,出示现场图和小朋友一起讨论。这个教育契机真的是教育契机吗?是老师认为的教育契机,还是真的是孩子们需要的教育契机?其他小朋友的很多想法会不会干扰到杨友喆,集体分享的形式是否合适?我应该问一问杨友喆,他是否需要和小朋友一起分享解决三角机关推倒的问题,还是他自己思考就可以,还或者他有什么其他的想法。这里让我反思到,所谓的“教育契机”不应该是老师的发现,而是老师发现了孩子的发现。顺着孩子的发现,再去支持。
四、四瓣花的探索第一次尝试
这次杨友喆来到积木区,没有再排六边花,而是先用积木排了一个圆形的花心,边排边对张嘉旺说:“感觉排花像在排煎鸡蛋似的”(图1)
两人商量排几朵花瓣。
杨友喆:我们排几朵?
张嘉旺:5朵?6朵?
杨友喆:5朵或6朵都行
张嘉旺:那8朵呢?
杨友喆:8朵不行,没有8朵。
行为分析
杨友喆已经熟练掌握了多米诺骨牌的玩法,对于他来说圆形已经算比较简单的图形了,所以在排圆形的时候很快就排好了。在排花瓣的时候,杨友喆和同伴之间能够商量,并能接受同伴的建议,通过商量后,俩人才进行排花瓣。
杨友喆和张嘉旺开始排花瓣。杨友喆排,张嘉旺给他递积木,并把积木一块一块摞起来排好。再排花瓣的过程中,杨友喆不断的把花瓣和花心的连接处进行距离和方向的调整。而张嘉旺不仅是把积木运来,还要把积木码齐,又要跟着杨友喆排花的位置来跟随他把积木送到离杨最近并且方便杨及时拿取得位置。最后在俩人的共同努力和默契配合下,排好了四朵花瓣。(图2)
行为分析
杨友喆有耐心,有自己的想法,能挑战复杂的团案并能坚持自己的想法,敢于尝试,不怕失败。在排花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尝试。排多米诺的期间,张嘉旺也能耐心等待杨友喆,一直帮助杨友喆递积木,直到杨友喆排出他想要的图案。张嘉旺不仅有耐心、还愿意帮助同伴、陪伴同伴完成活动。在杨友喆排花瓣的时候,张嘉旺的积木放的位置,会妨碍他进行拼排花瓣,杨友喆会把张嘉旺码齐的积木推倒,张嘉旺也不会去责怪杨友喆,还是继续默默地支持他。张嘉旺懂得关心你尊重他人,能关注别人的情绪和需要,并能给与力所能及的帮助。游戏中,两人能互相配合,一个来运积木,一个来排积木,分工明确.并且在花瓣的拐角处能不断地进行调试角度和距离,确保能顺利推到。他们对方向与力之间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杨友喆找了一个排花枝的位置,在排花枝的时候,最张嘉旺也参与了进来,一会两人就把花枝排好了。在推倒花的时候,邱金辉也要参与进来,什么都没说直接用手要去推倒。杨友喆马上说:“不行不行。最后还是让张嘉旺把花推倒,推倒后只倒了两个花瓣,另两个花瓣没有倒。邱金辉说:“我就说吧,咱们仨一起推才行,你还不听,必须咱三一起推。因为三个人力气大”。杨友喆看了看张嘉旺,张嘉旺又把没倒的两个花瓣推倒了。俩人都没有说话。片刻,杨友喆对张嘉旺说:“有点失败”。俩人又要开始重新排花,但被汤圆和邱金辉跳来跳去给弄乱了。
行为分析
邱金辉想参与推倒积木,可是杨友喆并没有同意,而是让张嘉旺推,说明杨友喆对他们的游戏有明确的分工。邱金辉说出自己的想法,认为是力气小影响全部倒,能对问题积极思考原因。
教师支持(图3)
游戏结束,利用视频小组讨论的方式和孩子们一起讨论:为什么只倒了两朵花瓣。引起孩子们的观察和思考。
张嘉旺:在开口的地方不要再填上,而是继续排,一圈圈的排。
刘丙毅:把这两个去掉(指把没倒的两个花瓣去掉)
杨友喆:不行,那样就不是小花了。
邱:可以多个人推。(因为在推的时候是一个人推的,所以他觉得三个人一起推力气大就倒了)
杨友喆:我觉得不是推的问题,还是排的问题。
邱:在中间弄一个三角
杨友喆:在中间弄一个三角怎么把这四个推倒?
