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党纪学习教育的关键时间、重要节点,各地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引导强化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作为乡镇基层党员干部,身处服务群众的第一线,也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必须严格学习贯彻执行《条例》和维护党的纪律,提升纪律意识、加强自我约束、提高免疫力。一、聚焦修身律己,以党规党纪为标尺,规范言行 通过学习、反省、实践等方式提升个人的道德品质、学问、能力和情操,从而培养良好的性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自我控制力、保持谦逊好学的态度等,全力做好言行规范的榜样。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观”正,为人处世不会出现大的纰漏和原则性问题,“三观”不正,必然会偏航,造成不可弥补的错误。作为一名最基层的干部,就要服务于人民,事事为群众的利益着想,做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执行者和维护者,着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进程。要加强学习,提升素养,培养纪律意识。抓好党纪学习教育契机,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不断增强纪律意识、加强自我约束、提高免疫能力。如果法纪知识缺乏、法纪意识淡漠就会滑向违法犯罪深渊,就容易“踩地雷”“闯红线”。中央八项规定出台至今已十余年,全面从严治党的力度持续加强,“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如果心中没有“怕”字,出事只是时间早晚而已。因此要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上树立更高标准、落实更严要求,以坚定的信心、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二、聚焦廉洁齐家,以家风带动党风政风向好向善 良好的家风不仅关乎个体和家庭的福祉,更是社会稳定、文化传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而且能够促进党员干部个人品质的提升,带动党风政风的净化,进而影响并优化社会风气。要带头遵规守纪,管好自己和身边人。作为乡镇干部、处在农村工作最前沿,在日常工作中,要严格落实上级制定的各项政策要求,带头走好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自觉把自己摆进党内监督、社会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中,自觉用严明的纪律管住自己,不置身于纪律红线之外,严防“灯下黑”。在做好洁身自好要求时,管好“身边人”,防止“狐假虎威”。在亲情和友情、人情面前要做到公私分明,坚定做到谨慎用权、公正用权、依法用权,坚决堵上“走后门”这个漏洞。基层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以身作则,为“身边人”树立标杆。练就一双“火眼金睛”,防止有人瞒天过海、浑水摸鱼,对于身边的违规违纪行为。要涵养新时代良好家风。“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人。”家是我们工作之外每天待得最久的地方,要发挥家庭在清正党风政风建设中的特殊作用,涵养向上向善、崇廉爱廉的廉正家风,涵养艰苦创业、节俭朴素的勤俭家风。一方面给自己上好“紧箍”,言传身教,讲道育德,自觉遵守廉俭原则;另一方面管好身边人、教好子孙辈,从细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传递廉俭的价值观念,形成良好家风。 三、聚焦实干担当,推动党纪学习教育成果转化 党纪学习教育的最终目的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提高党员队伍的素质,转化为党员干部的实际行动,推动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发展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要求真务实转作风。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摒弃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把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同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结合起来,克服“多干多错”“佛系”“躺平”等错误认识,积极主动、克服困难,切实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项目,自觉把干事创业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切实把党纪学习教育激发的动力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绩。要坚持两手抓两促进。要把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与当前全国正在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结合起来,与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结合起来,与落实当前重点工作结合起来,与做好自身本职工作结合起来,找准切入点、着力点。用纪律这把“戒尺”管党治党,明方向、立规矩、正风气。
阅读 26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