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教师:黄文文
观察对象:中班幼儿
观察区域:户外万能工匠区
观察时间:8.23---9.25
观察背景 :
万能工匠是我们班小朋友最喜欢的区了,近期,他们对造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尝试用管子搭建“网红桥”……于是,一场有趣好玩的“网红桥”探索之旅拉开了帷幕。
一、“网红桥”
三位小女生兜了一圈,从玩具柜里找来了管子,“管子长长的,可以把这个管子平铺当桥”,说着便开始摆放了起来。
很快三位小女生的“网红桥”搭建好了,“做好了,我来试试。”欣然(绿裤子女孩)迫不及待的站了上去。
但很快,梦玚(黑衣女孩)发现了问题——管子容易滚动,站不稳。
二、容易滑倒怎么办
一对一倾听
我拿了很多管子,我在玩管子想出来了一个办法。拿着两个长管子,扶着走,王欣然竟然弄坏了。
我在看他们玩儿管子,看着挺好玩儿的,我也玩儿了,然后我就躲在了上面直接滚下去了。摆了很多管子,管子像浪飘一样来回滚。
幼儿分析
中班幼儿思维活跃,对于游戏有自己的想法,并能寻找合适的材料进行游戏。遇到问题时,幼儿能认真思考、大胆尝试,从借助辅助物(圆盘)→互相搀扶→一个一个过桥→使用拐杖(管子),幼儿根据自己的游戏需求,不断组织经验,调整材料,最终成功解决“滑倒”的难题。游戏中的挑战,激发了幼儿对材料的自主探索与创新运用,也为她们充满兴趣的继续游戏打下了基础。
三、游戏玩法不断丰富
增加难度,挑战更长“网红桥”
几位小朋友把她们的管子合在一起,搭建成一个更长的“网红桥”,几人都非常兴奋,欣然说:“我们排好队,一起在上面走吧,摔倒就算输了”。随即,几位小朋友就开始玩过桥游戏。
双手平举,保持平衡→尝试蹲着往前走→蹲着走变成跪着走→手持拐杖向前走
邀请小朋友挑战“网红桥”
几位小朋友挑战“彩虹桥”成功后,便开始向其他小朋友炫耀,邀请到很多小朋友前来挑战,“走上去,敢不敢呀?用心就可以。”小朋友们也个个不服输,有的手持拐杖挑战,有的什么也不拿,渐渐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小朋友。
网红桥变滑梯
挑战“网红桥”时,有一个小朋友坐在“网红桥”上荡来荡去,这给了其他小朋友启发,她们纷纷尝试新玩法,有的坐在管子上,有的横躺在管子上……由于人数过多,“网红桥”散开了,小朋友们都滑落下来,馨予大声提醒:“太挤了,都搞砸了”。
重新整理管子时,俊雅发现趴在管子上,身体可以跟随管子的滚动往前移动,小朋友们又纷纷开始尝试这种玩法。
游戏交流与分享
梦玚:我们的“网红桥”变得更长了,我们在上面蹲着走,还能拿拐杖走,好多人过来挑战。
馨予:我邀请了很多小朋友来玩“网红桥”,我叫来了铖宇,又叫了刘澈,我把拐杖给刘澈了,让他拿着这个走。
铖宇:走“网红桥”的时候,胜蛟拉我衣服,我差点摔倒,我不让她拉。
欣然:我坐在“网红桥”上,晃一晃,像滑梯一样,我还躺在上面了。
教师分析:
1.幼儿是天生的游戏家,随着游戏的发展,当原有的游戏失去挑战性后,幼儿会自发地进行探索和尝试,使得游戏玩法不断创新。
2.挑战更长“网红桥”时,有了之前的游戏经验,梦玚提出了双手持拐杖挑战的玩法,并且对拐杖(管子)的长度更加明确,会提醒拿白管子的幼儿“拿得太短了,拿个这样的”,其他幼儿也纷纷模仿梦玚进行游戏,实现了经验的积累与迁移。
四、从静止到滑动
跑步机的诞生
经过前期的游戏经验积累,这一次,小朋友们想要让管子滑动起来,几人使用圆盘和管子搭建了一个架子扶手,将其放在“网红桥”前,玩起了跑步机游戏。
四人跑步机游戏
吸引更多人加入
跑步机改造、加长
尝试新玩法
小火车的诞生
增加座位(黄色圆盘)
角色分工——司机与乘客
小火车之旅
一对一倾听
我们想到了一个好玩儿的玩儿法,躺着往前滚,这样我们的管子分散了一些。
然后我们又想到了一个办法,用圆形圆盘搭了一个扶手,我们扶着他走,像跑步机一样。
我们感觉那样不好玩儿了,我们就拿圆盘坐在上面一起开火车。
教师分析:
幼儿的生活经验也会影响幼儿的游戏,跑步机、司机、乘客、火车等的认知都来源于幼儿的日常生活,当幼儿想让管子动起来时,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跑步机,随着游戏的发展,又逐渐出现了汽车驾驶、小火车的游戏情境。
在游戏过程中,幼儿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也有不一样的创意。孩子们能在原有的生活经验上,衍生出不同的创造玩法,既不是固有思维,也非教师刻意的引导,证明幼儿的游戏水平在不断发展。
回顾与反思
1.幼儿持续的游戏兴趣离不开教师的持续关注与支持。关注但不干涉,给幼儿充分的游戏自主权,尊重幼儿的游戏想法,因此,“网红桥”游戏在孩子们不断地创新和演变中,玩法愈发多样,游戏情境也更加丰富。
2.积累生活经验,促进游戏发展。幼儿的游戏内容会受到已有生活经验的影响,此次游戏的起源“网红桥”以及后期出现的跑步机、小火车等游戏内容都依托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包括对解决站不稳问题的各种尝试,也离不开已有经验的支持,因此,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是推动幼儿游戏发展的重要因素。
3.倾听和分享是支持幼儿的重要途径。有时幼儿的一个新想法可能就是引发游戏进一步发展的“星星之火”,而教师的倾听与认可就是支持幼儿将想法转变为实践的动力。
编辑:黄文文
审核:赵凯
终审:刘晓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