刘丙毅:弄好几个分叉口就可以了。
教师:就是每个花瓣的连接处都要放上小机关三角吗?
杨友喆:是我排的那个地方有点横着了,没对准。
张嘉旺:那个地方也有点太厚,它把他们挡回来了。
邱金辉:从中间多拍几个三角。
杨友喆:排太多三角那样就不像花芯儿了。
教师:孩子们你们想了很多的办法,我们可以边排边试。
教师反思
这次活动结束后,我问杨友喆是否愿意和小朋友讨论,他说愿意,并自己邀请朋友和自己一起进行小组讨论,整个过程孩子们的想法不断的碰撞,问题最后得到解决,需要排五个机关才能四朵花都倒,我想结果是次要,这个孩子们思维不断碰撞的机会就是最好的成长契机。在表征的时候杨友喆画出的是三瓣花(图4),我问为什么不是四瓣花了,他说“那样太麻烦了”。我尊重他的选择,因为我越来明白,教师的尊重就是对幼儿的支持,他有自己的判断和选择。相信孩子是有能力、主动的学习者。
四瓣花的探索第二次尝试
杨友喆作为主排,张嘉旺则一直给他递积木,过程中孩子们边排边玩,当张嘉旺递给杨友喆积木的时候,杨友喆说:“你吹一下积木”,张嘉旺一吹,杨友喆就发出‘嗖”的声音,好像积木飞了过去(图1)。
杨友喆在排好圆后,就自言自语的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到这里把他卸下来,顺着它然后往那里来一个来一个来一个(图2)”
过程中他不断的把圆心的积木撤掉,再放上重新调整角度有四五次,最后排出三角形的机关才算满意(图3)。
在第二个花瓣的结束口,张嘉旺说“你这样根本倒不了”,杨友喆仔细的盯着这个接口。“谁说倒不了,我试试,我想让她偏一点,可是往那倒就,不行,我得改一下。”张嘉旺说:“你看这里。”杨友喆说:“这不是你想出的办法嘛,”张嘉旺“我说的是这样的,先排。。。”。杨友喆拿起一块多米诺正在尝试再排的时候,一不小心碰倒了一块积木,结果多米诺骨牌哗哗的都倒了。(图4)
行为分析
两孩子在游戏过程中边排边说话,还把各种游戏加入其中,比如积木一吹就“啾啾”的飞了过来,比如他们把运输积木叫做运输“氧气”“水资源”。两个孩子在游戏中发展着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过程中两个孩子边探究边合作交流。
杨友喆在排之前就非常有自己的计划,他每次都是先排圆,再一步步的拿去,从而排花瓣的其他部分。说明他是一个思维条理很清晰的孩子,明确的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在排的过程中杨友喆边排边微调,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能用一定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
张嘉旺具有良好的观察能力,能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他对杨友喆说“你这样根本倒不了”“你好像弄反了”“你看那里怎么倒”等。
教师反思
在活动后我与两位小朋友进行了交流,张嘉旺一直坚持自己的意见,要排一个他画的样子的,杨友喆一直说那样不像花,我问:“他有他的想法,那怎么办?”杨友喆说:“那你排你的,我排我的!”活动后我反思自己的这句话,还是觉得说的有些早了,应该静静的看孩子们自己会怎么解决,他们有他们的相处模式,同时,遇到分歧时候,正好是一个成长的契机。这个是我在以后的活动中需要注意的。
五、罗圈花多米诺
杨友喆四瓣花第二次探索中,张嘉旺多次强调自己的想法,终于杨友喆说“那你排你的,我排我的。”张嘉旺很快拿起积木,排起了自己的想法。在过程中杨友喆三次提醒他排错了,但他都坚持不修改,说“我就是这样排的”“我这个办法就很好,我排完了你可别揉眼睛哈。”“你别弄,我马上要拐弯啦。你不懂。。”最后杨友喆终于明白了他的想法,说:“你这有点像小花,牛”。过程中杨友喆说:“重要的是要排的又像,又能全部推倒才行。”张嘉旺说:“排好就行呗。”杨友喆说:“你跟着我排了这么多好玩的,你也学了不少吧。你学会了,我叫你大王”。张嘉旺没有说什么。杨友喆说:“你这个排的就像鸡蛋,中间是鸡蛋黄,外皮就像鸡蛋。”张嘉旺还是没有说什么,杨友喆递积木的时候还不小心砸到了张嘉旺的手,杨友喆没说什么,张嘉旺也没有说什么。积木越来越少,杨友喆说:“我去帮你拿些积木吧。”张嘉旺露出了笑容,说:“再给我拿些个去。”杨友喆:“好嘞。。”不久,作品完成了。伴随着多米诺顺利的推倒,杨友喆说他的花是罗圈花,他说“我就是罗圈花”。
