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绽精彩,"异构"彰新意

--五年级组开展听评课活动

一米阳光
创建于2024-10-24
阅读 38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实验小学五年级组内语文、数学教师开展了"同课异构"听评课活动。

                         语文组

   语文学科同课异构的课题为《示儿》。

陈新林老师所授古诗巜示儿》一课,关注了单元学习目标,以解诗题,明诗人,悟诗意的古诗教学步骤层层引导学生,让学生找到诗眼“悲",借助资料了解诗人因何而“悲”,并能从中感受到诗人的“悲”和“盼”,以及深沉的爱国之情,在充分的朗读中与诗人产生情感的共鸣,激发起学生强烈的爱国之情。

殷会杰老师课程框架设计紧紧围绕陆游的悲和盼,利用资料层层递进营造情景。通过了解陆游不同时期的诗歌,拓展了视野,更好的了解了示儿这首诗背后的深意。

王曼老师整节课教学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让学生读通诗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古诗意,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

                          数学组

数学组同课异构的课题为《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李平老师用复习旧知导入了本节课,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整个课堂稳中有序,充分体现了李老师扎实的基本功。

 在课堂上,王红岩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观察,提出数学问题。由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发问题,学生的探索才可能是积极主动的,发挥学生购物付款的经验,对小数加减法做出不同水平的解答面对“列竖式为什么要对齐小数点”这个重点和难点,应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从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中,自主提炼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些在传统的教学需要教师、归纳的学习重点,在学生充分体验、感受的基础上被自主发现,成为学生对知识进行“再创造”的成果。  

杨晓娜老师的授课,用整数加减法的运算法则迁移到小数加减法同样适用,学生迅速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点。在练习并讨论后让学生体验小学加减法的运算过程,强调小数点对齐和最后的结果要化简。很快突破了重难点!

王彩霞老师所讲授的小数乘整数,从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和算理入手。课堂伊始,从整数乘法和小数加法旧知的复习,引入学习小数乘整数的方法,把新知不断转化成旧知,最后通过课堂小测巩固新知后。总结出算、看、数、点,四字学法。教师教学思路清晰,层层递进,很好突破了教学难点。

                      点评研讨

教学之路,道阻且长。愿我们共研共学共提升,携手并进促成长!

阅读 38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