行为分析
张嘉旺小朋友对自己的创作目标非常的清晰。过程中当杨友喆三次提醒修改的时候,他很明确的告诉杨友喆“我不修改,我的这个办法就很好。”杨友喆:“你有我这么聪明的脑袋那就厉害了”张嘉旺“我有,信不信我能全都倒”杨友喆“看看才知道,你这里怎么没有三角形”张嘉旺:“我才不弄三角形呢,这个这么简单就能倒”直到最后杨友喆终于明白了他的创作意图,直呼“牛”。这也体现了张嘉旺的自尊、自信、自主,与别人的看法不同时,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并说出理由。同时两个小朋友对多米诺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杨友喆觉得不仅要全部倒,排的还要像。张嘉旺觉得只要排好就行。这也都是他们自尊自主自信的表现。
杨友喆小朋友能够与同伴友好相处,知道别人的想法有时和自己不一样,能倾听和接受别人的意见,当不同意时候会说出自己的想法。直到他看明白了张嘉旺的想法后,他会直呼“牛”。
排积木的过程中杨友喆面对一直做自己帮手的同伴排起来自己的小花,内心也很多想法,如杨友喆说:“你跟着我排了这么多好玩的,你也学了不少吧。你学会了,我叫你大王”。“你这个小花有点丑。”张嘉旺都没有说什么。张嘉旺的手被杨友喆不小心砸到了,他很快的缩回,但没有说什么,也没有因此而不理杨友喆了。杨友喆看到积木快没有时,说帮他拿积木时,他笑着说“给我拿积木去”。杨友喆一声“好嘞”,轻松的化解了两人之间的小矛盾,孩子们有自己协调解决矛盾的办法。
张嘉旺排到最后的时候,杨友喆放上了一块积木,张嘉旺说“等会儿,最后一块排粗的。”说明他对粗积木的冲击力大已经在游戏中有了一定的理解,理解了量的相对性,厚的积木冲击力更大一些。游戏中孩子在不断的丰富着自己的经验和认知。
教师反思
张嘉旺小朋友在活动中一直默默无闻的给杨友喆运积木、递积木,并且会把积木整齐摆好再给他,不争不抢。遇到杨友喆不小心的伤害,不生气不计较。遇到杨友喆的质疑,不放弃自己的想法。整个拍摄游戏的过程,老师被他美好的人格和品德所感动。是我们成年人都应该去学习的榜样。观察孩子的游戏,也会教给我们成人成长。
过程中两个小朋友产生了不同的意见,气氛有些火药味儿,一直做主排的杨友喆面对角色的对换有些不适应,但这正好是杨友喆面临的一个很好的成长契机,最后他转变了角色帮助张嘉旺去取积木,一声“好嘞”。成功的化解了两个人之间的矛盾。这也是同伴之间互帮互助的体现。
海绵花多米诺
张嘉旺排完以后说:“我想找别人去玩了。”杨友喆:“去吧。”剩下杨友喆自己,杨友喆调整了思路,他先用手在地上画了画,捋清了思路,然后开始排花。但他和张嘉旺不同的是,他还是先排出了一个圆,在以圆形为中心的基础上又创作花瓣。每次都是在圆处拿走两块积木,再转一块积木的角度再继续排。不久他就开始推牌了,多米诺哗哗的倒了。(图1)
行为分析
杨友喆非常的有计划,并且一步步清晰的能够去执行。他还是先排了一个圆,然后排出了第一个花瓣,但与之前不同的是,这次他把花瓣下面的两个多米诺骨牌抽了出来,然后接着把圆里的一块积木倾斜,又开始排另一个花瓣,排另一个花瓣的过程也是先排花瓣,第二个花瓣排好之后,他又拿走中间圆里靠近花瓣的两块积木,接着排第三个花瓣,第四个花瓣,这样中间的圆不见了。在第四个花瓣完工的时候,他说了一句“这都是可以的。”说明他再次确认了可以全部倒。杨友喆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确认。
他先围绕圆来排花瓣,觉得有花芯儿能更像一些。花瓣的分配也能更均匀一些。过程中他说:“我才不排罗圈的, 那样不像小花”这表现出他对对称以及美有很高的要求,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及创造能力。
教师支持
幼儿表征:
杨友喆说:“我这次也排了没有花芯儿的花, 但是我的花芯是最后消失的,像海绵一样,所以是海绵花。”
教师反思
当我再次询问他们,为什么不继续探索小三角机关的了,他们回答“太麻烦了那个”。
虽然孩子们没有再对机关进行探索,但我看出了孩子自己对于游戏的设计、游戏时间的安排是有取舍的。这就是孩子的学习,孩子尝试过了,觉得那种方法太麻烦,耗时长,所以就选择了另一种思路去解决问题,这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在游戏中的学习和进步。相对于小机关的探索,这种懂得取舍和换思路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态度对于人生的价值更大。教师的支持不一定是非要做什么,能够耐心的听孩子讲,能够放手让孩子们去探索,就是对孩子的一种支持。不知道孩子们什么时候又会重新对三角机关感兴趣,我想是在他们自己觉得更需要的时候。放手游戏,静待花开。
六、游戏故事的反思总结
(一)看见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
视频的最后没有出现利用小机关完整成功倒的四瓣花,但是我们从游戏中看到了孩子们对于自己游戏的设计,以及游戏时间的安排。最后时候,我问孩子们为什么不再继续探索四瓣花了,孩子说:觉得太麻烦了。。
我们尊重孩子们的选择,并且从中看到了孩子们的学习。孩子尝试过了,觉得麻烦,觉得耗时间长,就不想这样玩了,这种“取舍”就是孩子们在游戏中的学习。他们自己知道什么对他们更重要。延伸至生活中,学会取舍的人生态度比三角机关更有价值和意义。
(二)用心观察、耐心倾听就是对孩子游戏的支持。
不是只有成功的完整结果的游戏才是学习,游戏过程本身就是孩子的学习。不是老师要对孩子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才算是对孩子的支持,老师能用心的观察孩子、耐心的倾听孩子的对话也是对孩子们的一种支持。通过本次活动更让我们坚信孩子是有能力、主动的学习者,老师说的越多,孩子们反而自己发现的就越少。
不仅发现幼儿,更要发现幼儿的发现。
自主游戏活动,幼儿在前,教师在后。教师如何把握住教育契机?教育契机不是教师的发现,而是教师发现幼儿的发现,活动中我们不断地实践、反思,不断提醒自己,摒弃自己的认为,耐住心,去观察孩子、聆听孩子的想法,发现孩子的发现,再为孩子搭建成长的平台。
(四)教师和幼儿一起成长。
通过本次活动,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在游戏不断的探索尝试中、思维碰撞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感受了力与速度、力与角度之间的关系。同时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面对一次次未排完却倒塌的多米诺骨牌,有时是风吹倒,有时是自己不小心碰到,有时是其他人(包括老师)不小心的碰倒,孩子去坚持再重新排起来,直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对孩子们的耐心、包容、探索等都是是个很大的考验。当我们也亲身拿起积木去排的时候发现,单手拿住积木,稳稳的放在地上,摆好角度,轻轻的松开,这对小手的灵活性、手部的肌肉是个非常大的锻炼。过程中同伴的交流和合作,主排与辅助的角色分配,对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都是一种学习的机会。同时,我们深深的感受到孩子是美的创造者,他们用低结构的积木,却创造了让我们震撼的充满奥秘美的事物!让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